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珊珊

  【摘 要】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自来水,是供水企业的责任。当供水价格和市场稳定时,成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可持续发展。同时,2021年6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对供水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供水企业需要对成本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成本的目的。当前供水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制定的年度目标必须考虑到供水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特性,以保证全年指标的实现,进而达到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的目的。基于此,论文从供水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供水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24;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6-0052-03
  1 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大,资源多,但水资源短缺,影响国内的用水供应,直接导致水价不断攀升,必须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并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和保持社会和谐。目前,供水企业基本为国有控股,一些水厂建设和管网投资项目能够争取国家的补贴政策支持,可以满足企业建设资金的需求,但会使用户以为水厂运营是有国家支持的。如果涨价,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从而产生社会不安。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保证水质量的同时,多渠道多方式降低自来水成本,保证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减少社会矛盾,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持续增长,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社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供水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及管理的意义
  2.1 提高供水企业使用资金的能力
  水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良好的资金分配和管理对供水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部分的供水企业都是国有,其资金与地方财政相结合,一些大建设项目享受着地方政府的补助,而供水企业又是区域垄断,缺少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供水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供水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建立一套与供水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成本管理系统,以便提高供水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供水企业实现平价、高质、持续的供水,有利于供水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1]。
  2.2 实现供水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供水企业要适应市场、谋求发展,须通过自身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持续获得经济效益。控制成本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城市供水区域的不断扩张,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保障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必须获得成本优势,发挥和保持这种优势,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对供水企业而言,经济规模、市场优势、价格优势、产品优势、创新优势等,都直接影响到供水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从管理的高度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保障供水企业持续发展,从而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2.3 增强供水企业的供水责任意识
  供水企业是用户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者,属于公用事业企业,必须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在提高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切实保障居民用水需求的同时,加强产品全过程成本管控,逐级分解目标,切实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供水企业以保障居民的日常用水为首要任务,提高责任意识,健全组织架构,树立人人节约成本的意识,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和调节,从而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功能水平。
  3 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正确认识
  水资源行业具有区域的垄断性和公益性,使得部分企业在区域范围内提供销售服务缺乏竞争意识,对成本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成本优化的重要性,仍然沿用以往的成本管理方式,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成本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粗放,难以通过成本管理来实现减亏,甚至盈利,只有提高水价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同时,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环境治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我国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水厂在水资源方面的投资也随之增长,从而使水厂的盈利能力降低。由于供水企业先进成本管理技术的缺乏和信息技术的落后,制约了供水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管理体制的变革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
  3.2 缺乏对预算的管理
  当前供水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长,预算管理运行已形成一定的模式,但是会存在预算管理观念老化、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脱节、预算执行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仅限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对预算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二是由于各个部门对预算的分析还不够透彻,未能从预算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产生足够的影响;三是因为传统的电子数据表和人工操作使得预算自动化水平不高,很多公司的预算都是按照原有的一套方法和模式进行的,没有引进预算管理体系,无法提高预算对成本控制的水平。
  3.3 自动化程度低
  一是一些企业在制水、输配、生产、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仍采用以往的生产方式,加药、巡视、值守等工作基本由人工完成,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不高,造成了生产费用、人工、电耗等费用和输配费用较高;二是部分企业虽然引入了自动化处理和管理系统,但是操作人员的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完全准确、快速地进行操作;三是很多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依赖进口,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设备的维修需求,等待维修的周期较长,一旦系统发生运行故障,将会导致运行瘫痪,给供水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
  3.4 缺乏针对成本管理的评价与奖惩机制
  在评价体系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对于推行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供水企业缺少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与奖惩机制,员工不清楚自己的成本管理目标,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工作积极性不高,抱着做多做少都一样的心态,造成供水企业的成本管理无法真正有效地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影响供水企业的发展和建设。由于存在著考评制度的缺位,一些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认识不足,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无法顺利推进,难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热情,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的发展。

nlc202210101840



  4 优化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4.1 更新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
  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供水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细化到每一个环节、阶段和步骤,做到业务全覆盖,扩大成本控制的深度和广度,使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转变。一是管理者要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理念,将经营成本转变为经营的核心;二是通过不同的会议让所有的员工从思想和理念上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理解,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和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员工技能竞赛,宣传先进典型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宣传到位;四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每个人都要积极投入到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在设计阶段,根据水厂选址和水源勘查,在保证供水品质的基础上,选取靠近用户的水厂,以有效地减少铺设管网所需的成本;在生产环节,根据电力消耗的特点,可以通过控制水泵的开关量来减少水泵运行时的能耗,从而有效地p少运行费用;在采购阶段,根据采购需求,通过招标、询价、批量采购等方法,优化采购方案;在物料的保管、使用阶段,建立物料的领用及管理体系,加强物料的使用和管理,以降低物料的浪费、积压[3]。
  4.2 建立费用审批制度
  一是大力推行制度建设,监管力度的提升可以实现对开支的严格审批,确保成本控制得以有效实施;二是做好成本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费用审批工作。事前,由经办部门根据下月资金报需求,申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报领导班子集体审议;事中,经办部门进行费用报销时,按月度资金计划和年度预算总额同步进行控制,若超出预算,则停止报销,并将超预算的详细情况和原因上报公司,确保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是合理的;事后,抓好成本统计分析和目标考核,分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占比,以及制水成本和输配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组织业务部门召开分析会议,从业务层面对成本影响较大的项目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控制,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4.3 健全问责和考评机制
  为了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得到清晰的体现。但是,有了制度并不意味着落实到位,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真正地推动这一制度的实施。缺乏奖励和惩罚机制,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就会淡化,从而影响到员工控制成本的动力。因此,供水企业应加强对各水厂、供水分公司和职能部门的控制,并与之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把目标任务和费用控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各项指标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促进职工参与成本管理,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4.4 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是公司的经营方向,也是公司的目标。供水企业成本标准一般是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的是原水采购成本、水处理成本、企业运营成本及税费成本。固定费用包括员工工资、福利费等工资性支出以及折旧费。每年年初,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状况、城市发展进程等情况,综合分析和研究,制定公司的全面预算,包括营业收入、供水成本、利润、供水量、售水量、产销差率、漏损率等。根据各责任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分解成小组和部门目标,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同时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和费用预算。定期举行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发现和分析成本费用预算和实际的差异情况,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制定成本预算、改善运行成本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依据[4]。
  4.5 改善供水设施的品质
  在生产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供水设施质量的管理,改善供水设施的品质,从而改进水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尽管技术革新能够带来投入,但是创新能够节约更多的资金和费用。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得到高质量的产品,采用现有的技术和工艺将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用水需要,必须积极采取新技术、改进水处理技术、改进物料配比、合理安排用水、优化机械设备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保证水产品品质的目标。通过节能装置的安装,可以确保自来水生产的能源消耗得到减少。利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水处理动态费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4.6 加强制水环节成本管控
  一是不定期检查构筑物清洗情况,各班组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按要求完成高密池、滤池等构筑物的清洗。在水质发生变化时,实时调整高密池冲洗频次、滤池反冲强度、反冲周期、反冲组数,确保高密池、滤池在高负荷生产条件下状况良好,控制原材料的消耗。二是加强对原水、出厂水、过程水的监测,依据工艺搅拌试验,结合实验参数对净水药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用于当日原水水质的净水药剂投加量建议值,根据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投加模式,实现净水药剂精准投加,在保证水质合格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原水变化调整净水剂的配比浓度、投加量,降低原材料消耗。三是开展取水头部机组能耗测定工作,测算取水机组在不同组合开启时的电耗,得到在取水量不同情况时机组开启组合,保证机组组合开启高效率运行,降低取水机组的综合电耗;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同时,充分利用清水库的调蓄作用,保证清水库高水位运行(不低于2 m),实现送水机组高效区间运行。结合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控工艺段生产情况,并利用大数据优势准确分析,指导制水生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4.7 加强对管网的巡视与维修,减少漏损
  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是计量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减少漏水是抓管理、促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供水企业应制定漏损管控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产供销链条中影响漏损率的各类因素和事项,明确生产管理部门、工程建设部门、制水厂、供水分公司、营销部门等相关职责,加强对管网的定期检修和保养,把管网漏损与管线设备的维修结合在一起,及时发现、排除、消除泄漏点,降低管网漏损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智能水务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行智能水务是今后水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为水厂节约用水成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除传统的人工检测,供水企业还可以:一是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区域的流量、压力、水质、泄漏点等实时精细监控,实现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治理管线泄漏,降低管网的运行费用;二是加速水厂的自动化,采用“网络+生产”的控制系统,准确、自动添加产水物料,自动控制自动抽水泵的频率,既改善管理,又减少人工、电力、物料消耗等;三是采用智能遥控水表对压力站进行自动切换,实现了无人值班;四是利用二次供水管理平台,实现自动控制。智能化供水系统的实施,使生产、规划、内部管理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员的人数也得到了极大的降低,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5]。
  5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用水的日益增长,为适应人民的生活需求,我国的供水企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供水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保证供水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工作,只有通过成本控制,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提高供水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必须注重企业的成本控制,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从制度、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以保证各项成本控制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从而真正推动供水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刚.关于城市供水企业经济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活力,2022(04):133-135.
  【2】高飞.国企改革背景下供水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研究[J].当代会计,2021(18):163-165.
  【3】曹有豹.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策略探析[J].财经界,2021(27):25-26.
  【4】戚高峰.管理会计在供水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财会学习,2021(23):4-6.
  【5】韩秀华.浅谈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J].财经界,2021(21):71-72.

nlc2022101018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44075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