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倪 茜 师立德

  [摘 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府谷古城 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序言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城市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的快节奏地改变的今天,如何保持自身城市的特色,延续自己城市的传统,发展本土本地的文化,已构成一种普遍的潮流。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审视我们的文化遗存,审慎地对待文化与传统,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判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呼吁和拯救,更是一种传统上的认知和共享,一种文化上的凝合与孕育。所以,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自身城市的个性与文化传统魅力,是关系本地区、本城市的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黄土高原之东北隅,地处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之交界部。历经风雨变迁,而残留至今的历史遗迹――府谷古城及其古建筑,像一幅复杂而魅力无穷的组合图景,将历史上各个时期,府谷境内发生的军事冲突、人民的生产、生活、浓缩汇聚在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怎样去认识和深入发掘这些实体的价值以及对于今天城市现代化的意义,就显得是那样的必要和迫切了。
  一、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思路
  本文研究的府谷古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军事冲突的历史,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与经营,所以确定其职能类型以军事职能为主。同时从现存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护状况来分析,府谷古城应该定位于:古城格局经恢复后尚且能完整体现,重要历史建筑遗存经修复和保护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城市的传统历史风貌。基于这样的府谷古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古城保护应该以古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为主,即长城建筑、城墙、瓮城及其军事地理环境的保护为主。同时,作为历史建筑遗存一般,尚能反映古城的轮廓此类型的城市,应该加强古城街道格局、古城传统民居的恢复和保护,古城重点历史建筑遗存的全面修缮与维护为主,力图通过整治和规划,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
  二、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
  总的来说,名城保护涉及物质实体范畴和社会文化范畴两方面内容,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我国近年以来名城保护实践,府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可以具体为以下内容:
  1.古城历史建筑遗存的保护
  即以文庙、荣河书院、千佛洞等建筑群为重点,加强修缮,同时必须注重日常的维护与管理,根据其本身的价值和环境特点,划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的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与环境协调地带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控制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并确保建设活动不会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干扰。
  2.古城标志轮廓线的保护
  府谷古城高踞于石山梁上,阻山面河,险峻雄奇,壮观异常。自府谷黄河大桥仰视府谷古城,其高耸的城墙及其构筑物构成了府谷古城壮阔的天际轮廓线。古城墙及其城门、瓮城的保护,应当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进行,除划定保护范围以外,同时注意:清理城墙上,以及临城墙的建筑,严禁在城墙及其周围挖石取土、倾倒垃圾、严禁开挖道口,并根据现存城墙残破坍塌程度,对于城墙、城台、瓮城进行加固修复,力图恢复城墙的历史风貌。
  3.古城格局与形态的保护
  保护好古城现有道路骨架,重新恢复并组织原有巷坊格局。对于现存民居,根据遗存现状,可选择保存相对完整的四合院民居,沿街道、巷、坊依照原样进行修复,忠实于原有的本土化的建筑形式、色彩与材料,保持其原貌,使得在局部地段,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民居建筑与街巷格局能够完整地融合,以历史地段的形式展示古城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
  4.古城山川地理环境的保护
  府谷古城作为军事重镇,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军事防御职能的重要依托。(1)应该加强对于长城建筑遗存的保护,虽然现状令人难以满意,但是县境内个别地方遗存的城墙残段、敌台、烽燧遗迹结合山川形势,结合保护文物单位的划定环境控制范围的方法,及时保护起来,还是能够让人身临其境,体验府谷地区人们长期为保证其生存环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辛的。(2)府谷古城作为控制黄河西岸的军事堡垒,其典型的军事地理具体环境与其城防工程体系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地理环境的依托,古城墙、城门、瓮城等构筑物就失去了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上存在的意义。所以对于府谷古城周边环境应加强治理,控制新建建筑及其高度,使得城墙系统与地理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个整体,展示古城特色。
  三、府谷古城发展的初步探索
  古城所处黄河西岸,两沟相夹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特征,同时受其特殊的职能限制,军事防御前沿的定位一直贯穿其中,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城市经营的主题和重心,城市的发展一直主要表现为城墙范围内的局部地段的置换与重复更新的模式。而黄河河道的下移就使得城市向山下西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条件的保证,清代采取的与游牧民族相容并存的政治策略,就为城市空间上的拓展解脱了很多的束缚。今天府谷所处的政治形势,尤其是民族间相处与融合的政策环境与现实,府谷县城西迁的定局,以及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现状等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府谷古城的发展定位及其模式。就府谷古城本身而言,相比较西关新县城而言,本身发展的空间明显受地形限制,古城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程度以及相关的生活环境质量建设严重滞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府谷县城的西迁避开了新旧发展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带来了古城历史遗存的弃置与毁坏,建设管理的无序和边缘化,社会生活的暗淡与衰落这样令人忧心的局面。军事职能消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转移,那么,在现阶段古城的职能定位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新的城市中必须赋予旧城以新的职能,保持旧城作为城市应有的活力与繁荣。旧城的功能应该是新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牵强的。保护城市的历史格局,保持城市的风貌,就需要一些静态的功能,与历史文化相协调。中国古代小城市亲切、质朴、繁荣、安逸的特点,应该是古城保护的精神追求。吴良镛先生将美好城市的要素概括为四点,即私密感、邻里感、乡土感、繁荣感。而保持古城的繁荣,就要使古城具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居住、生活在旧城,“繁荣不仅反映在经济生活上、物质建设上,也反映在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朝气蓬勃上”。1997年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制定的《府州古城保护规划》基本上给出的定位:以居住、文物旅游为主的历史风貌区。
  本文认为,古城首先应该以文化职能为中心,其建设活动应该以文化职能的强化为重心,积极保护修缮古城历史遗存,展示完整的古城风貌。其次,以居住职能为主,积极改善古城内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是解决古城的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居民建设活动的影响之间矛盾的关键。最后才是旅游职能的建设,首先应定位于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服务,通过完整的历史遗存与社会生活氛围的有机结合,展示府谷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增强城市居民对于古城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居民的认同感与责任心,促进古城保护工作的全面普及和进一步深化。其次才应定位于以古城及文物遗存为对象的观光旅游,这是基于府谷古城的历史地位、现状、以及保护修复的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的谨慎的判断做出的定位安排。
  四、小结
  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是府谷古城长期经营的主题,而优秀的文明之花同样在边陲小城熠熠生辉。虽然在今天,古城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背景,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的物质载体,应当受到严格的保护。保护重要建筑遗存,保护城墙及街道系统,保护整个古城的格局,保护与延续古城历史风貌,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发展思路上,其文化职能建设应当成为首要,而结合古城现状,改善基础设施,控制建设活动是基本任务,最后才应是旅游职能,而此职能活动及其建设绝对是应当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之下进行的,不能让古城成为经济利益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刘临安:建筑百家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任志远: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良镛:吴良镛城市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3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