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科护生共情现状及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共情能力是本科护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与其家庭及各种社会因素有关。目前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离护士共情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患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才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融洽地处理护患关系。培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共情;共情能力;本科护生;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护士。而共情在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共情是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范畴中经常被提到和受到关注的一个词汇,是人类群体中特有的现象。共情在护理工作中尤其得到广泛的关注。共情能力是护士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培养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对其以后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大高校护理专业教育者都对本科护生的共情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影响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以便对护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定出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为将来可以更好地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1 共情的概述
  共情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他指出共情是一个人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是存在于人的心理以及情感体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被心理学界提出以后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但是无论是从情感还是认知,无论学术界各个流派如何从自己的角度对共情进行界定,但最终的指向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共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深入他人的内心进而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自共情被提出来以后,其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中得到大力的研究和发展,使共情受到高度关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共情表现在各个领域,无论是在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过程,还是在服务行业甚至在社交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行业,尤其强调共情的重要性,共情能力直接影響护患关系,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1.1共情的定义
  共情(empathy)也叫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共情指的不是对于他人外在表现和行为的一种认知,而是进入他人内心并且能够体会和感知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一种感同身受。共情也是一种情感和思维的共鸣现象,这种共鸣能够让对方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笔者认为共情其实是一种进入他人内心世界,理解他人给他人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后为自身带来的愉悦,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理解与被理解;是一种站在他人角度为他人利益着想的一种行为,共情的表现可以是眼神、表情和具体的行动,让他人有一种被理解和获得心理支撑的温暖情绪。
  1.2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指能够理解和感知他人情绪、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利益着想的能力。对于共情能力的定义,笔者认为罗杰斯的定义最为全面,罗杰斯认为,共情是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感知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即是一种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他从三个方面对共情进行定义:一是站在他人立场,深入了解他人内心,进而感知、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思维;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推断和准确把握他人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准确判断和理解他人产生这种情感的实质;三是把自己的共情用适当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让他人能够对共情产生共鸣从而反馈自己的情绪体验,达到共情影响的积极作用。
  2 本科生共情能力的测试的工具及方法
  2.1杰弗逊共情量表
  共情的测试一般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目的,进而使用不用的测量工具。大多数测试者采用美国杰弗逊共情量表[1](The Jfferson Scale of Empathy,JSE),该量表针对不同的测试对象,有三个不同的测量版本,分别是医学学生(JSE - S)、健康职业学生( JSE-HPS)和临床医务人员(JSE - HP),我国翻译者对该变量翻译应用时做了本土化的调适,更加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护生的共情情况的研究和测试中。
  邱志军[2]首次翻译并使用JEPE - NS量表(护生版),此后此量表便被国内研究者广泛应用于国内护生共情的研究中。而安秀琴[3]则翻译并建立了(JSE - HP)中文版,此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研究中。
  2.2 临床医护人员共情能力测量表
  王巧红[4]编制的临床医护人员的量表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测试中得到普遍应用,量分为三个维度,28个条目。重测信度为0.867,信度良好,完全可以作为护士共情能力的测量表。
  2.3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
  Davis的人际反应指针(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被我国台湾的詹志禹[5]做成人际反应量表问卷,广泛应用于护生共情能力的测量和研究中。
  3 共情对本科护生的作用及意义
  3.1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如果对于共情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对于共情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试和培训,有意识地进行共情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就已经具备了护理人员所具备的基本共情素养。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对患者产生同理心,高的共情能力让新进岗位的护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从而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患者会配合护理者,从而减轻护理者工作时的精神压力,使其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再者就是护理者和同事以及管理者相处时,共情也能够让彼此的关系融洽,能够为工作环境创设宽松氛围。
  3.2在护理患者时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
  大多数患者在病患期间均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悲观及恐惧等心理,往往表现为心情沮丧、意志消沉,甚至部分患者会非常敏感易怒,导致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进而延缓疾病的康复,而且会给护士工作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护生在进入岗位前具备了良好的共情能力,其就会积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并能更好地利用心理学的方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得到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或者使患者产生积极乐观心态而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   3.3对护患关系的积极影响
  护生良好的共情能力让护生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减轻患者因疾病、住院、各种检查等产生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样对于护士来说,也会减少因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护士产生的苛责要求,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生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使双方更好地沟通,使双方互相理解,使双方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使患者的疾病可以更快治愈。
  3.4对自身社会关系的影响
  共情能力强不仅可以用于工作对象,对于同事、家庭和朋友以及对护生的整个社会生活,都将具有极其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共情能力强可以使其和周围的人更加容易相处,良好的共情能力让其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对他人的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得到他人的信任,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与他人相处融洽,融洽的人际关系会让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4 本科生共情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医院就医的人群多样化,对护士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为了让护士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除护理专业本科生占比越来越多,专业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共情能力是对护生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更是本科护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指标。
  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对于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状况,以及影响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做了大量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找到影响共情能力的因素,以便在提高本科护生共情能力时依据影响因素,根据个体情况能够找到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
  左敏[6]对本科护生共情与人际关系做了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干部和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较非学生干部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维度好,他们的共情能力也优于非学生干部和性格内向的学生,从而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护生共情能力高于人际关系不好的护生。李丽红[7]等对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干预效果进行了探索研究后发现,干预能够影响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为本科护生制定特定的培训课进行培训后其共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刘丹[8]等人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两者之间呈正向关系。溝通能力越好共情能力越强。李青文[9]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来自于农村护生的共情能力高于来自于城市护生的共情能力;父亲文化程度低的护生的共情能力高于父亲文化程度高的护生的共情能力。
  李青文在针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的研究中,指出我国护生的共情能力位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和左敏、刘丹等研究的结果一致。王丽朵等[10]研究护生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关系表明,人文关怀能力和护生共情能力成正向相关,并且指出了共情能力与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共情能力和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喜爱程度,性格、家庭教育情况等均具有相关性。康丽娟[11]研究的本科生共情的影响因素中发现,护生共情能力与护生所在的年级、性格以及社会等因素都有相关性。其研究结果和左敏、王丽朵、李青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我国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仅仅位于中等水平,而护生共情能力与其家庭、社会、性格、所在的年级等都有相关性,并且护生的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共情课程等途径进行培训来提高。
  5 提高本科生共情能力的方法
  5.1 参加提高共情能力的培训课程
  为护生提供培养共情能力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课程中不仅只有理论知识,而且要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景,让护生依据实际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体会患者的心理,从而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
  5.2 放下自己,多关注别人
  有意识地暗示和训练自己的共情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尝试着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多关注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愿望,共情能力会慢慢得到提高。
  5.3 参加实习
  在实习中体验和观察患者的情绪、需求,努力让自己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和患者进行沟通,尝试着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感受来提高共情能力。
  5.4 注意观察他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人的心理和情绪往往会通过外在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表现和流露出来,因此注意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说话的语气等理解对他人情绪,从而提高共情能力。
  6 结论
  目前本科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离护理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然而护生的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提高,因此在护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护生的共情能力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提高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Hojat M, Gonnella J S, Nasca T J, et al. Physician empathy:definition, components, measurem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gender and specialty[J]. Am J Psychiarty, 2002, 159(5):1563.
  [2]  邱志军.湖南省高职护生共情现状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3]  安秀琴.杰弗逊共情量表(JSE - HP)在护士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8.
  [4]  王巧红.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  詹志禹.年龄.性别角色、人情取向与同理心的关系[D].台湾:台湾政治大学研究所, 1987.
  [6]  左敏.本科护生共情和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理,2015,13(25):2462-2464.
  [7]  李丽红,杨培常,侯睿.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J].医学与哲学(B),2013,34(4):52-54.
  [8]  刘丹,王高频,郝春艳.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124-126.
  [9]  李青文.本科护生共情能力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5):424-427.
  [10]王丽朵,苏银花,王晓芬等.本科护生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4.
  [11]康丽娟.本科护生共情及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3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