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嘉

  摘要:事业单位作为承载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保证事业单位的可持續发展,才能为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满足大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近几年许多事业单位都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对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强化预算管理流动、强化资金管理力度、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防控 事业单位 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体系主要是在加强经济管理需求上产生的,基于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内控管理主要集中在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方面,会对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事业单位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促进后续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保证资产的合理分配,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财务人员要及时的做好风险防范方案,并对预算执行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开展量化分析工作,落实内部会计审计工作,达到良好的预算管理与内控管理效果。
  一、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首先,事业单位强化财务内控力度,能尽早发现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财务内控机制,并洞察各个环节中蕴藏的财务风险,避免出现财务风险扩大的问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人员需要不断优化财务内控的内容,对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资源分配与投入的合理性。此外,在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基础上,在事前阶段需要实现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避免出现财务风险防范滞后性。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些事业单位对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对财务风险的把控也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单位在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出现风险。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以此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目标。
  (二)规范化事业单位资金运作,落实财务内控体系
  对于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来说,都是来自于我国的财政资金拨款。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落实财务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对单位资金使用的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尽早弥补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约束,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以此建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不断优化财务内控的工作,开展严格的预算工作,避免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浪费开支、随意使用资金的问题发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流动,减少预决算差异
  首先,事业单位要做好内控管理的宣传活动,并不断提升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单位主要领导需要做好部门预算工作,并将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带头转变观念,加强全员的编制预算意识,保证对各项支出进行合理的编制。财务部门要发挥出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宣传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不断提升单位职工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将各个职能部门的统筹功能发挥出来,提供准确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主动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
  其次,强化培训与学习,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财务部门需要对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研究,并开展预算编制、经济项目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协助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项目经营的预算编制工作,保证预算相对准确性,避免出现经济科目执行与预算计划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发生。根据新预算法与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责,制定年度的工作目标,对工作任务进行重点规划,总结、梳理年度预算的实际执行效果,并分析预算年度增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编制预算计划时,将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归纳到一起,开展统一的管理与核算工作。
  再次,明确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标准。事业单位作为预算执行的绝对主体,需要对目前的项目支出进行规范化管理,还要建立明确的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预算说明的工作,以此保证项目预算的可执行性。
  最后,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对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与要求进行把控,保证政府宏观政策能与项目预算互相连接。对于预算单位来说,需要结合单位的基本工作与职能,并设立专项的预算,开展更加细致的调研工作,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分析,保证资金落实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管理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首先,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定额公用经费标准,还要保证专款专用。许多事业单位的资产都来自于财政全额拨款,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定额公用经费的标准较低。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履职需求,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日常工作任务,经常出现公用经费开支超值的问题。对于超支的部分,单位仅仅能利用专项经费弥补,导致违规问题发生。基于此,适当提升事业单位定额公用经费标准,做好审计与财政监督的工作,保证财政预算经费能落实到实处。尤其是针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来说,需要加强财政监督,做好审计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保证财政预算经费专款专用。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单位需要从收支情况、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管理,监督与管理资金的流向,将审计机构与纪检部门的作用发挥出来。做好财务监察与监督的工作,批判各个部门浪费资金的行为,对于违规单位进行惩罚,杜绝徇私舞弊的问题发生,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梳理资产管理的流程,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的盘点、清理与收发等工作,都需要以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并更加严格管控资产的日常调配工作,对固定资产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管控,务必保证事业单位做到账实相符。
  第二,建立资产调配、资产报废制度。在进行资产调配、报废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审批,并且保证资金顺利入账,缴纳到国库当中,避免出现小金库的形象。
  第三,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加快资源的共享速度,保证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对于使用率较低的设备,可以进行出租、出借,以此不断提升资产的使用价值。此外,针对于无形资产来说,需要结合我国的相关制度,确定实际的价值,保证其能及时的入账。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量化无形资产,逐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实现保值增值的发展目标。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如果发生财务风险,可能会给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影响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过去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模式进行分析,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等问题,都会对财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工作人员内控意识,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对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优化,及时洞察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在落实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资金管理工作,落实审计监督工作,并打造出良好的单位文化,创设良好的内控环境,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冉.基于财务风险管理视角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0):44-45.
  [2]王俊燕.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J].会计师,2018,000(019):43-44.
  [3]朱海凡.基于财务风险管理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8,202(28):256-257.
  [4]孙桂芹.试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9,214(05):250+252.
  作者单位:福州市城建干部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7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