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财务风险识别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锁艳竹

  摘 要:2017年,M企业危机愈演愈烈,从资金断裂、“易到事件”,再到美国裁员、高管调整,其深陷财务危机,高管纷纷离职,面临退市风险。而M企业危机的背后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本案例将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这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来探究M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对一个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影响,进而提出自己对避免此类财务危机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M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危机;控制失效
  引言:最近这些年来,很多上市公司多次由于内部控制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财务造假事件,这些系列事件严重影响了如今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这也导致了很多外界人士对如今的企业管理制度产生怀疑,所以如今的企业管理体系不仅要注重企业的各种盈利能力,还要注重通过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进一步地强化企业价值。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至少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因此管理者在化解危机的时候也可从内控体系出发并纠正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缺陷。
  一、M企业债务危机事件始末
  1.M企业财务危机爆发
   随着M企业的辉煌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效应,但同时内部控制的不合理以及各生态板块间未能统筹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此时的M企业虽然风光无限,但内部已经滋生出很多隐患,且M企业2017年亏损116亿元。
  2.多家子公司爆发资金链危机
   最初,M企业旗下的子公司产生了一系列的财务危机,对供应商产生大量负债。而且M企业下属公司对其供应商也产生相应的应收账款将近20万元,其中,超过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超过8亿元。紧接着M企业的隶属公司的供应商也获得该隶属公司大约2.4%的股份,并成功实现债务重组。
  3.M企业股价大跌,市值蒸发上百亿元
   2016年11月初,该企业股价下降接近15%,因此该企业的市值损失将近130万元。随之而来的是该企业的股价继续下降,12月初的时候股价达到最低值35元。M企业紧急情况之下只能发出停牌的公告。2017年1月中旬,M企业决定复牌并重新进行交易,而当时的股价下降至约34元。这次事件的严重爆发也造成了公司的很大损失,外界人士纷纷对企业产生怀疑。
  4.人民法院开始干预
   2017年6月的时候,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冻结相关银行存款共计人民币12.37亿元。截至2017年7月27日,负责人又受到另一法院依次进行冻结,共计36亿股的数量被冻结,且当时宣称冻结期限为两年,冻结股份数量约占企业总股本的180%;而且当时M企业控股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另一法院冻结数量达到6670万股左右,当时宣称轮候期限也是两年,共占M企业总股本的3.3%左右。
  5.危机爆发致创办人辞职,然而债务问题依旧压力“山大”
   当外界开始将矛头指向创办人时,他并没有继续奋斗,而是选择了“急流勇退”。事实上,虽然他选择辞职了,由于债务问题,M企业多个业务供应商先后向M企业讨说法,且在当时,公开和M企业“撕破脸”的供应商名单不断加大,M企业债务“压力山大”。
  二、M企业概况
  1.基本情况
   M企业一心为打造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且M企业在2010年8月在中国创业板上市作为互联网领域第一家IPO上市的公司,M企业还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M企业创造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M企业成为我国网络用户规模第一的长视频网站,并拥有自己的品牌电视和大型影视公司;乐M企业十几年来持续创新,不断颠覆传统电商企业发展模式,逐步拓展自己的商业范围。其中,M企业云视频平台,已成为同行业最大的云视频平台,M企业成为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开发模式。
  2.M企业深陷危机时的基本财务状况
   毛利润可以反映一个公司大概的经营水平,毛利润水平的高低可以显示该公司在成本水平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从2012年开始,M企业的毛利润处于下降的趋势,当然在2012年时经营毛利润达到41.38%,相比较此时公司还是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水平。但是2013年之后,公司开始成本支出大于收入,公司陆续处于亏损的状态。当然,从营业净利润、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不难看出,当公司营业净利润处于一个比较低水平的时候,说明M企业通过生产获得利润的能力已经没有明显优势了,且那时候公司资产利用率较低就说明经营状态出现了问题,但是公司高管并没有发现并及时解决,致使公司破产。因此M企业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控制能力并不是很好。
  3.M企业当时的偿债状况
   M企业从2012年到2017年的资产负债数据逐年增加,而且都大于了50%,说明这几年财务杠杆比较大,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资产负债率处于40%-60%之间是较为合理的,但是M企业的数据明显超出这个范围,负债率水平太高,且在2017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100%,表明该公司即将破产,而且此时债权人的风险很大,公司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4.M企业债务危机的财务因素分析
   2013年-2016年M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大幅度下降,少数股东损益也是如此,但是很奇怪的是其隶属M企业的净利润却只需呈现增长的趋势现状,2017年M企业存在的少数股东损益发生亏损绝对不是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也容易发现发生的亏损程度愈加攀升,而我们根据这种隐蔽的些微现象就不难发现M企业早就存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存在操纵利润的风险。
  三、M企业财务危机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控制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和是否能有效的实行下去,从侧面来说也会反映出该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问题,我们知道虽然M公司表面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似乎没问题,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个企业进行真正了解之后我们不难会发现M企业的内部控制早就出现风险信号,并没有完全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往往很多时候会出现命令不协调且相互之间会充满矛盾,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程序的实施。而M企業当时内部混乱,各部门一团散沙,各部门缺乏协调发展,则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从而导致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   2.风险评估不到位
   M企业在2016年时的第三季度已经严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财务危机,这三个指标已经显示M企业资金链多项指标已经在警戒线边缘徘徊。但是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也没有及时地解决这场危机的过度负债。
   风险意识极弱的M企业在新形势状况之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早已身处严重的风险警示灯之下,短期看来更是风险愈加明显能判断出来。但是M企业缺少此方面的专业判断能力,更别提企业可以做到在评估风险的时候可以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了。无论是经营状况良好还是经营状况开始产生危机,企业都应严格落实风险评估,避免之后产生财务危机等事件的发生。
   2017年时从M企业经营情况来看的话,不难发现由于M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且其公司的流动性很弱,流动比率只有1.3左右,相比同行业的话,确实落后很多,这些也给M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一系列的问题只会让M企业的经营状况越来越糟,甚至最终难以持续下去。由此种种暴露出来的问题不难发现M企业在风险识别这一块能力太弱,缺陷太多,同时M企业的高管负责人也没有真正担负自己的责任,没有及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因此倒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受企业控制,最终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财务资金问题。
  3.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薄弱
   控制活动就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谈起M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可能外界人士看来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在内部控制的完善方面做得挺好的,但是很多职位,包括董事会等机构都形同虚设,没有真正起到企业内该有的有效牵制上级的作用,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当一个大股东实现高度集权之后都会导致企业内部职责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容易产生一系列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M企业就是如此,企业被一部分人控制,因而实现高度集权,而如此的职责分配,突出了其中心领导权力,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这部分集权者全部集中在了其一个人手中,其总是一意孤行,且过度地追求产业现代化潮流,这样致使最后企业的实力不但没有提高,而且最终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致使公司深陷债务危机之中。
  4.信息披露不规范
   理想的内部控制要求公司中所有的人员都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相互的关系,同时也要时常注意与公司外部团体,如客户、监管机构、供应商以及股东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一个企业如果长时间出现巨额的拖欠款等情况将会阻碍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据悉当时M企业的对外拖欠款总共高达16亿元,甚至有些单笔金额就达到3亿元左右,我们只要花點心思想想便可以知道,一个企业对外负债如此之高却没有采取任何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可想而知M公司的信息与沟通方面也存在重大的缺陷,总之还是内部控制失衡,没有有效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导致信息沟通交流方面出现危机,进而导致难以收场的债务危机。
  5.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M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很多职权的划分只是属于理论上的划分,而真正实践上形同虚设。M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职权就并没有完全地划分开来,当时的M企业由于审计部门人员极少,因此这就给该企业带来很大的漏洞,人员的缺少带来的就是一人多职的结果,且审计工作也无法完全地进行展开,无法进行完整地对该企业进行总体财务审核。这种种现象已经完美地把M企业曾经的辉煌打破,M企业的制度监督存在很大的漏洞,表现在以上提出的工作极大程度上的缺失,其次就是缺乏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有重要问题记录的底稿,以至于最终内部审计无法查出资金的挪用问题。
  四、M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对策及建议
  1.内部环境方面
   从内部环境方面来考虑的话,M企业应该兼顾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的组织架构问题,对该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为企业内的工作组织人员提供更好的内部环境,遵循高效原则的同时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对该企业的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将人员控制合理化,在审计部门等重要部门的人员不能以少为便,要做到公司管理人员精简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未来、市场未来走向以及发展状况。我们要知道,每个企业都不能和内部控制相脱节,要实现公司高效治理就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立足企业发展状况做出合理化的决策,适当定期的对本企业内控进行整改,注重企业内部控制战略实施,同时还应合理分配好相应职位的职责和权利,避免有关部门形同虚设的情况出现。
  2.风险评估方面
   在风险评估方面,M企业应该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和实施。一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心里,当然,做好风险评估,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更何况M企业作为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一切风险有预知。M企业可以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自身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自身企业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问题,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3.控制活动方面
   每个企业都应该基于自身企业发展状况并联系当前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比较符合自身企业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各个岗位进行合理分配与控制,保证职责分工明确并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权责,这样的决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集权者产生牵制作用,保证公司有效运行,建立决策机制,防止个人独断,把握不同时候危机发生的概率和面临各种风险时的对策,有效避免决策的盲目性等。
  4.信息与沟通方面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不断开拓各种信息交流渠道。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企业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平时做好相应的信息与沟通交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能够帮助自身企业获得更多的可用资源和真正的企业价值,为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建立起完美的沟通桥梁。当然,企业还需要对信息的来源渠道进行有效的管理记录,做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强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帮助相关决策者做出更积极合理化的决策内容。
  5.内部控制监督方面
   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在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最后一关,通过内部控制监督还可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自身出现的一系列漏洞。M企业应当适当授予内审人员足够权限,鼓励大家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漏洞,对公司各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吸纳关系的内部审计标准和内部审计指引,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审计过程中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并可适当考虑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机制。
  五、结语
   M企业突然于2016年开始“乐”不起来,从曾经辉煌一时到深陷危机,其遭遇并非偶然事件,而是由于其高管层迅速盲目扩张业务,企业资金却无法对该多元化战略做出长久支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M企业2017年的此次财务危机也给其他类似企业敲醒了警钟,如果不及时调整并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战略计划,很可能也会遭遇财务危机。在如今过度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无论大、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谋发展的时候都应该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增强对财务风险的把控。
  参考文献:
  [1]赵天琪.基于COSO五要素对獐子岛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的分析[J].知识经济,2017(08).
  [2]马悦.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研究海底捞的管理模式[J].财经界,2016(08).
  [3]陈云峰,潘宇.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浅析——以A企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
  [4]张艳芬.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6).
  作者简介:锁艳竹(1999.11- ),女,回族,云南昭通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公司企业战略与风险评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86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