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旅游产业反贫困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边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促进反贫困事业的有效途径,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理念,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旅游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减贫。本文基于旅游产业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分析丽江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反贫困过程面临的多重困境;从全域旅游的发展视域,提出统筹贫困家庭参与全域旅游开发的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对接精准扶贫、加强能力扶贫构建多维可持续反贫困等三个方面研究丽江旅游产业反贫困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扶贫机制,探索适合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多维可持续反贫困路径。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反贫困
  一、问题的提出
  减缓甚至消除贫困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国外对旅游产业与反贫困问题的关系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重点关注旅游产业对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否具有反贫困效应,理论层面的文献较多,涉及两者之间的实证研究较少。1999年4月,英国国际发展局(1999)在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PPT(pro-poor tourism)概念,认为发展旅游扶贫是一种模式和途径,目标在于使贫困人口能在旅游产业链中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效益,并详细讨论了旅游扶贫的作用机理。
  国内旅游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国家旅游局在旅游发展重要问题的调研提纲中首次将旅游扶贫问题研究选为重要议题,开启国内旅游反贫困的摸索道路。2016年中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同志正式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概念,强调整合区域旅游服务资源、优化旅游服务产业、社会共建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通过改变以往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转变。周歆红(2002)认为在反贫困的过程中,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而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是旅游反贫困的核心目标,通过旅游扶贫的要素和特征将旅游扶贫与旅游开发区分。王超等(2019)以贵州省作为扶贫案例,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政府、企业、社会、贫困户、游客不同主体共建全域旅游的反贫困路径。
  上述文献综述表明,全域旅游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全域旅游的视域下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问题更是少有。本文基于旅游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分析丽江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反贫困过程面临的多重困境;从全域旅游的视角构建丽江旅游产业反贫困路径,不仅符合丽江市旅游产业反贫困的现实需要,亦能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推进旅游反贫困提供参考路径。
  二、旅游产业对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一)旅游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减缓贫困
  旅游产业助力区域经济的增长减缓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涓滴效应”,即经济增长的福利会自发地从高收入阶层流向低收入阶层,增加贫困人口的可支配收入减少絕对贫困,由此降低农村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二是经济增长的福利会自动渗透到农村贫困地区,通过培育和引导贫困家庭发展自身能力实现反贫目标;三是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能为地方政府带来旅游财政收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利益再分配机制还能有效提升当地农村家庭的纯收入水平,为降低地区贫困发生率创造有利条件。
  (二)旅游产业融合反贫困政策减缓贫困
  在旅游产业融合升级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观光旅游等旅游产业融合反贫困政策为减缓贫困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是自动拓宽劳动力供给侧市场需求量,有效提升旅游产业对贫困家庭的岗位需求;二是增加当地贫困人员的再就业、进修、技能培训等能力发展的机率,充实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侧多元化市场人才供给,促进特色旅游产业的资本形成;三是通过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贫困家庭提供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其中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为政府转移支付提供后备保障,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科教发展、医疗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又将进一步减缓甚至消除地区贫困。
  此外,经济增长与旅游产业融合对促进区域反贫困事业并非只是单向效应,贫困家庭受教育程度、发展能力也会给区域经济增长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正向效应。
  三、丽江旅游发展概况及贫困现状分析
  (一)丽江旅游发展概况及贫困现状
  丽江市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著名的“古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行政管辖上涵盖一区四县(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丽江是一个具有绚丽少数民族风情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旅游城市,区域平均海拔2 400米以上,区内旅游资源富集,旅游风景点104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7个,3A级及以下A级景区9个,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以及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等各类旅游资源。2014—2018年丽江市旅游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国内外旅游人数逐年递增(表1),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为丽江反贫困创造有利空间。
  与此同时,丽江也是一个集山区、民族、高寒于一体的滇西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2011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滇西边境山区被划入14个区域连片的特困地区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截至2019年,丽江市除古域区、华坪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外,还有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尚未脱贫,农村地区发展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外,不少贫困家庭受小农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的束缚,致使贫困家庭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发展意识不强、争当贫困户套取扶贫资金、力争下游的思维模式时常存在。2018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385元,增长9.1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01%,但仍高于我国西部地区3%的现行农村脱贫标准。此外,全市还有4.6万贫困人口尚未达到现行“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贫困家庭代际贫困凸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呈现基数大、程度深、范围广等特征。   (二)丽江市旅游产业与反贫困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与反贫困政策缺乏融合
  旅游开发的思路局限在旅游收入的增长,过度注重旅游经济效益增长,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及贫困家庭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调,致使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有效输送至贫困家庭;相反,旅游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负向效应却时常阻碍了反贫困进程中的正向效应,如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延续、征用土地补偿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利益输送和利益分配在旅游产业发展与反贫困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融合。
  2.旅游产业开发创新不足
  丽江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以往通过地方政府主导和旅游企业投资参与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为其他很多地方探索旅游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也取得了部分正向反贫效应;但随着各地旅游项目的不断发展,负向反贫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一是旅游开发模式趋于雷同、缺乏特色,旅游资源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融合,项目内容简单模仿、粗暴复制,景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旅游特色;二是旅游项目开发预见性不足,缺乏全盘思考,旅游产业与当地扶贫产业融合不够;三是旅游模式创新开发不足,集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娱乐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开发更是欠缺,缺乏创新机制,不仅影响了丽江旅游产业升级,也阻碍了旅游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旅游产业推进反贫困还存在不妥思想
  旅游产业推进反贫困的效应中,各方利益主体与可持续反贫目标还存在差距:一是部分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存在重指标、轻能力的脱贫工作思想,造成贫困家庭收入脱贫、数字脱贫等政绩假象,没找准贫困根源致使返贫率上升。二是扶贫先扶志,部分贫困家庭存在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的错误想法,争当贫困户套取扶贫资金。三是部分旅游企业利用资本优势、高新科技、管理能力,尽其所能在贫困地区提升其旅游开发能力及旅游收入,不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所承载的负向效应。
  四、丽江全域旅游发展构建反贫困路径
  (一)统筹贫困家庭参與全域旅游开发共建共享机制
  从全域旅游的视域统筹丽江市旅游产业的反贫困机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旅游企业、旅客三方主体的参与,还需推动旅游社区、社会扶贫组织、扶贫机构、旅行社以及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共同参与。丽江市的全域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统筹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中适当引入扶贫收入分配联动机制,收益分配更加趋向旅游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贫困家庭,具体措施如下:其一提高旅游地区尤其是山区贫困家庭的资源禀赋、受教育程度、发展观念以及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参与度;其二是全域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政策相结合,打破以核心景点、景区作为开发重点的局域式旅游扶贫局面,杜绝“精英俘获”参与旅游扶贫利益分配,通过旅游产业链的市场分配机制保证旅游利益由贫困家庭分配共享;其三是开展“自救”和“帮扶”的双向互动反贫困机制,减少暂时性贫困发生概率,加快缩短贫困家庭的长期贫困时间。
  (二)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对接精准扶贫
  丽江市旅游资源富集,一区四县产业发展特色各异,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自然景观、医疗康养、高原农产等典型产业互相渗透、相互包含、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战略的指引下,创新旅游发展新模式,如旅游+医疗康养、旅游+高原农产、旅游+生态体验、旅游+新型城镇化等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下,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对接精准扶贫,一是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的自身规律,确保扶贫产业与旅游产业精准对接、精准脱贫;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评估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反贫困效应;三是利用产业融合的发展空间,培育和引导贫困家庭自主创业,改变小农发展思想,实现自主脱贫。
  (三)加强能力扶贫构建多维可持续反贫困
  追求反贫困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反贫困工作的质量,收入贫困只是贫困发生的表现形式,发展能力以及改变思想才是脱贫的关键。对于脱贫质量不佳、贫困脆弱性较高的贫困家庭而言,应避免随机事件导致的冲击将已脱贫家庭再次拖入贫困。因此,构建全域旅游反贫困的可持续路径应该是多维的,不能仅关注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更应重视贫困人口在受教育水平以及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差距。构建多维可持续反贫困路径,一是改变贫困思想观念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贫困人口的自身努力实现自主脱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反贫转变;二是对贫困人口做到精准识别、重点帮扶、靶向治疗,不仅要实现贫困人口在收入上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也要重视贫困人口的返贫发生率,缩小贫困家庭在行政区域内的相对贫困差距,做到脱贫数量与脱贫质量相结合。
  五、结语
  到2020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的整体目标后,意味着我国前期消除绝对贫困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减缓相对贫困工作远未结束。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构建丽江市旅游产业反贫困机制的工作重点将靶向瞄准低收入、低人力资本、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家庭,丽江市旅游产业多维可持续反贫困目标又将迈向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5).
  [2]李金早.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N].人民日报,2016-03-04(007).
  [3] DFID.Tourism and poverty elimination:untapped potential[R].DFID document,1999(14).
  [4]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13(19).
  [5]殷占录.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辽西北地区精准扶贫模式及对策[D].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9.
  [6]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
  [7]王超,李芬芬,刘俊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域旅游反贫困的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3).
  [8]普荣.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滇西北为例[J].开发研究,2018(6).
  [9]周强.多维贫困与反贫困绩效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旅游产业发展与丽江反贫困问题研究”(2018JS618)。
  作者简介:吴志国(1990—),男,湖南新化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反贫困、资本运营管理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