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存货管理风险与财务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会大量占用流动资金,企业需要通过对存货的科学管理与控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但就目前来讲,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诸多风险问题的出现,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应对体系,高效防范存货管理风险,避免威胁到企业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存货管理;风险;财务;应对策略
  存货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若缺乏足够的存货,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将难以正常开展。若存货过多,企业资金又会遭到大量占用,导致企业资金成本显著提高,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企业的存货管理也会受内外部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财务管理水平、市场动态变化等,导致各类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对存货管理风险的防范,协调处理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一、企业存货管理的意义及要点
  (一)存货管理的意义
  企业通过对存货计划性的购入、使用和销售,能够使生产经营过程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大部分类型的企业都拥有繁多种类的存货,占据了较大比例的流动资产。因此,企业存货管理的开展效果将会对企业资产运行状况、资金占用水平等产生直接作用,甚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受到存货管理的影响。通过存货管理的科学实施,可以加快周转存货速度,促使企业的资金占用率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货管理的要点
  首先,库存管理。受技术革新的影响,消费者偏好、市场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变动空间,随之显著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需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否则将难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将零库存作为发展的目标,规避库存积压风险,但不能对正常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
  其次,存货盘点。通过存货盘点的实施,能够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确认。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盘点方法,促使盘点效率得到提高。
  最后,内部控制。存货管理涉及采购、财务等诸多部门,涵盖了采购、入库、盘点等众多环节。需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促使存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
  (一)仓储管理不够完善
  连锁销售企业一般会在门店、总库房中存儲货物,采购较多种类的商品以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但部分企业在存货分类管理方面不够科学,导致无法准确掌握各类存货的占用资金比例,也难以及时反映顾客的需求变化,企业资金正常流转得不到保证。此外,采取统一的存货管理模式,库管人员的盘点、清查难度也会显著增加[1]。不同类型的商品具有差异化的价值,由于分类模式不够科学,导致库管人员无法有针对性地管理价值较高的存货,这样就容易挤压这些存货。
  (二)存货盘点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存货盘点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会对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目前一些企业将人工盘点方式运用过来,盘点人员具备差异化的水平,这样就容易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出现于盘点数据和真实情况之间[2]。由于企业没有科学分类存货,盘点人员难以把握重点,显著加大了盘点工作量,提高了差错发生率。企业总部只是对各门店的盘点信息进行接收,或者对门店存货情况进行不定期调查,导致有监管漏洞存在,难以保证盘点数据的真实性。很多企业并没有将盘点监督岗位设立起来,这样门店库管人员就容易有弄虚作假问题出现。
  (三)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内部控制活动需贯彻于存货管理活动,通过内控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及时发现记账错误等问题,避免舞弊行为的出现。但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企业虽然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构建起来了,却没有深度落实和执行,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企业沟通机制不够通畅,各个部门的协作性不强,容易在实物周转与核算之间出现脱节问题,这样财务部门的存货信息就难以对应仓储部门的实物信息,很容易有营私舞弊等问题出现,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流失[3]。此外,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后,还需要严格贯彻和落实。企业需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存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有效防范各类偏差和舞弊行为。部分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形式化问题严重,没有深度落实,导致制度的规范、监督作用得不到发挥,难以高效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三、企业存货管理风险的财务应对策略
  (一)加强库存管理
  企业如果挤压大量存货,将会对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需综合考虑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内容,合理规划库存水平,严格管理库存存货,减少库存积压,加快资金流转速度。首先,企业需将经营状况、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特征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合理确定基本库存数量,贯彻勤进少购的原则,促使存货数量保持在稳定状态。这样既可以满足生产运营需求,又能够避免存货积压问题的出现。要将一系列现代化存货管理技术综合运用过来,动态管理存货,实时掌握存货数量变化,进而科学确定进货周期、进货批量等数据,平衡处理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4]。其次,要制定科学的保管制度,避免残损变质等问题出现。物资存放之前,需要对材料的属性、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贯彻分类存放策略,定期开展保养工作。最后,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工作,与上下游企业构建稳定合作关系,科学控制存货量。
  (二)加强存货盘点
  开展存货盘点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实时掌握存货情况。为保证盘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企业需要构建盘点监督小组。部分企业由于具有较多门店数量,企业总部难以全面盘点所有门店。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构建区域门店互相监督机制,同时,定期轮换各门店监督对象,避免门店舞弊行为出现。存货盘点报告提交之前,需由监督人员进行签字确认。此外,要进一步扩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条码技术运用过来。入库环节内,向条码中嵌入货物名称、入库时间等详细信息,这样在盘点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条码,即可快速了解本类存货的现存量,提高盘点工作效率。   (三)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企业管理人员需重视存货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通过健全配套机制,促使各项制度内容能够得到深入贯彻与落实,从制度角度规避存货管理风险。首先,企业要逐步对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进行完善,促使存货管理涉及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明确。各门店需由不同人员分别负责存货的采购、保管、销售等环节,以制度条例形式等对其权利、职责范围进行规定。通过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促使各个岗位之间的制约、监督关系得到形成。其次,需要构建存货出入库制度,结合存货管理运行状况和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梳理和明确存货验收、入库、保管、利用等业务流程,相关人员需依据制度要求,将账面记录、凭证保管工作落实下去,避免有差异问题出现在账面与实物之间。为提高存货管理效率,需将ABC管理法运用过来,分类管理存货。在分类过程中,将存货的价值、使用量、重要性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于部分物品、仪器等较为重要或具备较高价值的物品,则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最后,要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结合存货管理的工作内容与目标,定期進行考核活动。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考核结果与相关人员的薪酬水平直接挂钩,以此来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四)完善信息系统
  现阶段很多企业已经构建了存货管理系统,但实际存货管理需求却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因此,企业需加大重视程度,结合存货管理实际需求,全面优化与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若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也可与外部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共同研发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构建起来后,需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
  部分企业的存货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容易导致风险问题的出现,威胁到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切实增强存货管理意识,从内部控制、核算计量等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在满足正常生产运营的基础上,协调处理成本、利益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规避存货管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作者单位为成都鹿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邓华,王铭萱.中小服装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以M公司为例[J].现代商业,2020(15):19-20.
  [2] 许齐星.服装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研究[J].纳税,2019,13(09):221-222+227.
  [3] 朱林平.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13):178.
  [4] 祝孝明.企业存货管理风险成因及财务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8(3):43-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22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