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高”背景下运用绩效指导加强高职院校预算执行管理的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洁

  【摘要】“双高计划”是强化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据“双高计划”建设的总体要求,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调整支持资金的重要依据,因此,引入绩效指导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实行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双监控”,有利于保障绩效评价结果,落实“双高计划”建设的主体责任,助力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文章首先分析了加强绩效指导下的预算执行管理在争取“双高”建设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校财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然后总结了目前各建设院校在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预算执行控制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监控“两张皮”、监控结果应用不到位等问题;最后从加强预算控制与绩效监控协同落实、完善预算绩效目标体系、实现事中监控全覆w、注重预算执行监控结果应用以及加强信息化技术保障等方面探讨完善事中控制的改进措施,加强绩效指导下的预算执行管理,及时纠偏,为推动实现预算目标及“双高计划”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双高计划;预算执行;绩效目标
  【中图分类号】F812.3
  2019年启动实施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据“双高计划”建设的总体要求,绩效评价结果将成为决定建设项目资金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因此,各院校需不断强化绩效在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引导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执行管理是高职院校保障实现预算目标、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1],2019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央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落实绩效指导的预算执行管理奠定了基础。绩效指导下的预算执行管理要求单位在事中控制过程中牢记绩效理念,不仅要控制预算执行的进度和范围,还需要通过预算执行中的监控纠偏等手段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即完成对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双监控”,兼顾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加强对重点事项的延伸监控,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预算管理为抓手,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以绩效导向开展预算执行控制,完善预算执行效果,是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实行绩效指导的预算执行管理的积极影响,结合目前学校在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监控方面的主要问题,探讨完善预算执行事中控制的改进措施,为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一、“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以绩效 指导预算执行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争取更多资金,助力“双高”建设
  “双高”建设需要更多资金,但是受到近年来经济运行态势的整体影响,各院校都倡导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这就导致学校的财务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通过将绩效理念引入预算管理,推动“业财融合”,加深业务部门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强化绩效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学校在财政专项经费以及其他外部项目申请过程中的竞争性,为“双高计划”等重大建设任务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为促进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学校“双高”建设的积极性
  “双高计划”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优胜劣汰[2],一旦学校绩效考核结果不佳,将直接影响学校下一轮是否入围,决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及时纠偏并规避盲目支出和资金沉淀以保障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的事中控制体系,梳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以及偏离预期目标的情况,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双高”等重大战略建设并辅以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全体人员投入“双高”建设的积极性,助力完成建设任务。
  (三)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治理能力,发挥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
  首先,将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分析融入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中,帮助财务部门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改进预算编制方法,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进而推动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其次,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引入预算执行控制中有助于倒逼预算执行部门增强绩效意识,认真履职尽责,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降低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以避免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同时可督促财务部门了解业务职能,推动业财融合,帮助财务分析数据更全面深入地反映业务本质,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学校应坚持预算执行质量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并举的事中控制策略,与其他行政管理手段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能[3],形成与高水平院校综合实力相匹配的财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二、高职院校实施绩效指导的预算执行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控制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监控不协调
  高职院校在事中环节存在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不能协同开展的现象,重视管理资金使用进度却忽略对资金应用效果的监控。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支出进度考核的影响,强调预算执行的时间进度是长期以来财务部门预算控制的主要手段,缺乏对执行过程中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监控与分析,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待事后已经难以更改。这在客观上造成业务部门为满足进度要求而不顾支出的必要性,盲目使用资金,不利于切实改善资金使用效果,导致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的现象频频出现。
  (二)预算目标未能为事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的绩效目标是预算执行科学性的必要保障。首先,建设院校并未树立绩效引导的意识,尽管在预算编制时要求申报绩效目标,但仅局限于完成规定任务,缺乏科学的论证,更有甚者由第三方完成相关工作,导致预算目标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存在目标笼统或较低的问题。其次,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是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业务部门申请具体的预算事项,然后财务部门牵头汇总。业务部门往往仅考虑自身业务需要,不能站在全局全域的高度与学校整体建设规划有效结合,从而导致绩效目标碎片化,不能凸显特色高水平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不能保证中长期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进而造成预算执行时刚性不足,或在执行阶段发现目标难以落地,影响了事中控制的效率。最后,由于各业务部门的认识不深入造成绩效目标部分指标细化量化不足,难于比较,不利于事中阶段判断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nlc202207251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3650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