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信息化教学推出系列创举,改变了职教落后面貌,系统研究信息化推动职教现代化创新实践,有助于利用信息化推动职教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现状,为探索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84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 引 言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深刻影响人类的学习生活,信息化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处于经济、科技、教育链环中的职业教育必须顺应信息化潮流,从宏观的教育规划、教育管理到微观的学习环境、课程教学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改造,完成职教的历史性变革。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职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把握职教的发展机遇,探索计算机教学新方法,培养现代化计算机专业人才。
1 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虚拟实验室等。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创新、信息素养、自我管理等能力。高阶学习是运用高阶能力进行有意义地学习,基本特征是主动的、建构的,高阶学习是高阶能力、高阶知识平台。信息化教学模式可分成个体接受探究与群体接受探究的基本类型,个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有个别授导、教学测试;群体接受的学习模式类型有电子讲稿、小组讨论;个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有问题求解、案例研习;群体探究的学习模式类型有基于问题的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类型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客观主义倾向的模式类型对低阶能力的获得比较有效,建构主义倾向的模式类型能产生较高的学习效果。整体教学目标实现有赖于各种模式类型综合发挥作用。职业教育提倡探索建构主义倾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与信息技术形成智能伙伴关系,支持学习者高阶学习。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近年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现代化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成本等方面有待提高。当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生源质量下降、信息化建设成效不明显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国家政策支持,已实施的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中,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计算机教学注重多媒体教室等建设,忽视了网络课程等软件建設,未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难以满足教育现代化要求。计算机信息化教学需要专业人员开发资源、成果评价,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发,但培训推广等力量薄弱,计算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难以胜任管理指导及课程整合的技术支持等工作,中职计算机类师资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大多数教师为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教学,职业实践经验不足。目前,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随意性,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浪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开拓基金支持等渠道,扩大建设资金来源。自2002年起,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逐渐下滑,在高校扩招背景下,中职学校生源大多数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基础能力素质逐年下降,影响了教学目标实现。
3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信息化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根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等。学习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转变为支持学生学习的环境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学校学习氛围、学风等;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为学生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睦的家庭关系等;社会环境包括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社会氛围。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理论是通过系列教育概念,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形成的教育信息化模式的系统性陈述。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育理论必定通过概念、命题等基本教学模式构成,没有教育概念,仅针对教育现象描述,不能称为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对信息化教育现象进行抽象,理论本质上超越了具体教学,是系统的陈述体系,内容是以精华的形式阐述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课程的实施方向,需要与培养目标相关联,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课程目标、教育成才目标。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共同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的教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结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下,由师生、教材与教学媒体相互联系形成的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等。
4 中职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良好机遇,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学校专业建筑不断适应计算机行业需求,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发展前景乐观。但还应看到计算机行业中对中职计算机类人才需求响应变化,中职计算机教育现状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信息化背景下,积极探索改变现状的有效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4.1 建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职教本质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建立以专业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教育服务社会的特点。从计算机行业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定位人才培养为计算机应用人才链中处于低端的初级专业技术实用性人才。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作用,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信息资源,形象地呈现出教学内容。
4.2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职教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职教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体现职业素质教育,为适应行业信息化发展,中职学校要利用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改造,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增加信息技术含量,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4.3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师资数量素质方面无法满足中职计算机教育发展需求,在技术操作等方面薄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中职教育特点决定中职专业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学校必须建设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引导专业教师经过自学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学校要创造条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定期到相应企业实习,掌握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流程,提升专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
4.4 创新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成为促进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式,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校园网进行网上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网络课程,善于根据教学需求,为专业课程策划出高质量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只有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教育现代化。
4.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生采用国家分配的就业形式,导致中职教育指导思想偏离市场需求,过多注重理论教学,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要求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中职院校必須及时更新计算机专业设备,完善专业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实训环节教学管理,创新新型实训教学模式,保证理论学习与技术操作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产结合的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紧密联系,使学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体验参与实际岗位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5 结 语
当今世界处于深刻的变革中,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面临空前的挑战。中职教育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及教学方法等层面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使职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尖锐。信息技术为中职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为解决计算机专业教育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学校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教学模式构成理想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现代教学媒体出现大量传统教学媒体不具备的特性,引发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信息,信息化技术使教学模式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将不断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要改革中职教学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技能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曲雪苓.计算机信息化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中的实践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2018.
[2]田海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3]宋迎春.浅谈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4]于继华.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6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