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宇婷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纸质票据开始向电子化发展,电商平台以及部分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展互联网票据业务。这种新业态的发展对银行传统票据业务的客户基础和市场地位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银行开始主动借助互联网寻求票据业务的转型升级。通过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化和大数据的经营思维,商业银行应当转变传统票据经营理念,构建多功能的互联网票据运作平台系统,同时大力发展票据理财业务、企业票据池融资。此外,商业银行应当多措并举防范各种类型金融风险,寻求各参与方的共赢。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票据业务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止至2018年9月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1.8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0.3%。票据融资余额则较去年年末增加12114亿元,较2018年6月末增加8257亿元。而金融机构累计贴现21.8万亿元,同比下降30.2%。可以看出,当前市场票据融资余额大而贴现余额较小,企业存在票据沉淀,或进行了商品交易支付流转没有向银行申请贴现。这些票据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票据业务提供了可能性。另外,随着互联网票据在2013年诞生,民间票据中介机构随之进行互联网票据业务的创新,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余20家互联网票据电商平台投入市场,使得企业票据融资由传统银行渠道向互联网票据转移。尤其是中小企业,因其票据金额较小、期限较短,往往不是银行提供票据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根据央行的统计,票据市场上三分之二的票据由小企业开具。借助互联网平台,中小企业能够较为便利地实现资金融通,同时也为普通投资人增加了理财新选择(巴曙松,2017),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票据金融脱媒的现象。互联网票据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更多的主体参与票据市场,一方面使得银行票据业务地位下降,另一方面推动商业银行进行票据业务的创新,改进电子票据交易平台,创新线上票据业务模式,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当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利差持续收窄的经营压力(施俊兴等,2013)。另外,票据市场活力被激发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风险暴露出来(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课题组,2012),如何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关系到整个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票据业务日益成熟,其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主体也逐渐增加。总体来看,国内的票据业务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探索阶段(1981年-1994年)
   1981年,上海首先尝试银行汇票的承兑与贴现业务;随后,在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票一卡”业务,从此银行票据业务由此开始发展,商业信用逐步进入票据化阶段。
   2.票据市场的建设阶段(1995年-1999年)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标志着中国票据市场逐步开始建立。随后颁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意味着票据市场法制开始制定并完善。在此基础上,1999年,央行又开展了对贴现率与再贴现率的改革,逐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票据市场法规框架。在这一阶段中,国内票据交易参与方相对较少。
  3.票据业务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5年)
   随着票据市场的建立和票据交易法规的逐步完善,各参与主体逐步开始了有益尝试。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了票据专营机构,逐步开始了规模化的票据交易模式。此后,随着人民银行在2008年推出ECDS电票系统,票据交易平台得到完善。另外,各商业银行利用商业票据类货币的特性,大力推行转贴现等业务,使得票据成为有效的融资工具。银行票据业务开始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阶段。
  4.票据业务电子化创新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商业票据随之进入电子化时代,市场交易主体更趋多元,经营模式也由传统交易模式转为线上交易,票据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集中。另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发展,各种票据创新产品开始涌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步入互联网票据理财等业务,例如京东小银票、苏宁金银猫票据、阿里金融“招财宝”等。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逐步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发展票据业务,进行商业银行票据电子化经营。
   三、互联网票据发展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影响
   1.互联网票据的经营模式
   目前,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票据经营模式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移动信息技术为企业和大众提供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将商业票据融资与互联网理财结合起来,向社会募集资金进行资金融通。我国首家互联网票据平台是上海金银猫“银企众盈”平臺。在此之后,随着经济的收紧,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下跌,互联网票据理财凭借较高的收益率和较低的风险逐步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把商业票据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理财产品的标的资产。互联网票据经营发展到今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都已经上线票据产品,部分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互联网票据业务发展的进程中来。
   就本质而言,互联网票据业务是票据质押的融资模式。其主要的业务流程是:首先,企业根据与互联网票据平台签订的协议,将商业票据质押给指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托管;其次,互联网票据平台在收到银行通知后,上线金融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将资金借出,企业融入资金;在融资企业按期还款后,质押托管的票得以解押。另外,如果企业未能按时还款,互联网平台有权提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就质押的票据付款,所得互联网票据平台能够在融资期间利用其线下贸易的结算资源,将融资企业所质押的票据进行商业信用的代付业务,以赚取手续费。
   此外,浙商银行积极开展票据电子化的创新,其以“电子票据+池化融资+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推出票据池的融资模式,可以将不同期限、不同承兑机构的票据统一入池进行融资,有效地盘活票据资源。    3.积极开展企业票据池融资
   商业银行在企业资信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优势,可以凭借所掌握的结构化的信息,尽可能地扩大票源,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商品供应链以及票据的不同代偿期和承兑机构,加强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供应链+票据+互联网”的票据池融资,建立线上票据交易平台。通过建立票据综合运作平台,融资企业可以利用网银终端实现自主化的票据管理,例如票据出入池的申请,资金发放情況的查询,以及票据信息的查询等功能。银行可以通过池化融资平台有效盘活票据资源,并实时监控票据情况,进一步发展票据业务。
   4.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面对互联网票据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应当全面梳理当前业务发展的现实以及潜在风险,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细化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实时监测模型,从而进行动态化全方位的票据风险管理。另外,利用互联网发展开发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完善电子票据交易系统的各项功能,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服务,并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最大可能地降低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同时,加强防范外部传导风险,设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风险缓释机制,加强与外部保险公司等三方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呈现从竞争到融合趋势[J].中国银行业,2017(10):25+29.
  [2]施俊兴,曾一村,吴晓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变革[J].上海金融,2013(6):85-87.
  [3]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课题组,肖小和,张蕾.商业银行票据池业务拓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2(1):72-77.
  [4]项燕彪,兰王盛.互联网“票据贷”兴起的缘由及其风险分析[J].浙江金融,2014(5):14-16.
  [5]周锋荣.商业银行须大力拓展票据池业务[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79.
  [6]潘梅,喻诚,耿天舒.新常态下票据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J].农村金融研究,2015(07):21-25.
  [7]史鼎文,王璨,李轩.票据业务联动发展浅析[J].现代金融,2015(8):17-20.
  [8]李鑫.如何破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困局——以票据电子化推进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两个设想[J].当代金融家,2015(8):112-113.
  [9]於小勇.浅谈商业银行开展流量经营的一些思考和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16(9):56-58.
  [10]李伟,李海霞.新常态下加强商业银行票据风险管理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6(12):145-150.
  [11]胡新利.基于银行实务视角下完善票据业务制度的政策建议[J].财务与金融,2018,No.172(02):66-70.
  作者简介:张宇婷(1994.08- ),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53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