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当前工科就业岗位的不断变化,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需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與实践能力,通过构建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切实完善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助推高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如今专业对口已经不是重点的教育理念,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培育方面,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逐步完善,促进人才的多样化发展。
  1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现状
  高等教育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体,理论联系实践是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纵观当前我国高校工科类实践教学情况,能够发现大多数均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仅仅发挥辅助作用,并且高校工科类理论教学体系十分完善,然而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却缺乏重视度,与理论教学体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所以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精准对接。主要体现在缺少清晰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并且当前实践教学缺少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实践教学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2 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工科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除了继续攻读学历之外,大部分毕业生均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业。近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转化运营机制和模式,对于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较强发展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同时还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灵活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工科类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的构建,却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并不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在工作初期通常会面临诸多阻碍,许多实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了解甚微,导致出现不会做也不敢做的现象。针对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当前大部分企业给予的反馈信息,均是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素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此可见,高校工科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所以构建具有较强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使人才适应市场发展形势,提高人才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3.1教学目标体系
  高校工科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目标体系是重要的教学引导,所以应根据办学指导思想而形成具体的目标体系。工业领域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所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化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吸收为自身的思维模式,在实践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进一步拓展。其次,加强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组织多样化的实践训练操作,对于学生的各项技能进行单项训练或多项综合训练,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最后,是注重培育工科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设置社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等多个板块,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为其累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视野,使其能够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例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则需要学生能够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从事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应用与维护等现场复杂工程活动,能够定义、研究和分析复杂问题,设计或开发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案,能够评估复杂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只有不断培育高校工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才能使其在市场产品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并不断创新自身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思维,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形势。
  3.2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需要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内容,进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每个学期实践教学过程中均利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内容能跟随教学内容的演变,注重实践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工科类专业。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实践教学,同时还要组织工科类专业通用技能实习,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在高校工科类专业教学的5-7学期,应为学生设置专业综合实践课,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校工科类专业教学的6~8学期,分别开设毕业设计、创新实践以及工程实践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针对不同教学环节的内容配置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从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逐渐过渡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育工科类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建设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资源,定期开放实验室,不仅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还应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服务,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许多高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所以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不仅包含校内资源,同时还应纳入企业丰富多样的实践资源,使其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3.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一,加强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教学整体效果具有巨大的影响,即使是相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则能够选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为其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鉴于此,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专业化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校应给予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其到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经历。真正到企业实践的过程能够不断开拓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师的思维模式,使其掌握更多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除此之外,高校还应着力打造一支兼职师资队伍,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直接参与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对综合实践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以此作为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优化的重要依据。   第二,加强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設,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设备以及实训场所。高校可以与企业协同进行实践场所的建设和设备引进工作,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综合水平,保障各项实验项目均能够在校内展开,真正促进工科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发展。
  第三,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与当地的制造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引进企业先进的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以此作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质量保障条件。
  3.4教学管理评价体系
  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以及评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评价指标等维度入手,着力打造完善且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在进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实践教学管理的责任分割为高校部分与二级学院部分,高校主要负责根据当前工科类的市场形势以及人才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规划,并进行协调组织和管理,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和实施过程中,高校主要负责质量监督和考核评价。二级学院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承担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完善以及贯彻实施,通过双方协同共同提高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在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三个维度着手,针对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评价方案,对于实践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化考核,并突出实践过程考核的核心地位,采取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融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合理划分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逐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并且与当地的制造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外出实习实践的机会,逐渐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距离,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实践参与积极性,使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工程环境,促进高校工科类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沈记全,原东方.OBE视角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2):52-54.
  [2]  华菊翠.创新创业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7(4):92-96.
  [3]  杨洪涛,王小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6):183-186.
  [4]  江义火,傅龙天,苏荣聪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2018(5):11-14.
  [5]  委福祥,王延庆,刘洪涛等.“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97-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63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