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业财融合环境下公立医院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倩

  【摘要】医用设备是医院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近年来历次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调整,以及CHS-DRG医保付费政策的实施,使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医用设备在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和报废环节暴露出很多管理问题。文章提出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固定资产集成数据平台,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和效率等建议,切实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业财融合;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0.67
  一、医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和报废等环节贯穿医疗设备从入院前、入院后、使用中、使用后的全过程,涵盖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且彼此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且在工作实践中,岗位之间互不相容,按照内部控制要求两岗位不能由一人同时担任,如果信息沟通不畅,易造成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称,管理行为脱节。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一)采购环节:大型医用设备盲目采购,医疗资源使用不当
  大型医用设备大多由财政资金购买,迫于财政资金支付执行进度要求,往往在缺乏事前论证的情况下盲目购置,未与设备使用科室有效沟通,在不完全具备安装条件的状况下进行采购,待购入后发现因空间、水、电、辐射防护条件不能满足要求而不能安装,设备长时间闲置,医疗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二)验收环节:设备转固不及时,验收时间被推迟
  大型医用设备往往需要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使设备不能及时转固。如设备安装地点不符合要求,设备难以安装到位,影响转固;再如新建病房门诊楼内安装的设备,由于新建房屋未进行竣工结算,影响设备的转固时间。出于种种客观或主观考虑,已安装使用的设备也会出现推迟转固的情况,由此没有计提折旧,形成了验收与设备使用信息方面的脱节。
  (三)使用环节: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过程管理和效益评价
  部分医院管理层在管理理念上仍存在“重拥有轻产出,重规模轻效益”。有些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资产规模十几亿元,医用设备上万台,设备的使用效率尤其重要。设备使用频率怎样,产生的效益如何,能否满足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否需要添置更新设备,这些均涉及设备使用科室与设备采购部门的有效沟通。如果设备周转率和资产报酬率较低,资产产出效益较低,设备未得到充分利用,则为医院创造价值有限。
  随着医院运营管理的逐渐深入,单台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用设备的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同一台设备能够提供多项医疗服务项目,需要准确计算出单台设备在各个医疗服务项目的产出、工作量、服务运行时间,进而便于计算设备工作效率。如何将设备与具体收费项目联系起来是个难点。
  (四)维修保养环节:设备维保管理过于粗放不精细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较为粗放,管理方式仅表现在维保合同签订时的议价上,对不同类型的设备仍采用统一的“一刀切”的维保方式,医院每年花在设备维保上的费用过高。设备使用过程中维修保养的次数与频率也为设备采购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议价提供数据基础,相关岗位人员也需要密切沟通。
  (五)报废环节:设备报废不及时或因审批时间过长影响资产报废效率
  已经达到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由于管理不善找不到原物导致无法报废,或者虽已履行设备报废流程,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但由于种种原因审批时间过长,医院得不到最终审批无法及时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程序,使得早已不再使用的大量设备长期挂账,且占用医院大量储存空间,造成医院空间资源的浪费。
  二、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解决以上医用设备管理的重要方法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各个系统彼此联通,真正做到数据共享与联动,逐台跟踪设备运行情况,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一)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建设方案的实现目标
  建设方案的实现目标有两个:一是将散落在目前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中涉及医用设备的数据集成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平台,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二是通过分析和运算整合的数据,对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涉及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保和报废等各个环节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控和决策支撑。
  (二)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监控内容
  具体监控对象分为关I医用设备和可移动医用设备两类,监控内容分为设备运行数据和相关指标两种。定义设备原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为关键医用设备,定义可移动的设备为可移动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等。监控内容具体如下:
  医用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实时显示设备管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设备所属科室和实际使用科室、分布状态、设备数量、设备实际使用、设备涉及的医疗服务项目,项目收费单价、工作量、设备使用状态、设备维修频次、维修原因、维修费用、设备的累计折旧、设备净值、设备入账资金来源(财政资金、科教资金或医院自有资金)等。
  医用设备运行监控指标:根据数据集成平台所拥有的基础数据信息,计算医用设备的资产周转率、设备创收情况、设备使用效率、设备使用频次、设备使用饱和度情况、设备剩余使用寿命估算等指标。
  (三)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建设方案设计
  建立一套设备管理系统,即“固定资产数据集成平台”,将医院HIS收费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超声系统以及HIS固定资产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汇总到这个集成平台,完成单台医用设备采购论证、验收入库、资产使用、维修保养、报废退出和价值创造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整合。具体分为两步:
  1.数据集成与整合――输入阶段
  固定资产数据集成平台是选择一家软件公司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定时接收HIS固定资产系统、HIS、PACS、LIS和超声系统的设备数据,经过后台数据库里的数据计算,在前台显示设备管理数据及一系列资产效率效益指标,对设备使用异常情况予以警示,及时反馈至各个系统、执行科室和资产管理部门。

nlc2022090510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3903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