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赟

摘 要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民营企业管理中尤为重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并有效地执行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生存和发展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分析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想要经营成功并长久发展,如何在机遇面前迎接挑战,设计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地執行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国家政策支持积极向好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当抓住机遇,加强并完善内控管理,增加自身实力,以获得长效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民营企业内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内控管理观念较为薄弱导致其内控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据《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6-2017)》,我国仅有不到2成的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确定并严格执行了完善的内控管理;超6成的民营企业,只是建立了内控管理体系,但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还有接近2成的民营企业根本就没内控管理体系。可见,内控管理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的发展不容乐观。

(一)内控管理的意识薄弱

目前,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其内控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良好内控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从而在制度建立、经营发展、日常管理、未来发展中都鲜见内控管理的身影,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在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下,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创造理想的内部控制环境已是刻不容缓。如果管理者不能从意识上重视起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执行环境,这必然使企业的经营出现困境、甚至走向倒闭,自然就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内控管理体系设置不合理

基于民营企业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具体表现包括:

1.组织结构失衡。大多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就是经营者,所有权和管理权过于集中,“一人专制”、“一言堂”的管理思维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治理层制约、监控管理层职能丧失。有效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科学管理模式的引入更无从谈起。这也必将削弱民营企业预测、防范风险能力,不利于民营企业的长久发展。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的设计与建立自然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

2.企业管理随意。在家族背景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多数是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经营管理和企业运作,管理上的随意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导致管理混乱、不严谨。部门间没有有效的协调,业务运行失调,甚至企业的正常运转都受到严重影响。

3.内控管理人才匮乏。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内控管理体系,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采取高效的管理模式。一些大型民营企业虽然配备有内控管理人员,但其内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还较为薄弱,无法承担设计和执行内控管理体系的能力,这也制约着内控管理科学合理的设置和运行。

(三)内控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

有些民营企业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控管理之上、企业信息系统的断流、内控管理财务化等等问题,使得即使有了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也很难使其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职能。

1.管理者凌驾于内控管理之上。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管理使其家庭成员、好友,往往掌管着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岗位。在涉及一些利益冲突的经营决策和人员配备时,无法做到按制度管人做事。在多数民营企业中,管理者凌驾于内控管理之上的状况是一种常态。管理者作为内部控制的制定者,但同时也成为内控管理执行过程中的第一破坏者,使得内控管理体系形同虚设,无法得到完整执行。

2.企业信息系统不完善。想要有效的执行内控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必不可少。然而,多数民营企业信息系统中,内控管理信息流与业务管理信息流没有形成对接,出现断流。比如: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就没有很好地实现业财融合,这必将阻碍内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内控管理较为片面。内控管理,根据其作用范围大体包含两个方面,即: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大多的民营企业其最初的内控管理就是从内部会计控制为起点的。所以也就被简单地认为,内控管理就内部会计控制,而将其内控管理的职能归属到财务部门。这种内部控制范围的混淆,直接的结果就是将企业的内控管理陷入了纸上谈兵的境地,财务部门也根本无力将内控管理有效地执行,这也必然造成内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的协调不足和效率低下。

(四)内审监督机构职能弱化

内控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离不开独立的运行良好的内审监督机构。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得好坏,对内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现有法规并未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做强制性要求。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在组织架构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内审监督机构,有些即使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也仅限于对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内控管理的审计监督根本没有涉及或涉足很少。更有些企业将内审监督机构直接隶属于财务部,其独立性和职能完全被忽视或弱化。内审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得不到保障,内审监督职责没有被明确,内审机构作为内部控制监督的职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的优势更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关于民营企业内控制度设计与执行的一些建议

为了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针对其内控管理制度在设计与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民营企业应当从自身情况出发,设计建立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并有效地执行,从而达到改善内控管理效果,以实现自身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加强内控管理意识

对于企业的内控意识薄弱问题,要建立起企业整体的内控管理意识,树立起全员内控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讲,一是要加强管理层的内控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者对建立与执行内控管理的重视。作为内控管理的倡导者和制定者,从最上层的角度为企业设计、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强基层员工的内控意识。通过管理层对内控管理的具体执行不断向基层员工传递内控管理意识,同时通过不定期讲座以及定期的学习周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其对内控管理的关注,遵守和维护内控管理,从而形成全员内控管理的企业文化。

(二)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内控管理不科学,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的状况,民营企业应当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制度化、高素质人才引进等几个方面,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营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作好环境准备。

1.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组织结构。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企业的长效运行注入新的生机,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规范化的治理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同时降低经营风险,并为健全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建立起组织结构基础。

2.加强制度化建设。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应当从其自身局限中抽身出来,摈弃“一人专制”落后观念,以强化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建立起以内控管理为导向的科学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管理带到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上,为自身能力的成长和企业长效的发展注入新能量。

3.引进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建设上,民营企业要有大局观念,重视企业管理、内控管理等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内控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领域和职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稀缺是现实。民营企业要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加入和培养创造条件,从人才准备方面推进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内控管理体系的执行上,强化制度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内控管理全面化,将规范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执行真正落到实处。

1.强化制度刚性。在企业管理制度化的基础上,以“操作细则”、“流程图”等各种图文形式将内控管理体系流程化、制度化,使内控管理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执行、评价、激励机制,杜绝管理者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现象,从而激发员工遵从内控管理的信心和热情。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應链计划)等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并得到流畅的运行和沟通,形成业务经营、信息共享、内控管理三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内控管理的固化效果,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科学化管理优势。

3.注重内控管理的全面化。从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内部控制职能出发点,拓展经营者的管理思维,将内控管理向每个业务领域、每个职能机构,每个员工延伸,从而真正实现内控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四)加强内审机构的地位和职能

从内审机构的设立上保持内审机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确保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的互相独立。特别要独立于财务部,避免内审人员身兼多职、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要规范内审机构的职责,强化内审工作、加强内审职责规划,充分发挥内审职能,形成督促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执行力度和职能优化机制。

四、结语

目前,在我国大力减税减负的税收政策下,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用管理模式,民营企业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并得到有效执行,必将有助于民营企业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保持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成都华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赵瑞杰,赵里曼.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23(4):65-67.

[2] 郑雪舰.中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9(2):258-261.

[3] 袁洪涛.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漏洞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8(11):396-3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0825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