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行理财降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刁晓琼

  随着市场资金面渐宽,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大不如前,其平均收益率从1月的5.24%下降到4月的4.93%。
   “目前资金成本降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新推出的产品收益都在下降。”某国有大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5月下旬,央行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约4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流动性将被释放,这让4月末稍稍止跌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再次面临压力。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2年一季度各商业银行产品发行总量为5493款,环比下降7.9%。随着信贷资金紧张的缓解,各家银行借理财产品筹集资金的动力减弱。
  在投资渠道有限、通胀压力犹在的情况下,公众对银行理财产品仍具有刚性需求。只是,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减少,令适合银行理财产品的业务越来越少;而监管部门对银行某些理财产品的清理和叫停,也迫使银行进行产品更新。
  随着二级市场回暖,曾让银行“跌过跤”的涉股产品被旧事重提,但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涉股产品对银行产品设计和市场研究团队,及监管协调都是不小的挑战,众银行人士表示,这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建设,近期仍难有所突破。
  最近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有所提升,在业界看来,这将是银行理财市场下一步发展方向,然而受困于各金融衍生品市场并不完善,缺少对冲机制,结构性产品的发展道路仍然曲折。
  量价齐降
  “近来银行资金相对宽裕,市场利率持续下降,产品平均收益几乎逐月下降。”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说。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4月发行的1个-3个月、3个-6个月理财产品,其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分别下滑至 4.65%和 4.99%。在去年,短期类似的理财产品收益平均在5%以上,而今年该类产品5%的收益率已难见踪影。
  相对宽裕的资金面,及对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的预期,是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3月起,七天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下称,SHIBOR)一路跌破3%,较之年初近5%的数字明显下降,较1月中旬6%-7%的高点更是望尘莫及。而三个月的SHIBOR更是自年初来一直持下降态势,从5.4%下降到4.25%,这表示市场依然预期未来中长期资金面将继续维持宽松状态。
  “今年钱松了,理财产品收益几乎逐月下降,所有银行对收益预期都在做下调。比如资产池中的银行间票据,去年钱紧的时候,隔夜拆借利率走高,到了月末以及上缴存款准备金的那几天,隔夜理财产品收益会特别高。”上述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部门人士表示。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银行发行的一个月期限以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36%,2月该类产品平均收益率降至4.06%,3月该类产品收益率进一步降至3.40%。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增武认为,“这段时间短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下降,应该和资金量没太大关系。由于计算平均收益,之前超短期产品数量占比较大,超短期产品数量空缺导致整个产品收益有所下降。”
  去年底,为了防止银行通过理财产品高息揽储,银监会口头通知某些商业银行,叫停了一个月以内期限的理财产品。而随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日渐宽裕,高息揽存的冲动也有所缓解。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环比逐步下降。“较之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绝对数量仍在增加,但增幅却大大缩小。去年一年翻了一倍,到目前不到半年的情况看,增长30%到50%就不错了。”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监管清理
  自去年末,监管机构开始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清理整顿,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中小银行几乎退出了理财市场。
  “我们投资范围比较小,之前早期做过票据回购,后来银监会叫停了此类业务,就只剩下同业这部分。通过和银监会沟通暂时先做这块,但随着整个银行理财收益下降,同业这部分也在下降,比之前小了很多。”泉州银行金融市场研究博士刘小铭告诉《财经》记者。
  相较于城商行,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监管的掣肘更加明显。根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1月-4月,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8320款,其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5628款,占比67.64%;而去年同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数量占总量的73.16%。
  理财产品的监管要求对产品设计影响较大,如期限等硬指标卡的非常严格。在叫停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之后,许多此类产品开始向1个-3个月期限的产品转移,而随着今年年初市场流动性逐渐宽裕,该类产品收益也在下滑。
  “银监会要求不准发一个月以下的产品,我们从2009年开始经营的某个品牌由于在期限上踩了红线,整个品牌产品都停了。”某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有些无奈,“而叫停之后,首先要对客户有明确解释,另外要有替代产品,这都需要时间,但资金到期就要续签。”
  另外一类去年占比较高的主流产品是以承兑汇票为依托,和信托公司合作,该产品和贴现利率挂钩。据某股份制银行产品部门人士透露,这类产品最终包装出来3个-6个月期收益为6%到6.5%。这类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银行承兑票据,以约定的利率转让给特定的信托计划,而对应理财计划的投资者,作为特定理财计划的委托人和受益人,获得相对应的理财收益率。
  但由于此类产品涉嫌将贷款由表内转向表外,年初被明文叫停。2月下旬,银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到各地银监局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通知》核心内容为,“信托公司不得与商业银行开展各种形式的票据资产转让/受让业务”,包括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和银信合作业务,至此,与此类业务有关的理财产品被正式叫停。
  “由于和信托合作业务被叫停,一季度理财产品整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0%-30%。”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说。而且,随着信托公司开始建设营销团队,对银行依赖也日益削弱。
  另外,去年比较火的涉及实体经济的公司过桥产品,包装后为3个-6个月的期限,年化收益率大约在6%-7%。 但“今年提出的贷款申请少了,整体需求在下降”。某国有大行个金部人士表示,此类产品的发行也相应减少。
   然而,当前的监管仍然治标不治本,单靠行政性围追堵截并不能真正理顺银行理财健康发展的思路。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彭向东表示,“监管应从查补漏洞到体系化监管、从简单化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单方面强调银行责任到买卖双方责任共担。”
  
  创新艰难
  去年,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超过2万种,规模突破17万亿元,随着年初以来二级市场回暖,银行理财产品量价受压,理财资金入市又被旧事重提。有人估算,即使是10%的资金入市,也是接近2万亿元的体量,对于国内二级市场将会起到巨大提振作用。
  银行理财资金早在2008年左右曾经涉入股市,其中,以打新股的产品居多。“当时几乎每月都发,只是发的资金量不一样。”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部门人士回忆。好景不长,随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二级市场,股价持续低迷。之后,市场规则产生变化,许多只打新股的产品在“破发”的阴影下黯然离场,一些做期权的产品更是损失惨重。
   于是,银监会于2010年起限制一般性理财产品入市。 但许多高净值客户资金仍然会投资涉及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大多有保本收益,且量很小。
  “目前管理层希望提振股市,扩大资金方面考虑到银行理财资金,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风险较大,空间很有限。”某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坦言。
  据悉,目前证监会和交易所对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持积极态度,但实际操作仍无定期。从今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下称《办法》)重新将银行理财客户风险等级分为5类,这让市场猜想此举意在为入市理清思路。但众多银行人士表示,该风险类别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根本不存在为上市铺路一说。
  “《办法》和入市没有关系,其中规定的风险等级,只是一个标准,但它没有给分类具体的统一说法;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合理测评也没界定;销售适应性原则,也没个标准。可以说只是一个大方向。” 王增武表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表面上看量很大,但存量有限,而只有存量才对市场起作用。另外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随着第三方理财机构崛起,券商财富管理能力逐渐强大,对传统银行理财逐渐构成威胁。在收益率优势减弱的情况下,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数量增多。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显示,银行业保本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 由去年四季度的35%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 39.3%。
  刘小铭认为,“现在市场上仍有大量风险可控,不涉及高深复杂结构的产品适合银行去做。”银行界普遍认为,只要存款利率仍然低于通货膨胀,那么银行理财需求就仍然会大量存在,而这个市场实际是供不应求的。
  虽然理财资金入市仍无具体措施,但作为对利率市场化的探索,结构性理财产品逐渐被更多银行人士重视。从供给看,商业银行产品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从需求看,2008年左右的涉股产品亏损,让投资者对此非常敏感。“不过,最重要的是市场还要有进一步拓展,如果无好的对冲工具,结构化产品也无法大力发展。”王增武告诉《财经》记者。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表示,今后应借鉴国外模式,将结构化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
  但银行理财产品法律主体地位不明,阻碍结构性理财产品甚至整个理财产品创新发展。彭向东表示,“理财产品无法独立开立各类交易账户,给投资运作带来极大不便、与银行自营业务区分不够清晰、与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不够明确、单只产品的会计核算存在模糊等都影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419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