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基建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与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到2020年底,人才缺口将达420万。各高校要积极与相关企业探索建立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行动,以解企业用人之急
  一、新基建是中国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源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后,“新基建”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的会议中多次出现,并于今年全国“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在线办公、远程教育、健康码、电商直播等与新基建相关的应用凸显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动能作用。目前,新基建已成为国家战略,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并提出新型基礎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覆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主要方向。
  显然,相对于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所谓“铁公基”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基建而言,新基建的“新”就在于其立足于新科技,以数字化为显著特征,以创新为灵魂,明显区别于传统基建的“钢筋水泥”特征。当然,以新基建带动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二者截然分开。但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更重要的是有全新的发展模式和应用领域,比如应用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智慧交通等。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基建作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将成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打造国内大循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基建的高度重视下,相关政策措施密集推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银行研究院测算,中国新基建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2020年投资规模约为1.2万亿元。
  国外虽然没有明确的新基建概念,但西方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与新基建相关产业方向的发展战略和推进政策,抢占技术高地,迎接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例如,5G网络方面,中国、韩国、美国、日本等位于第一梯队;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美国、中国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新基建面临较大的核心技术人才缺口
  新基建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其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创新资源,新基建的蓝图就只是“空中楼阁”。目前,中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随着各地新基建计划的出台,大量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工作岗位将被创造,人才需求必将不断扩大。
  从总量看,新基建相关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缺口。据统计,疫情期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与新基建相关的在线职位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20年1-4月新基建在线职位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35.86%,相关岗位中,5月份新基建直接相关行业招聘需求增长178%,招聘岗位数量是2月份招聘总量的2.8倍。相关人才需求增长最为明显,而且缺口逐渐增大。据智联招聘、拉勾大数据研究院等发布报告预测,到2020年底,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
  从结构看,新基建短缺人才主要是高端核心技术人才,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2020年5月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5G在线职位同比增长近90%,大数据、人工智能同比增长约45%;从需求区域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需求较大,而西部欠发达地区需求较少。与此同时,新基建相关人才的薪酬普遍增长,今年以来部分岗位增幅达10%以上,招聘难度明显提升,一些核心岗位即使百万年薪也难觅合适人才。
  三、新基建人才培养需要转变思路创新举措
  为避免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新基建的瓶颈,应加快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统筹协调好政府、高校与企业等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在政策规划、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激励等方面多维度引导、共同扶持,为新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一)以制度创新推动新基建人才成长
  一是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新基建,发挥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精准培养人才。加快制定出台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支持政策,重点聚焦企业创新所必须的技术要素和公共服务,在基础理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芯片设计等短板领域加快培养人才。推动 “跨界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三是要推动新基建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新基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也是高校的应有责任。总体来讲,中国在新基建人才培养和资源储备方面有一定优势。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鼓励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本科专业,部分高校还培养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近期,教育部又公布新一批本科专业,支持高校增加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基建相关专业设置,进一步鼓励、引导教育服务于社会需求。
  尽管如此,高校专业教育仍面临专业师资匮乏、专业设置打擦边球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教育还不足,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依靠引进。为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按照需求导向,围绕新基建各领域上下游产业链整体需求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布局和专业学科设计。
  二是积极发挥科研开发龙头引领作用,开展与新基建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项目,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组成产学研专业建设一体化平台,在新基建关键科技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活动。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是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试点自主设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学科,主动招引优秀师资,探索增设相关专业,在取得经验后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相關领域人才培养水平。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基础性、通用性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扎实性、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研究领域的深入性,提升学习研究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趋势和市场需要。
  四是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与相关骨干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行动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活动。积极与相关企业探索建立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行动,以解企业用人之急。
  (三)调动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基建作为“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主导,但新基建明显不同,其技术含量高、发展变化快,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不能完全定义为“公共产品”。新基建投资主要是市场化投资,并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共同作用。
  企业应以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和主动把握新基建带来的难得机遇,并将潜在的市场机会转化为高效长远发展。当然,新基建的技术、资金门槛都很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参与,但对于有资格、有条件参与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科技企业,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其中,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科技企业做强做优的难得机遇。面对核心科技人才的巨大缺口,企业要利用新基建提供的发展契机,高度重视新基建相关人才的招聘和培育,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和对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企业应加快培育新基建所需复合型人才,更好发挥人才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由于技术迭代更新很快,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培育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国内科技巨头已积极布局新基建,比如阿里云计划未来3年投资2000亿元,腾讯计划未来5年投资5000亿元,百度计划未来5年培育500万人工智能人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密切人才供需衔接。人才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从战略高度进行政策上的顶层设计,高校负责知识教育,但在应用实践能力方面,企业无疑具有明显优势。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单纯完成高校课程学业还远不能成为新基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由于企业直接面向市场,非常了解市场的需求,对最前沿的技术、产业能够敏锐把握,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明确清晰的标准。因此,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加深相互了解,使高校能够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新基建紧缺人才,快速更新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新基建人才培养就业的无缝衔接。
  三是强化现有人才培训,用好存量人力资源。企业缺乏人才固然可以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的增量方式实现,但保持稳定的人才队伍并挖掘潜力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除了积极引进人才,还必须把存量人才培育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只引不用、只用不育、只育不评、只评不奖的企业,注定不会长久。新基建企业以科技人才为核心,更应该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再学习、再充电,形成“学习—工作—创新—激励—学习”的螺旋式发展。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1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