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引力模型研究地理因素对宁波市贸易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欢 童 炼 裘超杰

  [摘 要]本文采用引力,借助spss软件,实证分析了宁波地理各因素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宁波市的GDP对其贸易规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共同与否会对宁波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但距离是阻碍宁波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据此提出本文的建议:宁波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在发挥区位优势的同时,弥补地理劣势;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研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链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服务能力。
  [关键词]引力模型 地理因素 宁波 贸易发展
  
  一、文献综述
  1.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为了解释与预期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性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利用经典力学中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建立的一种理论假说。引力模型的最早导入,可追溯到凯瑞(Carey,1858),其所著的《社会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万有引力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最初引力模型仅是一个简单的计量模型,自20世纪40年代,地理学家、经济学家才大规模在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方面引入引力模型。而最早把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中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noben(1963)。他们为了说明在由多个国家组成的世界里,贸易流量的不对称现象,即大国的贸易量占其GNP的比重小于小国的,建立了贸易引力模型。在过去50年中,引力模型在实证贸易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而造成引力模型流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其在预测各种变量(国家经济规模、地理位置远近等)对于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大获成功。比如,经过引力模型的验证,确实可以说明地理因素与贸易路径有其相关性,两国之间的贸易与两国之间的经济大小成正比关系,与两国之间的贸易与两国之间的地理上或文化上距离成反比关系。二是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在诸多教授如Tinbergen、Anderson、Bergestrand、以及Krugman等学者的经营之下,理论基础越见稳固;三是经济学家对于地理与贸易的关系产生了新兴趣,即国家和地区“爹娘给的、无法更改”的地理位置对于贸易是否是毫无意义的因素。简单说,引力模型的基本观点就是论证了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地理因素、贸易成员经济规模、人口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他拟制因素。目前引力模型已成为分析国际间经济整合的影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已经公布的关于某地区间经济整合的影响总体经济、福利和产业结构等的影响几乎都使用了这一模型。
  2.地理因素对贸易发展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人类的影响是从始至终的,特别是在现代文明的经济发展中,地理因素更是起着非同寻常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经济学教授戴维兰德斯在他所著的《国富国穷》一书中对气候和环境对国家经济贸易的影响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过:“炎热地带的人民就像老人一样胆怯,寒冷地带的民族就像青年一样勇敢。”亚当.斯密斯在《国富论》的第三章指出:“劳动分工专业化的程度由市场大小所决定,而市场大小由运输成本所决定。”这样的说法中也隐含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世界来看,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物产资源匮乏,但是它一直坚持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虽然是东南亚的一个小小的岛国,但是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东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扼新加坡海峡咽喉,是东南亚海空交通枢纽,适合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加上周边国家的丰富物产资源,共同造就了新加坡的商贸中心和大转口港地位。
  从我国来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尤为突出。无论是沿海经济特区,还是亚太地区“弓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都是建立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基础上的。从现状看,对外开放使我国东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月牙型的面向太平洋,辐射其他大洋、大洲的黄金海岸。随着东部沿海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经济,特别是贸易的存在与发展。因此,研究地理因素及其对经贸的影响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对预测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变化和做好对外经援工作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以宁波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试着探讨宁波市在地理因素方面的优劣势及其对宁波经贸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宁波市的发展建设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望其能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宁波地理因素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港口资源优势
  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与之配套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已日趋完善,港口生产能力强劲。
  (2)地理区位优势
  宁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中段,出海口十分开阔,宁波港处于亚洲港口的中心位置,对外面向环太平洋地区,对内覆盖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拥有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优越地理位置。
  (3)日益完善的交通优势
  近年来,宁波的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陆上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发达的海陆交通网络体系将为宁波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4)人口优势
  宁波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绩效明显,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强大,保障了劳动力的供给。中产阶级在壮大,购买力旺盛。
  (5)商贸文化传统优势
  宁波具有1000多年的对外贸易历史及重教重文的悠久传统,有着深厚的儒商文化底蕴。在优秀儒商文化的熏陶下,近现代涌现出众多卓有成就的宁波帮商人。且宁波与上海、苏南地区同属吴越文化,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劣势
  (1)资源劣势
  宁波本地缺少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和一次能源,水资源也不宽裕,二次能源短缺,电力生产能力虽强,但本地能用的电力尚显不足。工业企业生产需用的能源、原材料大多需要从外地购入,相对成本较高。而同时宁波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临港大工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的产业上升较快,带来了较严重的资源压力。
  (2)科研人才劣势
  多年来,宁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为稀缺,吸纳人才的平台少,人才资源严重不足,科技力量十分薄弱。虽然1999年,宁波市通过“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力度,人才短缺的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科技实力有了明显增强;2004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做出“人才强势”战略,构建区域型人才高低的重要决定,但由于起点低、基础弱,与同类城市相比,科技与人才仍显薄弱,影响了宁波城市的发展能力和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
  (3)城市化劣势
  宁波的城市化在不断发展,但由于宁波城市基础薄弱,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中心城区建成区规模偏小,体现城市功能的服务业发展较滞后,缺乏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和带动能力。
  三、宁波市地理环境因素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引力模型的建立
  传统的重力模型只包含两个解释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吸引力”因素和以距离为“排斥力”因素。如果我们用Yi和Yj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国民收入(人文地理因素),用Dij表示两个国家的首都之间地理距离(自然地理因素,那么两国的商品贸易可以写成如下的对数线性形式

  LnXij=a+blnYi+clnYj-dlnDij (1) 在这里,a,b,c和d都是正的常数。该方程式可以使用贸易伙伴国家一年的截面数据或连续几年的集中数据来进行估计。为了适应本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借鉴专家的资料,重组如下模型:
  LnXij=a+blnYi+clnYj+dln(Yi/Pi)+eln(Yj/Pj)+flnIITij+glnDij+hlnGTL+Uij(2)
  其中,Xij为宁波对各经济体的出口总额。各解释变量中,Yi和Yj为宁波和各经济体的名义GDP,一般GDP(经济规模总量)越大,潜在的进出口能力也越强,因此系数b和c的预期符号位正值;Yi/Pi和Yj/Pj为宁波和各经济体的人均GDP,反映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本――劳动比例(资源禀赋差异),系数d和e应有正的预期符号;IITij表示人均GDP之差的绝对值,反映由人均水平决定的双边需求水平接近程度,根据“林德定理”,该值越小,相互需求越大,由此产生的双边贸易流量就越大,因此f为负的预期符号;Dij为宁波与各经济体之间的绝对距离,反映运输成本的高低,是阻碍贸易的重要因素,因此g的预期符号为负;GTL表示各经济体与宁波是否有共同语言,如是,取“1”,否则取“0”,一般说来,拥有共同语言,就反映相互之间在政治体制、风俗习惯、法律制度方面比较熟悉,从而减少了跨界沟通的成本,可以促进贸易。因此,h有正的预期符号。
  2.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如宁波市的进出口贸易额和GDP来自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而各经济体的GDP来自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对于各地区间的绝对距离,本文采用通常并且相对简单的做法,即以国家或地区的首府为基点,文中涉及到的城市有宁波、青岛、中国香港、台北(中国台湾)、华盛顿(美国)、东京(日本)、首尔(韩国)、布鲁塞尔(欧盟),数据来源于地理专用软件WinGlobe。
  3.实证结果
  宁波市根据模型得到的结果看,判定系数系数R2=0.960,修正后的判定系数为0.943,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较好。F=57.729,并且各变量都满足1%的显著性水平。
  因为计算时发现宁波市名义GDP和各主要经济体人均GDP显著性水平很不理想而剔除。余下的几个变量中各主要经济体名义GDP、宁波与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距离和是否有共同语言满足都较好满足显著性水平。
  青岛市根据模型得到的结果看,判定系数系数R2=0.985,修正后的判定系数为0.979,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较好。F=162.064,并且各变量都满足1%的显著性水平。
  同样因为发现青岛市名义GDP和各主要经济体人均GDP显著性水平很不理想而剔除。余下的几个变量都较好的满足显著性水平。
  4.结果分析
  第一,可以看出,无论宁波市还是青岛市,各主要经济体名义GDP系数值都是所有变量中最大的,且显著性水平满足1%,说明出口目的地的GDP对于宁波市和青岛市贸易的出口额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GDP指标比人均GDP指标有着更好、更准确的解释性。研究表明,如果两国的贸易规模更多的由他们的GDP总量来决定的话,那么说明该国的贸易结构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的商品仍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这一点非常符合宁波市和青岛市对外贸易的现状。虽然近些年发展迅速,但宁波市和青岛市出口到发达地区的主要商品还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上面,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初级阶段。
  如果宁波立志要成为世界级的港口城市,那么加快产业链的升级势在必行,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终有一天会消失的。这一点上不能仅仅指望祖国经济不断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型,宁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应该适时而动,抓住机遇完成“华丽转身”。
  第二,距离是阻碍宁波市和青岛市对外贸易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是全球贸易最大阻碍因素,过去是,现在是,在可见的将来也会是。虽然在“全球化”交通和信息技术君临天下的今天,世界各地前所未有的联系在一起,运输成本不断下降,但距离因素仍然对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本文得出的距离因素的系数的绝对值相对于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要小得多,这不得不解释为宁波市和青岛市的特殊性。宁波市和青岛市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是海运,这就给距离因素的考量带来了变数。比如,宁波到欧盟的航线需绕道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这是直线距离不能反映的;再比如,宁波到各主要经济体的终点不一定是首府,而可能是离首府较远的城市。这些都为距离因素在模型中所起的作用带来了不小的变数。但总的来说,距离(或运输成本)作为阻碍宁波市和青岛市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是无可置辩的。
  第三,按照常识性的理解和研究的普遍结果,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的确有助于贸易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回归祖国还只有10几年的光阴,台海两岸的贸易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这一因素在模型中的作用体现的还不明显,甚至在青岛市,这一系数还出现了不能忽略的负数,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提到的政治和历史原因,还有就是江浙地区与香港、台湾地区因为地缘、人文和区位的优势而有着相比于其他多数大陆地区(比如山东)更紧密的贸易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分流了港台与青岛的贸易流量。
  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两岸三地联系的日益紧密,宁波或青岛与港台地区的贸易会有着飞跃式的发展。这方面的潜力巨大,正等着被挖掘。
  第四,因为本文着重考察的是宁波市或青岛市对外贸易的出口额,因此宁波市名义GDP、宁波市人均GDP等因素在模型的影响无法体现也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宁波市和青岛市对比后得出的优势在于背拥长江三角洲,与港台地区有着地缘与人文上的优势和悠久的贸易交流的渊源,与欧盟的实际海运距离也要更近些(虽然直线距离显示青岛更近);劣势在于与韩日的距离相对较远。
  四、本文的建议
  1.准确定位、明确发展重点
  宁波要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的重点。宁波最大的优势在于港口和地理区位,必须围绕港口和区位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确立自己在长三角的地位。首先要突出港口资源优势,找准长三角南翼及浙江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定位,并配合上海成为亚洲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
  2.发挥区位优势、弥补地理劣势
  宁波市有着长三角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就应该抓住这一点,努力优化配置,积极吸引贸易伙伴。要把握两岸关系回暖、香港与祖国经贸不断深化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区位、人文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加大与港台地区的全面合作。可通过各种优惠和鼓励性政策吸引韩日地区的贸易伙伴,或者加强与其他港口(比如青岛)的联系发展东亚贸易,弥补距离上的差距。
  3.加快产业链的升级
  宁波市的出口商品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上面,这虽受国情制约,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宁波市理应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实现产业链的升级,更好的融入世界经贸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宁波的城市交通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近几年虽有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宁波经贸向前不断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加强地铁、轨道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围绕宁波港建设好世界级的港口城市。
  5.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服务能力
  宁波要吸引和留住贸易合作伙伴,就必须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提升宁波的城市功能,首先要在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同时,加快发展体现城市功能的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加快推进区域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教育、商务服务、大宗贸易、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和社区服务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以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
  6.加强科研教育的投入
  宁波科技和人才的缺失已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凸显出来,未来更是有可能成为阻碍宁波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加强科教的投入已是刻不容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朱钟棣 郭羽诞 兰宣生:国际贸易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09):第96页
  [2]吴思敏 詹正华: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J]. 特区经济, 2006(11)
  [3]朱钟棣 郭羽诞,兰宣生:国际贸易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09):第96页
  [4]刘俊: 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学进路[M]. 中信出版社, 2004(08):第58页
  [5]刘俊: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学进路[M]. 中信出版社, 2004(08):第58页
  [6]师博. 社科人文:第1辑[M]. 南方出版社, 2004(03),第113页
  [7]楼朝明:用重力模型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的地理因素[J]. 宁波大学学报, 2003(12)
  [8]吴思敏 詹正华: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J]. 特区经济, 200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5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