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难点与优化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静征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冲击,竞争日趋加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重组和整合的命运,就制造企业资产情况来看,其资产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却呈下滑趋势。因此,要突破困境,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经营目标,加强成本控制成为制造企业的必要之选。本文主要围绕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展开论述,基于成本管控的难点,分析成本控制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难点

一、引言

成本控制是企業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拓展利润空间,降本增效,在减少无效支出的同时加大对增值环节的投入,如此可以促使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难点解析

现如今,在多元化、分工细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竞争模式,如技术竞争、人才竞争、成本竞争等。随着市场的同质化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渐弱化,人才优势也不再凸显,而这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要推动企业长效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成本管控尤为关键。然而当前制造企业实施成本控制仍存在阻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一)成本管控主观能动性不强

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更关注显性效益,对于成本管控的价值性则重视度不高。例如,企业管理层更倾向于新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额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等,而对于各环节的成本压降并未过多关注,只着眼于业务效益,而忽视成本效益。部分管理人员片面认为“开源”是关键,“节流”收效甚微,因此对于推动成本管控缺乏积极性,由此导致全员缺乏成本意识。

(二)成本控制缺乏系统性

制造企业要推动成本控制落地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战略层面、管理层决策层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和规划。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制造企业对于成本控制只停留在下指标,即实施限额管理,如要求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多少、财务费用下降多少,而对于如何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如何合理压缩财务费用,却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方案,导致成本控制趋于表面化。

(三)未建立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统

成本信息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是制造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当前,部分制造企业尚未引入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本数据的筛选、收集、分析等主要依赖于事后归集和事后核算,而事后分析往往只能反映制造企业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的成本问题,如成本虚增等,即只能揭露现象,不能解决问题,无法起到事前成本控制的效果。此外,制造企业内部缺乏兼容性、共享性的成本信息系统,成本信息无法在各部门之间实现实时共享、传输,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成本分析滞后,无法有效指导决策。

三、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精益成本控制思维

加强成本控制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粗放型成本管理认知。制造企业要从纵向和横向层面拓展成本管控空间,在传统的成本管控思想导向下,企业将成本控制局限于生产环节,一味地通过压缩人工成本、降低材料成本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这种成本控制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制造企业应将成本控制从单一生产环节向全价值链环节延伸,向外可以延伸至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向内可以延伸至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立足于全价值链环节挖掘成本潜力,可以在降低无效成本投入的同时发挥增值效应。

(二)制订科学的成本控制规划

制造企业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预测成本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成本规划。基于实现发展目标要求和利润达标要求,制造企业可以对当前的资源持有量情况、产品价格信息、成本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分析,设定科学的目标成本,制订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案。在设定目标成本时,制造企业要对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评估,以销售为导向,预测成本最高限额,再进一步将成本细化分解至产品的研发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联动各部门共同降低成本消耗,以确保目标实现;与此同时,应重视将虚拟核算从生产环节向产品研发设计、市场销售等环节拓展延伸。在测算目标成本过程中,应基于“期望售价—目标利润”来计算,将销售单价、销售营收、生产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设计成本、净利润、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要素均纳入预测范畴。此外,制造企业应采取“全员成本管理法”,通过目标成本分解的方式,将成本控制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并与奖惩机制挂钩,以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注重产品设计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属于制造企业产品形成的起始环节,加强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对于实现成本管控目标尤为关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设计环节的成本难以量化,不能直接呈现在产品中,因此常被管理人员忽视。在新产品研发设计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研发部门应在立项之前开展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预测新产品推出后的市场响应度和接受度,预测市场销量,评估是否具有可行性,如若可行,则确定研发项目,制订项目研发设计方案。出于成本控制考量,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考虑材料、工艺方法、工艺装备等要素,研发要实现的目标是在保障开发产品功能、性能、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降低材料成本(选择可替代材料)、优化工艺流程等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强化材料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重视供应商选择,在筛选材料供应商过程中,企业要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质量、供应商资质、供货能力等内容,不能仅仅关注成本,而忽视质量,在多方考量的基础上择优择近选择;为避免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议价被动,可以选择多家供应商,建立供应商名录。为确保达到最佳采购效果,在采购议价抑或是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可以由财务部门、质控部门、技术部门等共同参与,以增强价格压降的主动性,确保采购合同合法合规。第二,科学设置安全库存量,库存过多容易增加占用成本,库存过少则不利于研发、生产的持续性,因此制造企业应联动多部门,精准预测生产预算,推测产品销售量,分析采购周期,适时灵活地调整库存量。

(五)加强生产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应做好投料控制、工时控制。首先,设计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生产流程,减少无效繁琐环节,可以以设计图为基础,分析生产工艺,准确评估生产消耗定额,并据此测算出合理的投料标准额,严格控制投料量。其次,设立生产监督岗,制造企业应在生产车间设立监督岗位,主要负责对生产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避免材料滥用,增加无效成本,车间监督人员要定期分析材料消耗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最后,做好工时控制,通过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设备操作熟练度;同时,车间负责人应做好人员配置工作,通过分析生产订单情况、生产设备持有情况,对车间员工的劳动定额设置、工时安排、出勤率等进行合理筹划,以提升生产水平。

四、结语

制造业是强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必须积极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制造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业务拓展,还应加强成本控制,以合理的成本压降提升生产价值,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海霞.加工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优化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0):56-57.

[2]张玉洁.浅析中小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20(3):50-52.

[3]张秋扬.管理会计视角下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2):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1481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