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郝晓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入关键时期,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清洁低碳转型,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作为向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依托企业集团、服务企业集团,主动把握绿色产业发展和低碳能源转型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全力支撑企业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必须扛牢扛好的使命与责任,是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并实践的课题。论文首先从绿色金融发展、研究现状入手,对绿色金融作出概述;其次为发挥财务公司的优势,提出绿色金融的具体实施路径;最后分析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论文提出利用财务公司自身优势来迎接面临的挑战,兼具理论性、针对性、实践性,对服务集团公司绿色转型、促进财务公司服务主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公司;绿色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X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6-0175-03
  1 绿色金融概述
  1.1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2016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下,国家关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业务的配套政策制度相继出台,绿色金融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达15.9万亿元,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逐步显现。其中,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5.1万亿元,占比94.97%,由此可见,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主力军,而财务公司在绿色金融业务板块如何加快创新、大力拓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实践课题。
  1.2 绿色金融研究现状
  绿色金融业务在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早,随之国外学者开始较早地研究经济和生态环境,并且取得了一定理论成果值得国内借鉴。早期国外学者称“绿色金融”为“环境金融”“生态金融”,强调发展既要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又要保证降低环境成本,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推动;有的学者从战略的角度去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绿色金融是基于环境保护的金融创新,从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获取收益,能够在有效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转移环境风险。国内学者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绿色金融是以促进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等金融活动。中国银行于2010年办理了国内首笔CDM项目碳交易融资业务,目前在“双碳”目标顶层设计的引导下,绿色金融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相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2 财务公司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自身优势及实施路径
  2.1 财务公司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自身优势
  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是国家为促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制度安排。自1987年第一家财务公司成立至今,30多年的行业发展实践证明,作为产业和金融结合的平台,致力于为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提供统一结算、内部清算、资金归集、资金运作和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并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财务公司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具有零距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天然优势。
  第一,立足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企业集团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清洁低碳能源转型,而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机构,有着天然优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集团各项工作部署,深度嵌入集团企业“双碳”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挖掘企业集团绿色金融服务需求,在监管范围内协同各类金融资源,制定多元化、个性化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适配性,构建更加有效的产融结合生态。
  第二,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服务上下游实体经济。2016年末,银监会印发了《关于稳步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167号),该政策的发布也进一步拓宽了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由“服务于企业集团成员”延伸到“一头在外”的上下游系统外的供应商,财务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结算平台优势,通过大力开展绿色票据金融业务,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等中小企业盘活资产,带来更大的Y金效益。
  2.2 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的实施路径
  第一,大力拓展绿色信贷业务。财务公司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工作任务,持续加大在特高压、抽水蓄能等领域的贷款支持,优先争取信贷额度,优先安排人员受理,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三优”推动“双碳”贷款规模再提升。加强与人行营管部的沟通,分支机构积极向属地人行建议,多方推动绿色信贷认定标准的优化,争取将特高压贷款纳入绿色贷款范畴。制定绿色信贷指引,鼓励信贷投放向服务“双碳”倾斜,大力发展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构建服务清洁低碳发展的金融业务体系。
  第二,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财务公司积极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用好承兑额度空间,维持承兑业务办理水平,持续发挥绿色承兑对公司绿色信贷业务的关键性作用。精细绿色票据贴现计划管理,确保绿色票据贴现计划优先原则的执行,提高公司票据资产中绿色票据占有比例。面向企业集团客户及上游产业链单位推出的票据融资服务,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根据核心企业和上游客户的交易结算和融资需要,在最小化占用财务公司资金的情况下,以低成本资金满足客户票据服务需求的有效方式,保障票据业务的直贴价格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在2021年5月人行发布了“京绿通Ⅱ”专项再贴现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后,财务公司也随即下发了《关于开展专项再贴现产品“京绿通Ⅱ”业务办理的通知》,加大能源保供金融支持力度,缓解煤炭电力供应紧张,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nlc202210101502



  第三,提供绿色金融结算服务。财务公司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切实提升结算服务质效,提高金融服务绿色渗透度。全面推行与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端集成的网上对账单、电子对账单、电子往来对账签证单自动推送服务,实现对账单据在财务管控系统端的预览、下载打印和电子化存储,实现银行账户交易回单电子化存储和线上管理,改变传统纸质打印、人工清分和邮寄方式,切实减轻企业集团一线财务人员单据清分、整理和装订工作量,减少基层单位纸质档案数量,为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馆建立奠定基础服务。
  第四,争取绿色创新业务取得突破。增强绿色保函识别能力,重点协助集团绿色企业制定保函额度方案,着力提升绿色保函项目执行效率。尝试依托“电e金服”平台线上确权等新功能,从绿色采购、新增项目补贴等方面推动公司绿色保理取得突破。抓住集团“四翼”转型升级机遇,在集团产业板块中深度挖掘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等领域业务潜力。建立与前瞻技术研究、绿色建筑等相关省管产业单位的联系,适时推介绿色产业链业务,拓展绿色产业链服务范围。加强同业交流,借鉴商业银行经验,创新绿色产业链增值服务方式,助力产业链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3 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3.1 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虽然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在绿色信贷、绿色票据及绿色保函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双碳”背景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绿色金融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第一,绿色金融相关机制不够完善。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财务公司也非常重视顶层制度的设计,积极研读监管政策,制定相应的绿色金融业务指引,但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仍不完善,还处于研究阶段,如绿色项目认定范围、绿色贷款认定标准、绿色金融服务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需要贯穿到业务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及贷后管理等全流程制度管理,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风险,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办理更加合规,引导资金流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绿色项目。各分支机构尚未形成“双碳”与绿色金融创新方面有效协调的机制,这些问题也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挑战之一。
  第二,绿色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目前,企业集团正在向低碳清洁能源转型升级,面临较大的短期成本,绿色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也同样存在。财务公司的绿色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绿色投融资的结构和规模不一致,绿色产品的创新跟不上企业集团绿色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的变化,资金的供给和资金的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严重。基于碳减排支持工具视角的公司绿色金融产品开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绿色金融科技赋能不足。随着信息技术及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科技赋能不足是现阶段存在的很大问题,如目前绿色票据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合同内容多以影像的形式上传,对贸易背景中涉及绿色票据中有关绿色属性识别的用于绿色认证的关键信息字段难以抓取,只能依靠分散式人工录入并人工辨别的方式进行,认证速度及准确度都将受到影响,增加了操作风险。
  第四,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绿色金融是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业务,财务公司虽然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很多,处理传统结算贷款等业务的优势凸显,但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财务公司在绿色金融业务的政策解读、标准制定、流程优化、客户调研等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与国外及同业的交流学习较少,人才培养的速度较慢,人才储备不足,造成绿色产品的创新开发缺乏活力,难以满足实际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需求。
  3.2 推进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第一,用好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追踪人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广应用进展,积极参与资质申请,开展再贷款可行性分析,分支机构积极沟通属地监管区域性支持政策,分析应用可行性,提前开展项目储备。用好与人行营管部建立的电力行业长期调研机制,发挥财务公司作用,为支持电网企业绿色发展、提高财务公司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提供有益信息和建议。把握再贴现额度调增申请的成果,最大化应用“能源保供”专项再贴现产品,做好票据资产期限管理,确保再贴现到期衔接、额度滚动使用。
  第二,健全完善配套业务管理制度。对照金融监管、集团公司管理方向,开展业务制度梳理优化,动态更新绿色信贷业务指引,对照做好业务应用管理,确保绿色信贷业务检查零问题、数据零差错。持续优化信贷管理政策,根据业务实际需求,在碳资产质押贷款、绿色票据等产品定价上给予优惠政策,提出更好促进绿色发展需要的管理措施。
  第三,提升业务系统信息化水平。用好信管系统绿色贷款功能,尽快实现绿色贷款自动抓取,精准报送监管数据,深挖数据应用价值。结合业务发展需要,提出适用性高的业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功能需求,强化绿色信贷业务科技支撑。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以科技手段获取与控制贸易背景链条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源头获得绿色属性的关键信息,形成支持绿色票据业务的信息池。将交易系统延伸至绿色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为其打造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实现对绿色票据业务的全面服务和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促进绿色票据业务操作、监督管理、定价机制的成熟完善,将绿色属性渗透到各个环节,助力公司“双碳”目标的实现。
  第四,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研究。结合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碳金融创新研究,在碳资产质押、碳保理等层面分析公司参与的可能性。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研究对传统发电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改造等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关联领域提供金融服务的意义。以人行绿色金融评价体系为基础,研究符合公司特色的绿色信贷项目准入和评价模型,填补绿色项目标准化识别领域的空白。对接人行碳减排效应测算体系,设计适用于公司绿色贷款项目的碳减排成效评估和信息披露方式,提高承接人行政策工具的能力。关注绿色低碳热门领域发展动态和监管政策,从专业角度对政策内涵、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向公司提出建议。以专业课题、管理创新等方式体现年度研究及实践成果,分支机构定向参与适应自身特色的研究项目,发挥协同作用,提升研究成果对业务创新的指导价值。
  第五,全面做好绿色风险防控。遵循绿色信贷稳字当头的原则,确保业务有序拓展,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进行业务管理。及时跟进监管绿色金融风控要求,加强绿色金融客户及项目融资管理,做好绿色金融业务贷前认定、贷中审核、贷后回查的全流程管控,加强防范有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守住风险底线。加强重点行业业务风险监控,谨慎进入特殊行业或客户领域,避免引入外部风险。
  第六,加大员工培养力度。财务公司内部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绿色金融创新小组团队,首先,深入挖掘客户“双碳”实现作用机制及路径,充分调研客户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建立激励考核与约束机制,鼓励员工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研究,提高绿色金融业务水平,增强员工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其次,加大对绿色金融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力度,通过学讲懂活动,培养员工关于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深入研究与解读的能力,加强对员工绿色金融知识的培训和能力建设,为绿色金融业务储备优秀人才;最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金融宣传,切实激发财务公司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断提高员工对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为财务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员工主动参与绿色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毓佳.绿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作用机制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9):60-62.
  【2】段琳.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l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2(7):177-179.
  【3】贺丰果,雷鑫.“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的国外经验及国内建议[J].国际金融,2022(4):15-22.
  【4】王宇鹏.财务公司绿色金融业务探析[J].财经界,2021(36):78-79.
  【5】武传德.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双碳”金融服务探究[J].银行家,2021(7):94-96.
  【6】杜乐.打造绿色财务公司[J].中国金融,2019(16):92-93.
  【7】胡晓蔚.探究财务公司开展绿色金融业务[J].现代商业,2018(26):89-90.

nlc2022101015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4072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