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史记》看优秀谋策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史记》为我们描绘的历史大舞台上,谋士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他们精彩的人生千古之下依然令人羡慕。如何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谋士,或者说如何具有出谋划策的能力和素质是许多人希望了解的,本文希望能从《史记》记载的谋策中探索出一些规律。
  【关键词】谋策;能力;素质
  《史记》记载的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形形色色的谋策者,他们中有的是真正的谋士,出谋划策是他们的主责,但有的人并不是以出谋划策为主责,只是因某一谋策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载入史册。从《史记》的记载看,那些谋策者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禀,只是有比常人更多的积累。
  此文所指的谋策是指某人就某一问题为他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为他人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出谋划策。需要出谋划策的事,或者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大有小,因此,对谋策者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不尽相同。如果以能谋大事这样的角度考察《史记》中的谋策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一、丰富的工作经验
  有些人之所以能提出高明的谋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有着丰富的阅历。由于他们对人情事故、事情发展过程及事情管理过程了解非常深入,因此,往往能对相关问题提出切中要害的解决方法。周公姬旦防止卫康叔淫逸的办法就是一例。
  姬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仅3年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年纪尚小,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周公姬旦代成王治理国家。但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夺权的野心,与商纣王之子武庚一起作乱。周公旦平定3人叛乱后,把原来由武庚管理的殷代遗民改由姬封(康叔)管理,封其为卫(今河南禹州西北)君。当时的康叔还很年轻。经验丰富的周公知道一个年轻的国君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放任自己,而这样的错误后果又十分严重,于是,为了康叔能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他对康叔做了几件事:
  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周公的办法:一是要求康叔请教商遗民中那些贤者,了解商亡国的原因,以使其能接受商朝灭亡的教训。二是直接告诉康叔,纣王失国的主要原因是滥饮与淫乱。三是怕康叔不能长期记住商之贤者和自己的话,周公旦还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撰写了《梓材》,作为治国者用以效法的准则。后称之为《康诰》《酒诰》《梓材》。
  周公这么做的效果很明显。康叔到了封国后,完全按照周公的建议去做,努力安定敦睦卫国的人民,卫国人民非常高兴。
  周公对卫康叔的建议和告诫之所以成功,是基于他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商鞅的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也是如此。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以算得上是整个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他的“利出一孔”之策改变了秦国的行政管理方式,打破了当时各国普遍实行的贵族占优势的任人之法,使得秦国在十年间迅速成长为一等强国。从《史记》对他的记载和《商君书》看,他作为贵族,虽然也有所师承,但不是以饱读诗书著称,而是以工作能力出众被认可。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孙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讳,将奈社稷何?”公孙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商君列传》
  他本是卫国的公子,学习过法家的刑名之学,后来在魏国的国相公叔痤手下为侍从之官。因为工作能力出众,公叔痤本想推荐他任高官,但没来得及就病倒了。当国君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并请其推荐国相人选时,公叔痤推荐的是商鞅(当时称公孙鞅),理由是他有“奇才”。可见,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前,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他是国相的助手,他有机会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一个诸侯国运行的方式,深知其中的问题所在。所以,在秦国变法时,他为秦孝公提出的变法重点切中要害,变法的手段可操作性强,变法的步骤稳健而迅速。
  相比较北宋时期王安石的变法,虽然王安石有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就连许多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也并完全反对变法这件事,但王安石的变法却远不如商鞅变法顺利,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王安石缺少在中央主持行政工作的实际经验,对官僚机构运行的掌控能力不够,使得他在变法时受到来自各级行政官员的巨大阻力。所以,直接经验有时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的知识
  有些人虽然生活和工作阅历并不多,但其谋策却实效性很强,这是因为他们的间接经验——知识非常丰富。因为丰富的知识对一个谋策者来说,意味着可借鉴的参考资料丰富。
  《史记》中所有著名的谋士或称策士,如苏秦、张仪、张良、陈平等,几乎都有拜师求学和刻苦学习的经历。
  苏秦年轻时曾“习之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他曾出外游历数年,因困窘而归,被兄弟嫂妹妻妾嘲笑。苏秦对此深感惭愧,于是“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通过一番刻苦学习后,再次出外游说,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得到燕文公赏识,对他提出的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给予了巨大支持。最终,在苏秦的游说下,建立了合纵联盟,苏秦任“从约长”,佩六国相印,使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苏秦成为战国时最著名谋略家之一。
  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的策士、外交家张仪与苏秦类似,“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生”学习纵横之术。开始时,他也不顺利。曾因被怀疑偷了楚相国的玉璧而遭受毒打,但后来在苏秦的帮助下,在秦国得到重用。他致力于“连横”的外交策略,成功游说六国与秦建立了联盟。
  汉初三杰之一,被刘邦称赞为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其才能的养成虽然有些神秘,但不难看出,他也是有所师承。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从这段记叙看,张良是被“黄石老人”看中,经过一番考验后,决定教授他成为帝王之师的本领,即交给他一本书——《太公兵法》。而张良也是可教育的“孺子”,他拿到书后认真学习,最后终于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之师。像苏秦、张仪、张良这样靠学习而成为一代智者的人,在《史记》还有不少。
  三、敏锐的洞察力
  敏锐地发现潜在的问题或发现易于被人忽略的解决问题突破口,是一个优秀谋策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要求谋策者对问题看得清、看得透,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就有着非常敏锐洞察力。
  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封地在薛,但他本人在京城为官,曾任齐国之相。由于他需要钱财来养活众多门客,就在薛地放债。有一次,到了收债的时候,冯谖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冯谖到了薛后,宴请那些欠债的人,问清楚谁能还债,谁还不起债后,自作主张烧掉那些还不起债人的债券。回到都城后,冯谖受到孟尝君的责备,他解释说:
  “有余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
  冯谖之所以烧掉债券有两个理由:一是还不上债的人,如果逼着他们还,他们就可能逃跑。二是逼债这样的事,使上层和下层的人都观感不好,会使孟尝背负贪财好利不爱惜百姓、背离冒犯国君的恶名。
  冯谖意识到,收债这事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孟尝君造成两种潜在危险:一是失去声望,二是失去民心。孟尝君之所以在当时威望很高,受到国君和其它一些诸侯的重视,主要是得益于他有着善于得人的声誉,如果逼债一事广泛传播,必定会影响他的声誉,连带将会严重损害他的社会地位。其次,如果因为逼债一事,使他失去了封地(薛)百姓对他的拥护,那他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事实上,没有多长时间,就证明了冯谖判断的的敏锐。新任齐王非常忌讳孟尝君,就把孟尝君赶回了老家(薛)。但是,由于冯谖烧债券为他保住了声誉和民心,不仅薛地的老百姓热情地欢迎他回到薛,给了他一个稳定的后方;他后来还由于在诸侯中的威望,重新赢得了齐王的重用。
  冯谖在收债问题上为孟尝君所出谋策虽然有先斩后奏之嫌,但如果没有孟尝君最终的肯定,他处理此事的方法是不可能得以实施。
  四、具有发展的眼光
  具有发展的眼光,或着是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是谋策者最高的能力之一。和平时期,能赢得发展机会;乱世之时,能保证安全。
  姬友作为周幽王的司徒,看到周幽王宠爱褒姒,朝政废弃不顾,有些诸侯已经背叛幽王,预感到周王朝将会面临大的灾难,于是向太史伯请教如何逃避危难。太史伯的建议就非常有远见。
  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
  太史伯的建议是:在洛水东、黄河南定居。但姬友觉得那里不理想,太穷。于是,太史伯解释为什么只有那里对姬友最合适:那一带邻近的虢国、郐国的国君既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不顺从他们。如果姬友定居于那一带,虢国、郐国的百姓很快就都会成为姬友的百姓;而商王朝的南方,有祝融后代管楚国,楚国一定会兴盛,因此,那里没有姬友发展的余地;在西方,那里的百姓既贪婪又好利,难以在那里得到发展;在东边与北边,齐、秦、晋、楚都是大国,都将兴盛,在这些国家的旁边,也没有姬友的发展余地。
  姬友接受了他的建议,向幽王申请迁至洛水东、黄河南定居。结果,事情的发展完全如太史伯所预料,姬友最终在那里壮大、建立了郑国。太史伯建议姬友定居的地方虽然不是他希望的富裕之地,却是对他未来发展最有利之地,是有远见之谋。
  《史记》中,这样有遠见的人不少,如韩信、陈平、娄(刘)敬等。
  五、较少思维定势
  解决难题的办法往往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情理之中,常规之外。《孙子兵法·势篇》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此句意为打仗要用常规的方式开战,但要战胜对方则要用非常规方式。能找到并使用非常规方式,就需要打破思维定势,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机会,让对手防不胜防。
  人在社会中,难免会受群体思维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能突破群体常规思维的限制,他的思维的空间就会得到扩张,就会看到群体中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汉代人普遍相信,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如在现在一样活着,为了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好,他们往往实行厚葬,事死如事生。但厚葬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盗墓活动猖狂。一次,汉文帝带着一些大臣去视察自己在霸陵的墓地时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充塞石椁缝隙,再用漆粘涂在上面,哪还能打得开(墓)呢?汉文帝身边的近侍都表示皇帝的话很对。但时任中郎将的张释之思考问题的方法却与众不同,他说:“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张释之认为,解决盗墓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薄葬。有人盗墓是因为墓里有他非常想要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做棺椁,他们还会寻找可乘之机;假若里面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即使没有厚重的石椁,他们也不会去盗墓!
  对于盗墓之事,人们常规的思维方式是:应该厚葬,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去找出防止盗墓的方法。而张释之却有突破这一思维定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
  可惜的是,文帝最终没有接受张释之的建议,还是实行了厚葬。最终,其墓自然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
  《史记》中,许多重要或疑难问题解决都是如此,如张良为吕后保住孝惠帝的继位之权而出的请出“商山四皓”之策等。
  六、善于归纳总结
  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时,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借鉴过去的经验,所谓温故知新。但“温故”不是简单的了解过去、照搬过去的经验,而是在了解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所谓“知新”是指能够运用这个规律去指导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一个优秀的谋策者往往是一个善于归纳总结的人。李斯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王绾发现有些地方管理不善,于是,建议秦始皇依照周王朝管理国家的方式,分封宗室子弟为王来管理地方。于是,秦始皇就让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大臣也都认为王绾的建议很好。只有廷尉李斯不同意再用分封制管理国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李斯反对的理由是基于对周王朝分封制发展规律的总结。他认为周王朝开始时分封了许多宗室子弟和同姓为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敌人一般相互攻击,最后,周王室也管束不了他们。他总结的规律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而无法维系。因此,根据这一规律,他主张管理地方的工作不能由皇帝的血亲来由世代相传,而应该是由那些中央可以随时任命,也可随时罢免的郡县长官来承担。这样,管理国家的权力就会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对于那些皇子和功臣可以多给他们赏赐即可。
  秦始皇是个有着极高智慧的人,马上明白李斯之策的合理性,于是采纳了李斯的意见。
  从《史记》记载的那些谋策者和他们所贡献的谋策看,能提出好的谋策的人大都不是天生才智过人的人,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因此,一个人只要有志于此,并注意上述几个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积累,就一定能使成为优秀的谋策者。
  【参考文献】
  [1]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韩兆琦.史记题评[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朱东润.史记考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4]張大可.史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38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