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轶聪 刘海天

摘 要: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逐年扩张,当前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要求已经从“重数量,轻质量”转变为提质增效,为此教育部强调高校应逐步实施对来华留学生与我国学生采取趋同化管理。“趋同化”管理已成为当下来华留学生管理的普遍共识,大部分高校也已摒弃了针对留学生的区别管理,但是在趋同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面临了不少问题和实施困境,文章从多方面总结并分析了趋同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以期促进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趋同化管理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治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8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要着眼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就要求高校积极提升教育国际交流,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完成学校治理制度和教育教学国际化,立足本土本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跨文化素养,推进教育国际化新格局。

2015年,国务院印发出台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明确提出要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高水平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提升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与服务我国外交、提升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密不可分;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也将助力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本文首先介绍在高校建设“双一流”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从学校、政策、留学生自身因素等多个角度总结了高校在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上面各方面的改进途径,促进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从严要求的基本出发点,提升全校相关管理及其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重视制度建设和教学培养的国际化,提升全体学生国际化和专业素养,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新格局。

一、“双一流”背景下来华留学趋同化管理工作概况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出台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要求提高对优秀外籍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不仅能够助力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也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我国外交大局。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与我国学生采取趋同化管理和服务。但是自我国接收来华留学生起,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一直被大众和媒体密切关注,个别留学生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引起引起社会舆论风波。2017年3月20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公布了42号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进行留学生的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确保所招收学生符合学校入学标准,依法依规加强管理;2018年9月3日,教育部印发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招收、培养、汉语水平和趋同化管理提出了要求。此外,高校也应加强学校在来华留学生培养方面的顶层设计,统筹校内资源,针对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教育改革机制,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如梳理并修订来华留学生招收录取、教学培养、管理等各项制度,提升学校国际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结合学校办学特点,突出专业特色,积极打造来华留学教育的精品课程,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积极服务于国际化教育事业,参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二、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软硬件设施不完备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备,如基础设施无英文标语、教务系统只有中文操作页面,这些都给大部分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障碍。这种不完善导致学生过渡依赖留学生辅导员,寄希望于學校可以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对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学校的各项要求,而是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人文关怀及帮扶,使其尽快融入我国高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水到渠成地能够按照统一的要求完成学业,为学校来华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校留学生管理机制待完善

高校关于留学生的全面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留学生工作始终没有真正纳入学校学生整体工作,需要从学校层面梳理统筹相关管理事务,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制定符合当下教育规律和契合实际的管理制度。

大部分高校将负责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单位设定为国际处或国际教育学院,但是与此同时留学生各个培养、教学等环节由各相关教学学院负责,这种归口的管理模式使留学生管理从其他职能部门剥离;而且这种管理容易使留学生在心理上觉得难以融入中国学生班级集体,并且由于教学学院只负责学生教学和培养,因此教学学院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忽视留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与之对应的是,职能部门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对于留学生的学业学习、培养进度等问题也缺乏及时响应与监督。

(三)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困境

由于多数留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对我国的了解仅仅通过媒体报道或影视作品,对我国的社会文化和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学生入学初期,面临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转变以及教育管理上的差异,加之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冲击都直接影响其的学习生活。部分留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汉语水平较差,在学习上无法跟上同班中国学生的进度的同时,也给其与中国学生的交往甚至学校生活带来障碍。虽然学校对留学生采取趋同化管理方式,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根基和价值观碰撞下,留学生融入学校班级集体生活时难免会出现消极心理。

(四)奖学金管理政策有待优化

中国政府设立奖学金,通过资助世界各国优秀学生、教师、学者到中国高校学习或进修,旨在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加强国际交往和文化传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部委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hinese Scholarships Council,简称CSC)负责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招生录取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至今,中国已有289所高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接收院校承担其培养和管理工作,学科门类覆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

中国政府奖学金也是媒体和民众较为关心的问题,与其他省(市)级、校级奖学金不同,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期限覆盖学生在华全时段的学习,留学生在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后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特别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会委托各高校开展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工作,而高校依照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所制定的评审要求比较宽松,例如,在学生年度考核不合格、违反校规校纪的情况下才可能被中止或取消奖学金;取消奖学金在留学生心里等同于校内警告或处分,通过年度评审也不再是学业优秀的象征,使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无法发挥正面激励效应,也不利于学校“趋同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议高校进一步规范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工作。

三、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留学生管理机制

应当建立校级跨部门的全面沟通机制,发挥综合管理的合力作用,切实有效地完成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等工作。同时,通过对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整体梳理,发现目前学校部分来华留学管理工作尚需精细化。而且,当针对当前多重交叉管理带来的不足,应建立多部门的例行联动机制与突发情况响应,定期相互通气,共同做好来华学生的培养工作。

(二)优化生源建构,提质增效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使招生推广、宣传、咨询、录取全部信息化流程化,保障招生流程畅通,让外国申请者从网络信息平台上就能全方位了解学校各项目的相关资讯,如课程、培养要求、师资队伍介绍等;另一方面,虽然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各高校建设“双一流”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应盲目追求扩大招生数量提高国际化水平而忽略生源质量,降低录取招收的条件。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应意识到培养高质量来华留学生在“双一流”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对于来华留学生,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严把录取关,努力招收和吸引高层次、高质量的国外留学生源来华学习和进修,为高校“双一流”的建设作出切实贡献。学校应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42号《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教外﹝2018〕50号《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和教外来﹝2009〕83号《教育部关于规范我国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严格的来华留学生入学标准及审核流程,依照学校国际化发展政策通盘考虑后制定招生计划和宣传计划。学校应在招生阶段详细审查学生报名资格、汉语水平证书、最高学历证明、成绩单、护照信息和出入境记录等资料,对申请者采取组织统一入学测试及网络面试。保证尽量全面了解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及个人家庭情况等信息;力求招收的留学生素质、能力条件要和我国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学术能力更为优秀。

(三)加强特色人才培养

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应符合新时代要求和需求,注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积极培养了解中国国情,理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跨国使者,服务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国际人才的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来华学历生培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招贤纳士,优化队伍结构,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特色优势明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为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的有力保障。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及时完善和优化现有培养方案,學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首先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关于人才培养、学位授予等文件要求,同时立足专业特色并兼顾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理念。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结合优势学科,凝练特色教学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各培养单位、职能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强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时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在进一步强化趋同管理的同时,适当考虑留学生合理的差异化培养。

(四)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桥梁,打造文化品牌

学校应注重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举办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实现跨文化交流、理解与认同,引导来华留学生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如定期举办中外文化节,旨在为来华留学生搭建展示本国文化的平台,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桥梁,推动校园文化繁荣,营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国际文化节涵盖中外文化展(文化节开幕式)、美食文化节、体育友谊赛和文艺晚会等诸多环节。文化节开幕式可以展台形式让中外学生展示本国和地区的风土人情;美食文化节可由学生自行制作特色美食供师生品尝;体育友谊赛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在游戏和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增进彼此友谊;文艺晚会上中外学生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

其次,通过开展多元文化体验活动与中国国情教育,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知华友华人才。鼓励留学生参加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第二课堂”等实践类活动,如在课堂以外,定期开展书法、茶艺、剪纸等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与汉语语言实践活动,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增进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增进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学生集体。

另外,学校应重视学生社团组织在留学生中的作用,鼓励留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学生间的交流,学校也可设置小语种课堂项目,通过让留学生们向中国同学教授自己的母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创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而加深中外学生间的友谊。

(五)注重新生教育,解决跨文化适应

为帮助来华留学生在入学后熟悉学校,尽快适应中国高校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了完善管理规章,切实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学校应设计一套丰富有效的入学教育方案,内容应涵盖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方面内容。在规章制度方面,应就校规校纪、学院行政管理制度、移民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向留学生新生进行讲解;在培养方面,应给新生指明选课、培养方案制定、毕业要求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贴别是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留学生就诚信原则、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重点宣讲,使学生在一入学就能够对培养方案、选课流程、学分要求、学术规范、毕业流程等方面具有正确认识,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各个培养环节;在校园生活方面,学校可采用中英文学生手册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校规校纪、学术规范等内容,并着重在校生活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校园服务与设施、校园住宿、网络通信、安全提示等内容,为学生们尽快适应在华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以通过老生代表的宣讲和座谈等形式为新生介绍在华的生活经验,从来华留学生学生本人的角度,为新生们提供更全面和更具有针对性的信息。

(六)提高留学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通过调研一些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与服务,我们发现部分留学生管理干部和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影响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需要管理部门与具体负责教师进一步总结相关管理工作,提高留学生管理干部和留学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及时修订相关制度,补足管理细则,优化管理机制。学校应为留学生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总之,在我国对外形势复杂的新时期,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对于来华留学工作,将坚持趋同化管理,从严要求的基本出发点,提升全校相关管理及其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及时跟进留学生相关案事件的处理,防止并及时处理相关舆情。定期梳理可能产生“超国民”待遇的教育管理环节进行了梳理,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工作方案。

四、总结与讨论

在“雙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提升来华留学生质量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化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逐年增长的留学生数量,提质增效是当前发展阶段各高校来华留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趋同化管理是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和高校的国际声誉的关键措施。高校应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来华留学发展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格规范管理。

为此,本文总结了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高校应以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基础,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留学生管理部门的趋同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内环境。同时应当建立校级的联动机制,坚持内外平等原则,稳步实现来华留学生趋同管理。在此过程中,既不能以牺牲教育培养质量而放松管理助长留学生的特权思想,也不能过于追求短期内表面上的趋同化管理,而忽视来华留学生在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要求学校既要一视同仁,又要看到差异;通过不断探索,学校从教育国际化、师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等方面,全方位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注重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关注留学生管理人员及辅导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并建立有效机制及时沟通各方解决趋同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晋浩天.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N].光明日报,2019.7.21(4)

[2] 姜朝晖.留学生教育如何提质增效[N].环球时报,2020.1.7(14)

[3] 汤妩艳.来华留学生教育治理:困境、模式与出路[J].法学论坛,2020(1)

[4] 安亚伦,曾燕萍,段世飞.“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来华留学教育:意义、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2)

(作者单位:邓轶聪,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8;刘海天,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作者简介:邓轶聪,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来华留学生管理。]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0647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