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丽珍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文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立足于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内涵的理解,在现有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之上,以风险管理论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资源配置和关键控制点设计等活动,为内部控制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在现代经济领域中, 风险无处不在, 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 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就是对威胁其目的实现的风险进行管理; 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 还必须考虑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为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也逐渐从内部财务控制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 进入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领域中来。鉴于此, 有必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是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正面的对应物是机会。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阶段,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的。
  2.内部控制的内涵
  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在这个广义的定义之下,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层用了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保全企业资产,并创造新的价值。二者的目标一致,实现手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同时出现让人们分不清各自的界限。1992年COSO在《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中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在最新出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又进一步将内部控制扩展为风险管理,明确提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2004年1月8日,我国有关方面举办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论坛”,这表明我国银行业也开始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系起来。
  二、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明确了以下内容:是一个过程;被人影响;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合理保证;为了实现各类目标。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比起传统无论在内容还是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和提高,具体表现在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对企业内每个单位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单位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可能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因此,应从企业总体的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风险偏好范围,总的来讲,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控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此外,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目标进行重新的分类,明确战略目标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着职业经营者有可能不履行其受托责任而损害股东利益的风险。企业的有限责任形式也可能导致企业不惜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而从事高风险的项目。诸如此类的风险无法由市场竞争自发约束或通过市场交易规避。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加强企业治理的责任制度,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审计制度等。
  以投资业务内部控制为例,基于风险管理的投资业务内部控制设定以集团总体利益为先导的投资战略目标,通常是由母公司战略管理部门依据集团战略管理目标、风险偏好和企业集团风险容忍度等因素分解成的更为具体的目标。由于投资业务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保证投资战略目标与企业集团的长远目标和风险偏好一致,企业应按照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等对投资战略目标进行精心的审阅。
  此外,内部控制环境也是整个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特性最终会影响集团战略和目标的建立,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风险对策的实施产生变化,会改变控制活动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会制约公司信息和沟通系统以及监控活动的实施。企业投资前首先应预测被投资行业的竞争程度,应选择没有极端垄断、竞争性又不很强的行业投资。其次必须预测本企业能够占有多大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大小,只有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才能防范市场风险。除了对项目进行主观可行性分析,还应该有先期的利润预测和现金流预测,在预测有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把行业中的类似项目集中起来,找到该项目系统风险的近似替代值,把该近似替代值作为该项目的风险测度。
  三、我国企业投资业务中投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止损控制。其目的就在于投资失误时把损失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投资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发生风险,止损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把亏损控制在可以忍受的幅度之内,减少损失,不至于一败涂地。止损使得以较小代价博取较大利益成为可能。现实中无数血的事实表明,一次意外的投资错误足以致命,但止损能帮助投资者化险为夷。因此,在投资前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损失程度,是投资实施的先决条件。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特别应该对无法实时监控的集团低层的投资操作进行更严格的止损控制。
  2.投资权限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权限控制主要是针对子公司经营活动中重大决策行为进行控制,权限控制规定了子公司享有何种权限,即规定了子公司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可以做什么。因此在投资权限设置之后,关于投资权限的及时评价与调整关系到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的大小。最后,经常对投资权限遵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投资权合理利用,是对集团投资风险进行控制的关键。
  3.财务系统控制。财务制度往往针对的是已发生的业务,对新业务的控制往往不够重视,因此应该对财务制度进行及时的更新,以降低企业集团新投资业务的风险,对投资业务真正达到从操作层面进行控制。
  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一般地说,预算控制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配置方式用数字作系统的阐述,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活动或过程的总称。对投资业务进行预算控制有很多益处。首先可以协调子公司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企业集团内部的经济活动。其次预算控制使母子公司目标一致,确保了企业集团总目标的实现。但是预算控制也有缺陷。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及滞后性,这就要求集团的信息传递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5.项目控制。通过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方式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控制。投资项目的控制不仅体现在投资前的项目预测,也体现在后续投资的风险测度上。对项目的后续投资就不同,它可以建立在自己已有的前期投资的数据分析结果上,这样就比较准确可靠。后续投资的风险测度因而更加重要,成为投资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投资风险的分析、评价后,知道风险的大致分布情况,就可以针对风险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对风险加以防范,以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非系统风险,通常使用优势组合策略和分阶段投资策略,选择适合企业现阶段状况的投资项目,也使企业在逐渐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避免一次投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6.考核与激励。考核与激励制度的设置关系密切,两者必须能够密切的配合才能达到对投资业务的控制目的。
  7.重要人事控制。为了对投资项目进行控制,母公司可以对具体项目设定责任人进行全程控制与跟进,项目责任人的设置明确了投资责任,提高了控制的实效,灵活机动,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投资业务控制方法。
  总的来讲,从企业总体层面上把握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及各部门的风险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风险管理。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控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此外,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目标进行重新的分类,明确战略目标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朱荣恩 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审计研究,2003.6
  [2]陈铃:《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8
  [3]杨书怀:《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比较分析》,财会通讯,2005.11
  [4]张恒:《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商场现代化,2006.6
  [5]初宜红 刘晓红:《基于风险管理下的内部控制研究》,价值工程,2007.6
  [6]沈银萱 涂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9
  [7]李昌容:《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