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都在期待一个更完善、更优越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其中内部控制便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单位多项管理工作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稳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环境,给单位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而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也会间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失调。因此,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作用的阐述,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以帮助。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稳定事业单位财务经营目标的方向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包含了单位资金的收支、投融资等一系列工作,这需要事业单位有一个明晰的、合理的管理目标,而且要保证这个目标不会偏离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内部控制便能通过有约束力的管理办法实现这项内容。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顺畅的管理流程和系统化的管理方案,通过对单位实际情况的考察,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效果。因此,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需要受到内部控制工作的约束,从而保证目标与事业单位战略发展计划相符合。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一个明确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的设置要符合单位的工作需要,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可以调控单位工作的有关流程,这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过程,内部控制工作便是中间的权衡者,能够在工作中不断落实各项工作的流程。
  在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也需要一个确定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理念与单位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内部控制目标会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指导,保证单位工作的不断完善。
  (二)保證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
  内部会计控制是直接与财务管理挂钩的管理手段,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进行一定的掌控,故对推动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的监督方面,它能够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模块,并更加深入的剖析财务管理的工作特点,从而有效实现运营体系的系统化。财务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能够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实时运算,显著提供会计核算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现存的问题
  (一)财务与会计界限不明,岗位设置存在问题
  在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管理人员与会计人员的工作界限划分缺乏明确,记账人员、审核人员不是按照规定严格的两批人员,这些人员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有时仅靠道德自觉是无法杜绝一些账面不符的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且会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降低了财务管理质量。许多管理人员也并非一人一岗,甚至出现不相容的岗位仅由一人在岗的情况,财务管理数据已经不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了。同时,这种情况的财务管理反映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错位,甚至完全的缺位。因此,在内部控制工作不合理的情况下,不能仅由财务管理状况判断单位经营的优劣。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工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有效执行,而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则会降低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度在进行编制时即缺少全面性的考察,很多单位仅将内部控制制度归为企业制度很小的一个模块,导致制度编制内容过于笼统,不够详细,而且涉及部分不够广泛,很多内部控制工作可能“无法可依”,这是内部控制制度根源上的弊病,也是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是执行中的问题,一项制度的推行不仅是执行人员的责任,更是被执行者的责任,执行人员工作懈怠,被执行者不够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自然不够明显,显然,两者的默契度不足是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形成体系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督,那么其执行情况、执行效果也就无从得知,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三)预算不规范,内部监督不当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尚停留在传统方面,编制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导致预算管理的预见性较差,难以满足年内资金需求,年中追加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内容时缺乏准确而精密的数据支持,主要通过前一年的收支情况和预算经验进行编制,这样的编制方法会大大降低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预算编制的计划不够严格,也就无法对单位的财务资金进行制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预算编制的干预性较强,很多情况下负责预算的人员需要考虑到领导的因素,预算编制缺乏必要的独立性。此外,监督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功能之一,通过对财务管理内容的监督,单位可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而领导的干预对监督部门的干预,财务人员未能对财务监督持严肃的态度等多种情况是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其原本功效的原因。
  三、关于解决内部控制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审计职能,合理分配岗位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体系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从而合理划分财务与会计的界限。虽然说财务与会计不分家,但是在涉及单位资金管理与流向的问题上,就要确保这两项工作相互分离,从而形成制约与平衡,避免资产流失。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审计小组,通过审计小组的常规工作核查资金管理中的不匹配现象,通过对资金流通数据的分析测算,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异变,降低财务风险。此外,在进行岗位设置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既要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也要避免不相容的岗位由一人兼职的情况。因此,在最初的人员分工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这些情况,按照不同人员的特长进行岗位配置。
  (二)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仅是事业单位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而且能为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指导。一方面,在进行内控控制制度的编制时,需要多方参与,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编制出适合单位发展的制度。同时需要强调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扩大制度编制范围,更详细的描述制度执行的条件和需要执行的情况。另一方面,制度在执行时需要单位的多方配合,力求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尤其是执行者,需要及时、主动的与内部控制涉及部门沟通。而且需要受到监督部门的合理监督,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执行情况、执行效果以及执行中发生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些问题。
  (三)提高预算合理性,健全监督机制
  若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合理的预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单位需要配合财政改革,根据财务部门年内预算指标进行预算的编制,同时需要考察有关财务数据和单位实际的经营情况,避免经验化处理财务预算的编制,在发现超支时及时上报申请预算,并详细记录超支申请的原因及内容,一般来说,合理的预算是不会发生过多次的超支情况,如若发生多次预算超支,则要对预算编制内容和预算的执行进行重新核验。在进行监督机制的构建时,单位领导可以适当放宽权力,促进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单位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当然,此时的权责配置必须要“一对一”,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追责到人并改正缺漏。而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财务监督意识,对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周期性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信号,并做出准备。
  四、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培育出优越的财务管理系统。虽然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文所述加强审计职能,合理分配岗位、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高预算合理性,健全监督机制,从而从不同角度提高管理的可靠性,助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财
  参考文献:
  [1]孙丽霞.加强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11):110-111.
  [2]罗雪红.浅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 (23):271+275.
  [3]赖照容.浅论行政事业单位的多层次人员管理——以深圳行政事業单位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26 (04):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78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