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郝栋梁 孟昭爱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2.011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2-00-02

0 引 言

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概念虽然得到了重视,且各行政事业单位也在积极落实此概念,但实际上依旧有很多单位不了解管理会计,导致相关工作开展进度较慢,会计岗位依然具有传统职能特征。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推动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是相关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新政府制度下管理会计概述

1.1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被描述为“能通过传统会计工作,对主体(行政事业单位或所属组织)运作进行判断得出现状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要求,由此解决问题,推动主体不断完善、优化”。因此,管理会计的职能大体可以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主体财政统计、财政信息分析、财政信息分析成果反馈,本文对这3个部分的职能进行分析。

1.1.1 主体财政统计

在管理会计工作初期阶段,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搜集相关财政信息,如财务总额、项目资金需要、资金动向、资金管控人、资金消耗情况等,随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合,确保所有财政信息层次分明,且相互对应。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统计工作能够让后续信息分析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信息分析成果的质量,即统计工作成果能够为信息分析工作提供分析方向、分析逻辑,可以将其视为信息分析工作的“脉络”,因此该项职能与对应工作需要得到重视。

1.1.2 财政信息分析

根据主体财政统计成果,管理会计需要进行财政信息分析,分析过程中要紧抓主体财政战略方向,同时遵循“财政安全”“财政稳定”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即假设某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财政战略目标是建设某工程项目,管理会计要针对该项目的财政信息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要重点排查威胁财政信息安全、稳定的因素,如财政需求是否与财政支出完全匹配,如果不匹配就说明财政信息存在危险因素。当发现财政信息存在危险因素后,管理会计人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旨在找到危险因素的源头,最后采用对应管理方法进行治理,由此初步体现管理职能。

1.1.3 财政信息分析成果反馈

在财政信息分析成果基础上,会计人员对危险因素的治理行为就是管理职能的一种体现,除了这种体现外,管理职能还体现在成果反馈上。即当管理会计治理了危险因素后,要意识到危险因素可能会“卷土重来”,这时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就有必要对当前财务运作进行管理与改革,由此提出管理要求,此举可以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与爆发,确保主体财政安全、稳定。

1.2 管理会计的优势

本文将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对比,由此分析管理会计的优势。

1.2.1 问题治理效率对比

在传统会计或管理会计岗位上始终存在影响财政安全、稳定性的问题,因此两者都有责任治理问题,同时注重治理效率。但传统会计与问题治理之间是间接关系,即传统会计不会刻意发现财政信息的问题,只是统计的信息交给高层进行分析、管理,因此传统会计并不会直接对问题进行治理,但这一过程占用一定时间,导致问题治理效率变慢。管理会计与问题治理是直接关系,能更快地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在问题治理效率上占有优势。

1.2.2 财政运作可控性对比

会计岗位是为了控制财政运作设立的岗位,这一点在传统会计与管理会计上是一样的,但传统会计在控制过程中没有“实权”,需要通过他人之手实现财政控制,而多数情况下,其他人的财政管理水平有限,缺乏专业意识,可能导致管理手段不完整,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说明财政运作可控性不强。但反观管理会计,因为其具有管理权利,可以直接对财政运作进行控制,所以借助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意识,能够全面把控财政运作。对比可知,管理会计下的财政运作可控性更强。

2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分化

职能分化指管理会计岗位的会计职能与管理职能存在分离现象,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浮于表面,难以落实,但这种现象在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非常普遍。即管理会计的落实代表了相关工作人员拥有了管理权,而这一部分权力非常重要,如果应用不当会给单位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会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并设立普通管理会计岗位与部门管理岗位。这一条件下,普通会计岗位与传统会计的工作职能一样,管理职能完全交由部门管理岗位负责,造成了职能分化问题,而这种职能架构与传统会计职能运作相同,管理会计实施未能深入。造成企业职能分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单位高层不信任普通管理会计人员,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目的做出以上行为,这种行为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是不可取的,要加以改正。

2.2 财务内控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体现在单位内部,因此需要建设对应的财务内控制度,以保障管理会计工作的正确性。但根据相关案例可知,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容制度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内控制度与管理会计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无法为日常工作提供全面支撑,导致管理成功、不完整;②内控制度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单位内未设立审计部门把控内控过程,或者审计部门人员就是单位高层,而高层审计专业水平不足,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2.3 项目资金控制标准化不足

项目资金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非常重视的内容,主要由管理会计岗位负责,因此为了保障项目资金控制的质量,单位高层应建立控制标准,要求管理会计岗位以标准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管理会计提出的要求。但事实上,现代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管理会计岗位,却并没有提出岗位标准要求,导致项目资金控制完全依赖管理会计人员的经验与主观理解,这样得出来的成果是缺乏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3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策略

3.1 加强岗位职能完整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自身对管理会计岗位的认知,意识到该岗位的全部职能与职能完整的重要性,由此设立管理会计岗位。其次,在管理会计岗位实施过程中,为了保障岗位职能完整,必须建立一个对应的管理制度,即专门针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存在能够让单位高层更信任管理岗位人员,由此做到“放权”,同时兼顾管理会计岗位的完整职能,避免职能分化的现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管理会计岗位的管理制度,必须包括处罚机制与激励机制,其中,前者是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岗位对自身工作的重视设立的,后者是为了让该岗位人员接受管理,并激发其自控意识设立的。

3.2 财务内控完善策略

针对财务内控不完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两种管控策略,分别为加大内控力度、强化内控监督能效。

3.2.1 加大内控力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施中内控制度与管理会计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所以客观上内控力度不足,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以会议形式规划管理会计在单位内的职能范围,围绕规划成果对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工作中的所有需求。其次,围绕需求对单位领导层等进行培训,让参与培训者意识到管理会计内控的重要性,由此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业务环境。最后,针对实际需求,在业务环境基础上扩张内控制度范围,要求内控制度全面覆盖实际需求,为管理会计岗位提供支撑。此外,关于加大内控力度中的“良好管理会计业务环境”,代表了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执行时的便捷性,因此,本文建议采用数字化手段来构建这一环境,利用数字化手段的信息传输功能保障管理会计随时与其他人员沟通,以获取对应信息。

3.2.2 强化内控监督能效

考虑到某些管理会计岗位人员可能会做出“违规行为”,导致单位财政、形象受损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控监督工作,重点强化内控监督能效。首先,在单位内必须设立审计部门,该部门工作人员与管理会计人员对接,审查其工作行为与工作成果,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由此保障单位财政安全。其次,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他们的专业水平与工作经验,不能盲目地仅由单位高层负责这项工作,要做到所有审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3 项目资金控制标准化实施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成立专业的管理会计小组,重点把控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与工作经验。其次,行政单位在项目开展之前,必须针对项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专属该项目的资金控制标准,要求管理会计小组依照标准开展工作。最后,结合内控制度,全面把控管理会计小组的工作行为,以保障项目资金控制标准化成功实施,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岗位职能。此外,如果单位在管理会计岗位上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则建议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由此進行“管理会计岗位人才再教育”工作,最终达到目的。

4 结 语

根据管理会计岗位职能表现可知,与传统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较大优势,因此“传统会计朝管理会计转变”是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开展的工作。但为了保障岗位更快、更好地进行转变,本文分析了实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推动管理会计全面落实。

主要参考文献

[1]关颖.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6(22):11-12.

[2]郭永清,朱丹,李扣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调查研究[J].新会计,2016(9):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0827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