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成 罗梦煜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农业”的热潮,加之市场对生鲜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兴消费理念的提出与传播,生鲜电商成为了生鲜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目前生鲜电商发展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供给端产品质量不稳定、物流配送体系薄弱,需求端诉求难以对接、服务难以满足等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而基于生鲜产业供给与需求这两方面的问题,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的新型O2O模式从种植管理和物流配送两方面提供了针对性的措施。本文就如何推动生鲜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以上这种模式内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推广普及措施,旨在推动该模式真正地落地推行。
   关键词:互联网;O2O;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物流配送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农产品行业主营业务达4.68万亿元,累计增长4%,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887.6亿元,累计增长3.9%。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质上,如对生鲜产品新鲜绿色、生态健康的需求。而伴随着“互联网+传统农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许多产业在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得到了腾飞,我国生鲜产业在这一浪潮下也无疑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则是着眼于我国农产品中的生鲜市场,其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传统生鲜电商平台的限制,采用新型O2O模式,即线上提供选地、种菜、监控、收菜等一系列服务,线下农场同步种植配送,同时提供休闲体验等相关服务。
   该模式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农业转型升级,依托互联网资源、专业化的知识技术、规模化的种植经营、配套的物流体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该模式进行深入的阐释,为着力解决生鲜产业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问题,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以及推广建议,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二、我国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运营发展现状
   1.模式内涵
   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是通过打造或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依托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物流、LBS、VR)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线上模拟种植,实时监控,线下提供真实体验,实地感知的服务。同时基于互联网背景,运用专业知识,构建一个覆盖周边城市的,具有种植配送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农业基地。
   2.模式创新点
   该模式通过整合不同地区的特色生鲜农产品,借助网络营销手段、传统纸媒以及与相关机构合作(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等)逐步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影响力大、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在后期经营过程中,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注重口碑经营,了解并重视品牌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这些做法对当地农民解决农产品竞争力弱,附加值低等难题具有现实意义。
   该模式的目标客户是城市里的中高端消费人群,这类消费群体的主要特点:一是时间相对宝贵,二是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追求,三是具有线上消费理念。其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生态绿色、有机健康、购买便捷的需求,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体验场所,使其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同时由于该模式着眼于打造种植配送一体化的生鲜特色农场,为农户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发展机会,有利于带动农户就业与再就业,实现从源头脱贫,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
   该模式同时结合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下层土地合理布局种植农作物,从而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并且由于其主打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生鲜农产品,故需合理使用有机农业生产资料,努力实现生态可持续化发展,打造一个纯天然生态绿色农场。
   3.模式运营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生鲜电商运营处于新零售时期,其具体是指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同时注重深化客户体验,主要代表的运营机构有盒马鲜生和京东7Fresh。且新零售模式经过2016年至2017年的市场洗牌期,至2019年迎来了市场平静期,从疯狂的市场扩张迎来了战略收缩调整,并涌入了一大批如前置仓、社区团购等新型模式。未来随着生鲜供应链的升级优化、生鲜物流运输体系的构建完善、生鲜客户的全面覆盖,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三、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的问题分析
   1.特色生鲜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通过在全国市场范围内的调查来看,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差异,我国众多地区盛产具有当地特色的生鲜农产品。但这些特色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普遍受到经济、人才、科技等因素的限制,使其通常无法较好地塑造优质的品牌形象。此外,这类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往往停滞在初始端,从而无法使诸多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
   2.规模化种植生产进程受阻
   由于特色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受到地域限制,加之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破碎化、农户分散化等因素,特色生鲜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生产进程受到较大的阻碍。受传统因素影响,我国高度细碎化小农生产方式通常难以大幅提高生产产出,故而我国较多地区的特色生鲜农产品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阻碍了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运输配送体系尚未完善,物流供应链成本普遍较高
   在运输配送环节,“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阻碍了整个模式的运行过程。生鲜农产品对运输配送体系有着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整套物流配送体系尚不健全,从源头的基础配置建设,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设施,以及城市配送終端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运输方式都并不完善。并且由于生鲜农产品配送的特殊性,其对冷链基础设施配置要求较高,导致物流供应链的成本过高,从而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4.消费者的接受意愿程度不高,存在习惯养成期
   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消费者从开始接触、逐渐尝试,以至最终依赖于这种模式进行日常消费,其过程中存在一段适应时间,称之为习惯养成期。根据调查,对于这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下单时将会考虑农产品的品质、配送效率、品牌等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慢的人群而言,其对这种模式的接受意愿程度是不高的,所以如何平稳度过市场适应期将成为该模式推广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5.产品的线上线下对接不通畅
   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的新型模式主要是通过在线上的平台操作和模拟种植,线下农场基地提供物流配送和休闲体验的服务。但这种现代农业下的新型O2O模式,在产品的线上线下对接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衔接的问题,线上同商家、客户沟通不畅和线下物流运输过程中產品变质、损坏等问题,这些都将会影响这种新型农业模式的运行和推广。
   6.专业技术人才缺失
   在这种新型农业模式的运营下,势必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失,普通的工作人员又难以胜任如线上APP软件开发运行、线下专业物流配送等工作,故而成为这种新型农业模式无法进一步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
   四、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改进和优化研究
   1.种植角度的改进优化策略
   (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来进行种植品种的划分,因地制宜,探索当地最适宜种植的生鲜农产品。种植前,不断深入挖掘当地生鲜农产品的特色,打造高产量、高品质的农产品。结合当下互联网优势,通过对当地特色生鲜农产品宣传推广形成品牌效应,并且对农场基地的种植过程进行追踪,以网络直播的方式来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农产品的种植管理过程,从而提升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2)施行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
   为适应当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新型农业模式下需打破乡村土地的“碎片化”分布,对特色生鲜农产品施行规模化种植,便于满足当下社会群体的消费需求。对于供给方,通过将农民的土地集中开发生产,同步大型机械化运作实施,实现规模化种植,取得规模效益。对于需求方,可结合共享农业模式,将零碎的消费需求集聚,形成规模,同供给方实现精准匹配对接。
   (3)深化认养农业模式
   认养农业模式是指通过线上消费者选地种植,线下农场工作人员同步操作,所选取的土地形成一种托管的形式。这其实是使得消费者对所选取的土地形成了一种责任感与归属感。为深化该种模式,可定期邀请消费者来农场基地进行参观,查看农产品的种植生长情况,参与农产品的种植过程,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
   (4)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基于当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食品的质量也在不断追求,所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现实所需。通过培育良种和创新产品种类的方式,致力于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并且可发展设施农业,构建标准化种植流程,加强农场基地的高科技建设,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实现作物的高效生产。与此同步需要吸纳相关专业人才对农产品的种植过程进行深入的勘测监督,通过新型科技的研发和运用给农产品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产量与质量,从而满足当下消费者对此类农产品的需求。
   (5)加强生态有机农业建设
   在种植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使用有机肥来对作物进行培育,不添加任何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从而保护土壤的结构。此外,推广施行“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的模式对农产品进行培育,有效开发绿色清洁能源和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变的发展模式。
   (6)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
   在农场基地中,发展集观光旅游、现代农业、田园社区的一体化模式,即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让当地的居民参与融合这种新型农业模式,增加经济收入来源;并注重开发田园风光,让来自城市的居民体验乡村田园风情,丰富消费者精神享受方式。
   2.配送角度的改进优化策略
   (1)“前置仓”模式下自营物流和众包物流的融合
   在特色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通过采用“前置仓”模式,将生鲜产品仓库布置于城市中,再利用“自营物流”和“众包物流”融合的形式来完成农产品的运输。首先自身培养一批优秀的物流团队,在接收到客户下单信息时,运用大数据等方式安全高效地将农产品运输到生鲜农产品仓库。再通过外包的形式,将配送工作转包给企业之外的非专业群体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运输。这种运输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的购物体验感以及对农产品的回购率。
   (2)城市周边设立体系完善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
   为满足消费者当天下单,当天送达的消费需求,则需要将物流配送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周边设立多个体系完善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就近配送,保证产品的新鲜,通过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可辐射运输的范围计算,进一步保障能够在离客户最近的配送点进行配送,以最高的效率完成配送。
   (3)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冷链一体化模式
   在特色生鲜农产品运输的过程中,消费者尤为关注产品到达时的新鲜度。而保障农产品新鲜度的重要举措,则是完善运输过程中的冷链物流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物流标准,来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从采购的源头、中间过程的运输以及到消费者终端的配送,实现冷链一体化模式,严格把控每一环节农产品贮藏温度,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
   (4)加强物流配送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工作,需要加强物流配送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学校、物流公司、电商企业三方的合作来进行专业配送人才的塑造。学校可通过设置物流配送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重点培养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开发人才;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再进入物流公司进行实践操作;电商企业也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三方的合作将会在该领域形成大量的人才储备,助力于这种新型农业模式的运营。
   (5)控制物流供应链成本,农产品价格平民化
   为进一步吸纳平台用户的客流量,则需要让农产品的价格平民化,进而要求控制物流的供应链成本。通过采用资源共享的配送模式,从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运配资源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将电商平台和消费者有效对接,并减少设施重复建设,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另外,需要对仓储管理成本进行控制,采用储存定位系统,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为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的路线,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计算,规划最优配送途径,充分提高运输效率,从而达到控制物流供应链成本的目的。
   (6)构建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农产品配送模式
   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上的应用,可以对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构建的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农产品配送模式,主要应用于对生鲜农产品实时追踪和数据信息智能处理等方面,消费者可以实时查看自己所订购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和信息。该配送模式可以使电商灵活把控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对种植配送做出相应及时的调整。
   五、特色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模式推广策略构建
  1.从政府角度
   与当地政府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合理利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土地、人力、财力资源等方面获得政府的支持,依托政府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在政府的帮助宣传下,加强农户对该模式的认识,引导农户自发参与该模式的运营。同时借助多方力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設,从而助力推动该模式的落地实施。
   2.从农户角度
   与农户构建平等互利的和谐合作关系。通过提倡农户以土地入股,人才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灵活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整合调配社会闲散资源,一方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增强了农户对该模式认同感与归属感,这对该模式的普及与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3.从融资平台角度
   与融资平台进行交流,更有效地了解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进行高效融资。并且透彻了解当地的扶持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的信用体系完善程度,优化内部发展模式获取投资人的信任,关注社会各界投融资信息,助力解决融资的难题。
  4.从生态旅游平台角度
   与当地生态旅游平台进行对话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通过生态旅游平台现有的数据资源,挖掘出广大的消费群体,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体验方案,如年轻人可以多一些户外体验活动,而年长者则可以着重于室内参观等活动量较小的活动;另一方面农场内部为生态旅游平台提供免费宣传、共同开发内部旅游资源等服务,进而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5.从物流配送中心角度
   与当地物流配送中心达成协议,配合自营的物流体系,同时利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合理设置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物流配送点,精准分析配送路线、配送方式等,融合两套不同的物流配送体系,最终构建以农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完善的物流体系。
  6.从相关高校或企业角度
   与相关高校或企业培养并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采用先进种植技术,推动转变农户生产观念,指导农户进行生产研究,另一方面融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助力于该模式线上运营工作的实施以及线下物流配送等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
   六、研究结语
   本文针对当下热点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特色生鲜产业的发展,基于现有的理论基础,调研探讨出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生鲜农产品种植配送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致力于通过对该模式的全面分析以及改进优化,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发展策略,从而推动该模式真正应用实施。
  
  参考文献:
   [1]解萧语.“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6(12):169-172.
   [2]王美玲,杨刘洋,李志强.中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与前景[J].农业展望,2019,15(10):131-135.
  [3]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R].2019- 07-02.
   [4]果晓玉.基于SPSS的河北省规模化农业功能倾向[J].区域治理,2019(34):147-149.
   [5]喻正义.电商视阈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改进策略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31):29-30.
   [6]纪良纲,王佳淏.“互联网+”背景下生鲜农产品流通电商模式与提质增效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41(01):67-75.
   [7]周彩艳.基于数字乡村战略的福建农村特色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9):52-54.
   [8]崔颖强,徐湘寓.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1):129-131.
   作者简介:张成(2000.11- ),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8级本科生;罗梦煜(2000.08- ),女,汉族,江西吉安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75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