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毕业生要充分认识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好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注重知识向能力转化,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特别是毕业阶段的顶岗实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重大关系。要以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能动作用,注重优势能力培养。高校及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 提升 途径
  研究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的课题,是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子系统。本文围绕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高校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顺应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断呈现新的景象,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我国是一个刚刚步入小康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齐抓并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富国强民的基本政策,千秋大业特别寄厚望于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只有明了大局,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优化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动手能力,才能自觉担负起富国强民的历史重任。
  其次,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适应市场竞争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是开放无疆、价值多元、优胜劣汰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竞争机制逐渐成熟,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同时,中国劳动力饱和,企业随时都有要求适合自己特色岗位的是高、精、尖人才的紧缺用人需求。这一基本国情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优选优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早日觉醒,早日筹划自我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案,早日体验主流社会的实际需求。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只相信有序竞争和诚信,而蔑视眼泪和谎言,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物竞天择的良机面前脱颖而出。
  再次,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主动适应高校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现在,高校办学已由国家统揽包办向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多模式办学转变,由过去精英型培养向大众型培养转变,由此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骤增,未能就业逐年积压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用人单位的录用预期提前,录用标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办学效应、办学成败的重要尺度,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关键。作为大学生自己来说,就必须做明白人,当能干人,成精明人。
  最后,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逐步规范的考评录用机制的唯一可行通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法制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反腐倡廉机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以及选拔录用人才的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大学生只有靠诚信,靠自立、自省、自励、自律、自强的持久动力打好基础,升华内在,整合外因,靠思想道德品质、知识业务技能展示出来的才华,才能成为大学生求职谋生唯一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保证。
  总之,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是合格毕业的前提,是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目标的阶梯,是连接社会的桥梁和驾驭未来的基础。在国家旺盛的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严格实行优胜劣汰的背景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学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取信于选人用人单位[1]。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持之以恒地沿着既定目标全面锤炼自己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演进过程。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正本清源,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不能机械地理解和仅仅就大学生毕业时段孤立地论理论事,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净化提升就业能力的动因
  大学毕业生提升能力的直接动因或为个人谋生或为向社会做贡献,两者处于不同层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密切联系。无论出自于何种动因,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将来自己成为何种社会阶层的人,诚信做人做事都是社会、家庭的主流价值观,也是成为一个文明社会文明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择业观、创业观、法治观,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道路、人生价值目标,克服重物质轻精神,重自我轻他人,重享受轻创造等弊病。只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亦真亦幻的多元价值观、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矢志不渝地坚定正确的信念,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密切结合起来,经受住时间、空间的考验和社会事件的检验,使着眼于当前的就业能力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珍惜光阴,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练好动脑动口动手的基本功
  人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在校大学生必须认真规划职业生涯,充分认识到学习专业理论与就业能力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夯实专业理论功底,才可能有就业能力的真正提升和向高端人才迈进的实力。因此,必须克服重实践轻理论的错误认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遵循是什么、为什么、要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探究未知世界;要按照一专多能、辩证统一的原则科学构建思维模式、专业知识结构、人文知识结构和政策法律规范结构;要重视整合书本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摈弃"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陈腐之规,学会讨论式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构建能力结构。要密切结合第一、二、三课堂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工作、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上好社会大学,努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攻艰克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三)抓住毕业前的集中实习机会,以冲刺的方式学习、积累和提升就业能力
  教育部规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都要参加为期半年的企业顶岗实训与社会实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重要"里程碑",是全面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阶段。这既是对以往所学理论知识和就业能力的检阅和综合考察,又是深入社会实际和专业领域净化灵魂,集中查漏补缺,重塑自己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择业就业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绝好机会。在这个角色频换、个性张扬的阶段,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检视差距:学习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升华人生境界;学习如何评判各种思想理论观点,辨识真假是非美丑;学习如何脚踏实地提升专业技能,开拓新的未知世界;学习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和包容意识,海纳百川;学习如何直面挫折、教训和打击;学习如何增强防腐拒变能力,抗拒"黄、赌、毒"的诱惑;学习如何做到自信而不自傲,张扬而不放纵,主动而不盲目,谨慎而不拘泥,严厉而不刻板,淡定而不颓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427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