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完美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且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心理学家已越来越关注完美主义的研究。对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其中涉及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完美主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等。
   关键词:完美主义 形成机制 心理健康
  
   1.完美主义的定义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lfredAdler。Adler认为,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但同时,他也提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在完美主义的研究历程中,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主要关注的是完美主义不适应的方面。但自80年代末期开始,越来越多学者认同完美主义的二维观,认为完美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从研究结果看,不管从什么角度区分完美主义,最后都发现完美主义有的维度是积极的,有的维度是消极的。因此,可以认为,完美主义的积极、消极之分是比较公认的观点。
   2.完美主义的形成机制
   王敬群回顾了国外的研究,总结出五种展模型,这五种发展模型都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完美主义形成的机制,不同的模型选择了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不同要素进行研究。社会期望模型主张父母对儿童的高期望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社会学习模型强调模仿父母完美主义的作用;社会反应模型探讨严酷教育环境的影响;焦虑抚养模型认为父母对不完美的过分关注和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会促使子女发展完美主义倾向;整合模型结合内外因素对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
   3.完美主义的影响
   许多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社交回避及社交恐惧、酒精依赖等,大多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Hewitt等人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心理倾向能预测抑郁症状水平的增加,社会取向完美与抑郁有最显著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抑郁症、焦虑症和正常人的完美主义研究,以及对单向抑郁症、双向抑郁症和混合型精神病人的研究中都发现,自我取向完美在临床样本上与抑郁有关,在学生样本上与抑郁无关。而Chang和Rand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社会取向完美是抑郁的易感因子。Kawamura和Frost研究发现,自我隐瞒是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和各种心理痛苦如抑郁等的中介变量。Flett等发现,压制自我对社会取向完美与抑郁的关系起部分调节作用。国内一些学者也对完美主义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张轶文考察完美主义在控制个体的焦虑水平后对抑郁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迟疑”和“错误在意”两个消极完美主义维度在控制焦虑水平后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合作性”人格在“条理组织”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国内学者李雷等对运动员的完美主义与竞赛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完美主义与认知状态和躯体状态的高度竞赛焦虑有关,而当把力求完美的动力作用与未达完美主义的消极作用分化开来时,发现只有后者与高度的焦虑相关,而前者则导致轻微的焦虑和高度自信。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社会取向完美分别与考试焦虑、社会焦虑有显著正相关。同时,Kawamura等人研究发现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焦虑的三个特质(强迫妄想、社会焦虑、精神创伤后压力失调)显著相关。国内外研究证实,由追求完美而导致的抑郁者中的自杀和自杀率极高,大约占1/3,社会取向完美对自杀行为有潜在的预测作用。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完美主义和自杀意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訾非和周旭的研究指出,有自杀念头者更倾向于完美主义,《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中的3个维度:“对错误的在意度”、“父母责难”和“行为的迟疑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杀念头。常保瑞等人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总分及其维度直接或间接通过自尊和自我和谐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
   在完美主义的研究历史中,研究完美主义的消极作用占据主流,但随着完美主义结构理论的发展,一些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完美主义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结语
   完美主义是一个深刻影响人格的心理特征,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是完美主义研究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完美主义的结构、完美主义的积极作用、消极完美主义的改善方法等等。完美主义结构从一维观到二维观,反映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同时也反映了完美主义结构的复杂性。各位学者从不同的研究假设出发对完美主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相似之处,也有矛盾之处。对完美主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在共同的框架下探讨完美主义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不适应完美主义与许多心理病理现象有关,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如何帮助完美主义者克服完美主义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目前对不适应完美主义的治疗方法还很匮乏,需要学者来完善和探讨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Flett G L,Hewitt P L. Perfectionism: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 ment [M]. 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2.
  [2]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完美主义研究综述[J].心理学探新,2005,25(1):70-73.
  [3]Parker,W.D.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 [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al,1997,3(4):545-562.
  [4]Zi,F.ThePatterns of Perfectionism in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ducational Enviroment,Personality,Encouragement,and Creativity [D].University of Georgia,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3.
  [5]徐强、李建伟、张明洁.大学生完美主义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16-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2572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