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文科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晓梅 高倩倩 尹今格

   摘 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旨归。新文科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达成这一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主动学习调整,更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范式合理引导。教师要立足时代背景,紧跟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情景分析,增强课程设计对现实问题的反映能力;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注重课程设计目标、过程、测评的一致性,突破传统拼接式模块教学范式向讲授、体验、反思为主的全方面主动性教学转变;同时,还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设计深度融合,全方位、综合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文科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范式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185-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才的培养,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文科人才培养现状面临着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改革创新明显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固化陈旧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对于文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显的尤为重要。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什么是新文科?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2]。新文科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上来。对于新文科的建设理念必须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进行理解,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扩大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新文科是我国文科人才培养的新尝[3]。而教师在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将学生和教师进行连接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增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提升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范式改革是新文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进行适时调整,以一致性为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培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改善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二、传统教学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范畴来看,存在两种教学范式。一种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范式,该教学范式强调教师在知识与技能传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世界教育史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种是以学生兴趣培养、潜力挖掘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范式,该教学范式强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辅助的作用。
   长期以来,本科教学建构出一套“以讲授为基础”的“知识传授范式”。这套范式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以知识与技能传递为主”,围绕固定教材,以讲授为手段,最终考察知识点的掌握,整个过程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非学生能力的培养[4]。这种教学范式存在以下特征:采用预订的课程、以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对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对课程考核采用统一标准、并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对教师也常抱怀疑态度;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投入不足,学习效果差[5]。在该教学范式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一致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存在随意性,造成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二是教学活动枯燥单一,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存在的专业基础差别,让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学;三是“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造成学生学习当中重结果轻过程,在考核标准设计上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四是教师教学内容郁于课本内容,局限在授课老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下,内容多、体系散、讲解空,不变的课程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难以适应信息膨胀、适应新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知识爆炸和科技突飞猛进的年代,传统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有限的课时安排、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僵化的课程结构安排以及单一的考核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难以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人才的培养核心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根据需要整合自身的知识系统进行创新。在此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开始受到追捧。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
   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在1969年《自由学习》一书中罗杰斯指出,学习“不是将无助的个体牢牢地绑在凳子上,在他们脑子里塞满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得不到结果的、愚蠢的、很快就会被忘记的东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学生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些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6]。”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学习和个人潜力的发挥。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探索和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教育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寻求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求知。在这种教学范式下,高等院校和教师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和使命,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并有所收获,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对于传统教学范式的颠覆必将带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根本性变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2628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