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制造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江苏制造业已经颇具规模,但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国际经贸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江苏必须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实现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对这个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回顾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
  江苏是中国经济大省,也是制造业强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一直以制造业为主要发展动力。制造业基础是否稳固,对于江苏发展的关系甚大。可以预料,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经济的主干性力量,并对江苏未来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江苏要想顺利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就必须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掘制造业潜力,将制造业做大做强。
  一、江苏制造业发展问题浅析
  尽管江苏制造业取得较大的发展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江苏制造业的壮大构成深层次制约。江苏制造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制造业发展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技术自主性不足
  构成江苏制造业发展主体的民营企业大多从小工厂起家,技术底蕴较为薄弱。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江苏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技术含量不高一直是制约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能掌握核心技术,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始终不多。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江苏制造业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比较依赖,一些外商通过直接投资等形式,牢牢地控制技术的主动权,防止中方学习技术。因此,技术含量与自主性成了江苏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有待提高
  江苏传统上是轻工业基地,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江苏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上起了较大作用,但外资仅仅是将江苏定位于加工基地,较少将上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江苏,从而导致江苏制造业进一步向加工装配方向发展。同时,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江苏民营工业,也主要集中在轻加工领域。长期的路径依赖,使江苏制造业在上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相对滞后,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产业区域协作不畅,存在经济产业条块化现象
  江苏的自发工业化以地级市甚至县级市为单位展开,各县市之间缺乏牢固的产业协作关系。现代大工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整条产业链往往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并且邻近区域往往会建立有机的协作关系,而非单纯搞“大而全,小而全”。江苏的工业由于受外省力量影响较强,各个地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积极招商,各有渠道,结果就导致了江苏的工业体系缺乏内部协作,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江苏工业的内聚力和发展前景,亟需重视和解决。
  二、江苏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挑战
  全球化进程给江苏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也给江苏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江苏制造业和经济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产业转移势头
  江苏经济与工业化的发展,无疑得益于价格低廉、供应充裕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推进,江苏各项生产要素的价格开始上涨,逐渐侵蚀江苏既有的比较优势。由于一些外企对生产成本比较敏感,因此选择撤出江苏,向东南亚地区或者其他省份转移。尽管这种势头从目前来看只是初步的,并且江苏也正在向更高层次的产业迈进,但仍然值得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就业的意义重大,因此江苏必须保持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方能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隐形壁垒增多
  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已比较有限,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取得进展。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发达国家在中低端产业上已经逐步失去比较优势,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却有较大的优势。为了捍卫这种优势,发达国家不仅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还设置了许多隐形障碍,比如严密的专利壁垒等,以防止竞争对手轻易进入这些领域。江苏制造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要想取得产业的升级与进步,就不得不面临这些障碍,技术引进与突破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能否从这种严密的技术保护壁垒中找到破解方案,将成為江苏制造业发展的严峻考验。
  (三)全球化潮流有所退步,发展环境有退化
  如前所述,江苏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分工热潮。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某些发达国家企图用关税等手段遏制中国制造业,并且在高新技术领域采取了更加严厉的封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江苏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确实较以往更为艰难。与此同时,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采用中国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江苏的制造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全球化潮流的后退,意味着江苏从国际范围内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有的环节甚至不得不满足于次优解。这就给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制造了不少新的阻碍。
  三、新形势下发展江苏制造业的对策
  江苏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面临不少困难,但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因此,江苏必须抓住机遇,推出有力举措,谨慎应对各种可能的困难,才能把江苏打造成世界级制造业巨人。
  (一)鼓励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实现技术研发主体的转换
  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并不是中国技术研发的主体,承担相应任务的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作为中国重要省份,江苏也存在此类现象,企业对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外延式生产要素比较依赖,技术进步尚未成为推动江苏制造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有关部门应当大力鼓励企业从事技术研发,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在彻底掌握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自主开发所需技术;鼓励产学研合作,促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合作常态化,支持企业研发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和定点合作;打造相应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尖端研发人才方面的人事交流,促使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并将技术研发内生化;鼓励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牵头,从事省内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增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支持重点企业从事战略技术的研发,包括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基础性研究课题等。   (二)针对江苏制造业的不足,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江苏制造业目前仍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在底层技术和尖端技术上对发达国家有较大依赖。江苏制造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底层技术和尖端技术上取得突破。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针对江苏发展所急需、力量又比较薄弱的领域进行攻关。政府应该对江苏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技术约束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发展规划;高校应当逐步将技术研发的重心转移到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方向上,在一些江苏制造业所急需的方向进行研发,并适当调整考核办法,将考核权重更倾向于能解决江苏制造业“卡脖子”技术的人才;企业也应当逐步改变发展战略,将发展思路从注重一般性生产资源转移到技术上;大力鼓励高新技术尤其是能够填补江苏制造业空白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鼓励普通行业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生产资源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专门机构,对重大技术展开攻关,并在一定条件下将这些技术转移给企业;从全球范围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和团队,为江苏制造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三)加快苏北地区工业化步伐,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江苏的工业发展并不均衡,苏南发展水平相对远高于苏北,在技术、人才、国际分工度等方面,苏北与苏南的差距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从宏观上看,苏北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技术水平不高,配套能力不够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不高。江苏制造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大力促进苏北工业的发展,加快苏北工业化的步伐。苏北各县市应该在既有的工业基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大力推动苏北工业集约化发展,鼓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改变当地社会风气,提高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苏北就业;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苏南工业的协作,适当承接苏南地区的过剩产能,充分发挥正溢出效应;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自身产业的优化发展;与发达地区高校、企业合作,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上做战略性投资,提升自身技术水准,并且派遣本地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增强自身发展的人才基础。
  (四)深化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推动国内外技术合作
  江苏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方面已经取得辉煌的成绩,但这种分工主要局限于生产环节。江苏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在国内居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当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单凭一国的力量,往往很难完成重大技术所需的全部配套,需要借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装备和零部件等。比如著名的深紫外(EUV)光刻机,就需要美、德、日等十多个国家提供各种配套和零部件,并且一些零部件为专门的技術合作的产物,而ASML起到的是集成与规划、领导开发的作用。由此可见,当代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已经超越传统的国内范畴,逐渐在全球领域集聚优质资源。江苏制造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紧跟这一潮流,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分工,提高自身在国际价值链上的地位。江苏企业也应该大力加强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合作,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降低其发展成本,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有效增强自身的技术和产业实力,最终为江苏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冉,卢丹.江苏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J].时代经贸,2019(8).
  [2]许思雨,薛鹏.德国工业4.0对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7).
  [3]王晓凤.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性障碍——以江苏省为例[J].北方经济,2016(8).
  [4]黄群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J].中国工业经济,2018(9).
  作者简介:陈 锐(1977—),男,北京人,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04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