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突发公共事件下运用经济法体系的干预调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经济法体系是调整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经济法体系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大体系,在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进行调节和约束,是我国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结合近期热点突发事件,收集我国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个方面的重要措施,深入研究经济法在特殊情况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明确在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大规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与相关经济法制度。
  关键词 经济法;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大规模公共突发事件
  一、背景
  2020年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爆发,短时间内在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严重威胁到了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成为引发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突发事件的爆發是由于对新型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和危害程度不了解,初期重视程度不够,又恰逢春节前夕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人群聚集等因素,导致了事件发生以及扩散。
  事件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范措施,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防控措施。而经济法也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的调配与调控作用。
  二、特殊情况下的经济法措施
  (一)宏观调控方面的运用
  1.财税法
  (1)财政收入(税收)。自事件发生以来,为了缓解各方经济压力,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优惠政策。
  一是对于一些相关企业的税费减免。为了缓解大规模公共事件对部分企业经济的冲击,首先对由于2020年特殊时期下经营困难的企业所发生的亏损,结转年限由最长5年延长到了最长8年。同时,对于应急物资的生产企业,企业为了扩大产能所购入的生产设备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并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为应急物资提供交通运输等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也免征增值税。
  二是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对于始终站在抗击特殊事件第一线、进行相关防治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所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对于为了做好群众防护工作,各单位发放给员工的药品、医疗用品和防护用品等,不计入员工工资与薪金收入,并且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是用于应急所需的进口物资免税。根据相关政策,捐赠用于应急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相关部门组织进口的直接用于应急的物资也免征关税,同时,对免税物资已征收的应免税款予以退换。
  (2)财政支出。首先,为了支持应急工作进行,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基本生活,1月份,财政部出台了《关于突发事件有关经费保障政策的通知》,颁布了一系列措施,针对用于患者救治费用和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等提出了补助,并作出了相关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国库库款调用力度,预拨了事件应对资金。2月初,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关于支持应对突发事件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于确诊患者的医疗费用,除去按照规定支付的基本医保、医疗救助以外,需要患者个人负担的部分由国家与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补助,减轻了患者救治的经济负担。
  另外,为了支持地方工作,保障地方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2020年以来,在去年第四季度已经提前下达的6.1万亿元转移支付的基础上,中央又预拨了均衡性转移支付700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06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地方政府财政经费的保障能力。同时,为了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中央还下达了部分基建投资,进一步拨付资金。
  (3)国债。3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通过“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手段,来实现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特别国债的发行较为灵活,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筹集资金,针对特殊公共事件冲击下的严峻经济形势,特别国债的发行可以起到补充和定向支持的作用,便于宏观调控和缓解经济压力。
  同时,地方专项债券规模有所扩大。经中央批准,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地方债券额度,利率降低,发行期限延长。地方债券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弥补公共设施建设短板的同时也能发挥杠杆作用,拉动社会公共投资,促进经济需求。
  2.金融法
  (1)降准。2020年以来,我国共实现3次降准。1月1日,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0.5~1个百分点,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4月15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次实施,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3次降准,除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外,也为社会流动释放了充足的资金,有利于通过银行传导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稳定实体经济发展与融资的资金来源,刺激经济。
  (2)降息。一是下调逆回购利率。2月3日,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3月30日,下调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至2.2%。二是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2月17日,MLF下调10个基点;4月15日,进一步下调20个基点。三是下调基础贷款利率。4月20日,一年期LPR下调幅度20个基点,五年期以上LPR下调10个基点。降低利率,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链压力,降低失业率与企业破产风险,稳定民众的信心,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
  (3)再贷款再贴现。为了应付特殊情况,2月7日,人民银行设立了3000亿元的事件应对专项再贷款,重点是为了支持事件应对工作、保障重要医疗物资和生产必需品的生产和运输相关企业。2月26日,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重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以及一些受事件冲击经营波及较大的企业和行业。3月31日,再次面向中小企业,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以更低的优惠率向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企业提供贷款,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帮助企业度过事件冲击下间接导致的经营危机。   3.计划法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传染病的防控防治工作应当被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政府都应该有计划地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及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因此,事件应对工作的相关计划和行为都受到计划法的控制和调整。
  另外,国家储备制度也是计划法的一部分,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规定,国家应该加紧建立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保障制度,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监管、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事件应对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市场供给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爆发式的需求,此时便需要动用国家储备来保障市场供给,同时也能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
  (二)市场规范方面的运用
  多数推断表明,此次特殊事件在我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因此事件应对更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规范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2020年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颁布了《关于事件应对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对于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应该严格按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予以惩处。
  同时,也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体系中现有的法律制度,如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药品管理法等进一步加强特殊事件发生后的市场规制。
  我国《价格法》规定,不正当的价格行为包括价格串通、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牟取暴利等。事件应对期间,人民对于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资的需求爆发式上升,一些地区与无良商家出现了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现象,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较多。
  我国《药品管理法》和《广告法》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患者等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事件应对期间,部分药店与不良商家存在违法宣传现象,将普通药品虚假包装、宣传为“事件应对”的专用药品。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首先,各个药店应当注重药品的购买渠道与持有人资质,从拥有药品上市许可证明的经营商手中或具有药品生产和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其次,应当抓紧建立起药品的进货检验制度,注重对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的验明;同时,对于药品的购销过程应有真实和完整的记录,记录应该注明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药品相关信息。特殊时期,许多药店与商家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口罩以及消毒用品,销售过期的医疗器械,欺骗消费者,同时给防控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截至2020年3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曝光230例违反案例,曝光了这些哄抬价格、违法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并予以惩处。网络平台上,市场监管也没有放松警惕,各大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都在进行监督,拦截相关产品,对相关违法商家进行惩处。各个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通过网络渠道监督和根据举报破获了不少违法案例。这些法律法规的存在保障了特殊时期市场秩序的规范,推动防治工作稳定進行。
  三、经济法在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市场规制在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1.防止事件再度发生
  本次突发事件爆发,推断可能的原因为野生动物交易不符合市场规范,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此次特殊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与扩散。虽然市场规制的监管不力未必是特殊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我们可以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清楚地认识到市场规范制度对于建立规范市场的重要性。
  因此,只有建立市场规范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督,严格标准化各类产品、服务的质量与评估体系,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针对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提高专业水平和警觉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事实表明,我国已经在多种进口食材中检测出病毒样本,这更加坚定了严格监管市场、规范市场运作认识。
  2.控制事件蔓延
  由于最初分析突发事件爆发的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因此在事件应对方面,全国各级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市场规范的监督。
  经济法体系在防止事件不断扩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是预防过程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社会公众,对于蔬菜、肉类、蛋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防护手套、消毒液等用品都有大量需求,而这些用品在非常时期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严格规范的市场管制能够保障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毒的大肆传播,也能稳定民心,保障事件期间的基本生活。
  3.规范市场秩序
  事件爆发以后,口罩、消毒用品、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陷入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一时间哄抬价格、假冒伪劣、无证经营等各种违法现象频出。但好在市场监管总局及时颁布了《关于事件应对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以及《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一系列市场规制法的存在,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查处,减少了违法行为。
  由于经济法体系的存在,事件应对期间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及时被发现并得到解决,在物资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进一步保障了市场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监督与保障商品、服务的质量符合规定,基本稳定了商品的价格,使一路飙升的口罩、消毒用品等的价格得到控制,也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在特殊事件期间基本生活与防控需求。
  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关于熔喷布、口罩等物资的生产标准,并查处了一批不符合标准的生产企业,确保了防护物资的质量和价格。
  (二)宏观调控在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1.为事件应对提供经济保障
  2020年1月以来,事件在短时间之内迅速爆发,无论是对病毒的加紧研究还是各类医疗器械的购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不仅预拨了一部分财政拨款,人民银行也设立了事件应对专项贷款。正是由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反应及时,资金才能及时到位,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充足的医用防护设备,建立方舱医院,这些都是保障特殊事件防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经济法体系中宏观调控法的存在,有效保障了危急情况下宏观调控措施的及时执行,也只有宏观调控能有如此快速敏捷的反应,为我国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2.缓解经济压力,拉动经济恢复
  自事件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大规模减税降费。税收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到事件冲击的各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压力,缓和了由于事件造成的经济紧张局面。
  在事件得到一定控制之后,为了实现经济恢复,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从而刺激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同时,降准降息、再贷款再贴现的一系列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渡过经济难关,也为重点行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极大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加快我国经济水平在稳定中不断恢复与发展,早日实现经济目标。
  3.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市场虽然可以自我调控,但也是盲目而滞后的,因此存在许多问题与漏洞,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只有借助政府的力量,运用宏观调控的措施才能够缓解这种现象。
  由于事件应对的原因,口罩等医护用品以及常用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飞速上升,短时间内供给远远无法满足爆发的需求量。虽然市场规制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价格,但远远不够。而财政手段能够直接有效地改善商品的市场短缺现象,抑制过快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在短时间内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同时也能为其他手段措施发挥作用争取更多的时间。
  经济法也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对于过度干预进行约束,避免过度干预,适度调节市场经济,有效地缓解市场失灵问题。
  (三)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相结合
  因为怀疑事件开始于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以及侥幸心理是促成事件爆发的重要因素,整个事件形成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职能存在失灵的现象。因此,在面对这种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时,也只有及时通过经济法加强规制,从宏观调控与市场规范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虽然在主要作用领域、目标以及调控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实两者的对象和作用存在交叉,并且二者互为条件。宏观调控法主要是为了构造稳定协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为市场规制法发挥作用创造宏观条件。而市场规制法主要是为了构造自由公平的交易市场和竞争秩序,为宏观调控法发挥作为创造微观条件。因此,只有两者相互配合,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联合起来应对特殊事件造成的经济低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作用,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
  四、结语
  重大公共事件的突然爆发,对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经济运行更是遭受重创,经济发展一度面临危机。
  事件在我国爆发和扩散的可能原因是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不力,法律意识的淡薄是诱因,因此事件应对工作也应该在法律框架下开展,运用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民众的生命健康。
  而经济法体系下的两大法律体系,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这场事件应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规范了事件爆发后的市场秩序,为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了经济基础,确保应对突发特殊公共事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缓解了事件带来的经济压力,推动复工复产进行,拉动经济恢复。
  经济法在此次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说明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制度与相关经济法制度,才能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切实保障公众的健康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良性和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为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成.关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问题[J].卷宗,2019(27):226-227.
  [2] 李明,汪晓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探討[J].财政科学,2020,(2):17-23.
  [3] 张守文.疫情防控:经济法的解析与应对[J].政治与法律,2020(4):2-13.
  [4] 周仪昭,邓勇.疫情防控期间药店典型违法行为及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药业,2020(8):8-12.
  [5] 王紫阳.市场规制法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9(33):175-176.
  [6] 罗澜,赵旭.论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下经济法的价值体现[J].经贸实践,2017(1):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22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