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科院:三驾马车增速将放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表示,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中国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2012年GDP增长率预计达到8.9%。
  蓝皮书表示,今年(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速将达到9.2%左右,比上年(2010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关于投资、消费、出口这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社科院预测,明年它们的增速都将减缓。
  对于明年的物价形势,社科院预测,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发表她的观点。
  从“三驾马车”方面来看,社科院的预测是,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尤其是外需下降,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不过有专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告别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使经济增速下降,其实是好事。叶檀表示增速放缓是不是好事,要看经济发展效率指标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否成功。
  叶檀:经济增速上升或下降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要看的是其他的指标。第一个是经济发展效率指标,如果我们以更低的能耗或者更少的劳动力获得了同样的GDP,当然就是好事,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在提高。第二是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有没有成功,如果是GDP导致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从以前的投资和出口转到了消费这一块,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在转型,这个就是好事。
  未来经济将实行结构性调整
  不能忽视公众的物价感受
  经济蓝皮书建议,2012年中国的宏观政策以稳为主,适时适度微调预调,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并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叶檀认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将处于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
  叶檀:对于投资的导致稳定,不会过度扩张;对于出口的下降,我们现在也没有采取非常强烈的刺激政策。现在是对于消费的一个拉动,然后是未来对于小微企业的一个发展,以及在其他一些直接融资市场上对于小微企业的拉动。这些都说明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结构性调整的过程当中。
  专家预测,2012年价格翘尾因素将显著降低,物价总水平将温和上涨。叶檀表示,不能对物价掉以轻心,轻视公众对于物价的感受。
  叶檀:从2012年来说,它的翘尾因素确实是有所下行的过程。从今年年底开始,整个的物价会处于一个略有下行,而且11月的物价预计下落会比较多。要强调的是,虽然整体物价略有上行,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首先CPI仍然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位,也就是说它依然会保持在4%-5%左右的水位。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带动某些资源性价格上升,如水价或电价,这样就会导致居民的物价感受依然会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第三,食品价格虽然年底有所下降,但是随着高峰期的到来还是会有所上升。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们不能对物价过分的掉以轻心,而轻视了公众对于物价的感受。
  大规模下调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不太可能
  叶檀表示,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微调,大规模下调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不太可能。
  叶檀:我们的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处于微调的过程中,很多人期望有一个大规模的宽松,非常强烈的刺激,我想这个是不现实的。除非全球经济大幅下滑,类似于次贷危机这样的风暴到来,要不然我们只会看到货币的一个微调,尤其是上半年。我们现在存款准备金率比较高,他可能会把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或者是央票在发行的过程中采取回笼的力度下降,使市场的流动性增加。至于说大规模地下调利率或者是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一些判断恐怕不太现实。
  有人预测,如果全球主要国家不联合采取行动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的话,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局面有可能会延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叶檀认为,这种情绪过于悲观。
  叶檀:从经济学来说,没有人能预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这样的预测是根本没有根据的或者说根本无法预测的。未来的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证据,以及现在所有对于经济周期的掌握。未来的经济预期从现在来看不会太好,但是到底是不是十年,谁也说不准。
  专家认为,“保增长”将成为全球共同的课题。我们是否将面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叶檀表示,现在资金回笼到欧美地区,这对亚太或者新兴市场反而是有紧缩的作用。
  叶檀:像巴西这些国家确实已经开始降息,欧元区为了解决欧债危机,有可能是会采取一些量化宽松的手段,而美国现在也有可能会推出QE3。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说不上宽松,而且是略有紧缩,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资金都回笼到欧美地区,由于欧美地区债务危机的影响,一些资金它不得去杠杆化,资金不得不回流,这对于亚太或者新兴市场反而是有紧缩的作用。除非它们大面积降息或者是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我们不能说货币是宽松的。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640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