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困境与解决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矫辉

  摘 要:集团化办学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主要进程,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通过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遵循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职教集团 困境 利益分配机制 决策机制 沟通渠道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行了集团化办学的有益尝试与探索。实践表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旺盛的发展潜力,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并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型发展方式,职教集团化办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组建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具体运作中面临着诸多亟需破解的困境与问题。
  1.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进程分析
  1.1国内职教集团化发展进程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职教集团组建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为中等职业学校。集团成员的联结方式大都比较简单,校企间合作深度和广度都比较有限,较为典型的是广东信孚教育集团。二、构建模式、自发实践阶段。进入这个阶段,职教集团的办学主体渐趋多元化,行业和专业性有所体现,如北京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三、政策配套、自发与有组织建设并存阶段。集团的组建更多依托行业和企业,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规模不断加深,办学模式更加多样,并逐渐形成区域特色。如“天津职教模式”。四、市场导向、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部分省市都进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集团化办学更加注重办学质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尚未成型,仍需研究与思索。集团化办学渐成职业教育共同选择的创新之路,成为全国各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截止2012年5月,全国已经成立职教集团近500家。
  全国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纷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职教集团。制造业强省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较好,职教集团的组建运行也大都走在前列。国内职教集团主要分布在京、津、沪、苏、浙、鲁、粤地区以及豫、鄂中部三大区域。北京是职教集团的发源地, 津、沪、苏、浙、鲁、粤沿海地区是职教集团的主要成长地,并不断向豫、鄂中部地区辐射。总体来看,制造业强省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明显强烈,从多方位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进行了了探索与实践。相当一部分省市已经走在了前列,并形成了一些比较具有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天津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色;“海南模式”,主要特色是三段培养、以强带弱;“江苏模式”,强调院校合作、行业引导;“河南模式”,重在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全省联动、纵向贯通、横向联合。
  2.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1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当前企业参与职教集团取得的收益大都仅限于人才利益方面,在经济收益、品牌效应等发面收效有限,导致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突出因素。企业投入职教集团的设备、场地或者资金往往是单向的,职教集团容易从院校的利益出发,单纯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予以统筹,以订单式人才作为回馈给企业的惟一“产品”。集团对成员企业投入的资源具体如何运作、取得哪些收益、如何进行分配,往往缺乏反馈机制。企业的运行以盈利为目标,得不到合理的收益,自然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必要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推动职教集团良性运转的纽带。
  2.2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相当一部分职教集团是在外力的推动下组建而成,部分成员单位并非出自自身的迫切需求而参与集团。组建时规模宏大,热热闹闹,参加完集团成立仪式之后,对集团事务漠不关心,很少参与集团事务的决策。有的职教集团没有成立有效的决策机构,集团成员单位的意见与建议缺乏表达与反馈的途径,集团理事长单位成为了集团的“代言人”,大部分集团事务直接由理事长单位做出决定,集团成员单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2.3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目前,国内的职教集团大都是松散性的契约性组织,集团成员间的联系不够密切,集团成员的主要联系途径就是每年一次的集团年会。集团成员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对自身未直接参与的集团事务也大都不甚了解。这样容易造成集团成员逐渐对集团事务失去兴趣,也不利于集团成员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参与集团事务。集团功能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运转体系不通畅,资源那一做到优化配置、科学统筹,失去了集团化发展的意义。
  3.破解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困境的途径
  3.1处理好集团内外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分配机制
  集团的运行包括两类合作关系:联谊性合作——难以或暂时难以做价值估算的合作;实质性合作——具有人财物投入和利益产出,可以进行价值估算的合作。 鼓励联谊性合作,积极扶持实质性合作,构建利益管理与分配机制:1、设置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负责集团财务工作,建立集团专用账户,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按年度或季度先成员公布集团财务状况。2、集团内各成员投入人人财物的实质性合作都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协议要体现各方承担的责任和违约补偿。3、各类渠道投入集团的资产,要有管理和使用的方案,交集团理事会讨论通过,在理事会监督下实施。4、集团的各种收益在集团成员间根据在具体项目中承担的责任、贡献的大小进行合理分配。
  可以根据集团的机制预设,采取财务分开,分体承包的方式,以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内部各环节的运作效率。集团成员之间的教育和经济业务往来,以协作、转让、托管、租赁等多种市场化方式进行,可以促使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经济形式加以固定。例如,根据集团的设想,将促成学校和企业建成几个有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基地的建立坚持谁投资谁得利的原则,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实训师资,按有偿服务的形式得到回报,企业也可以通过基地建设,提升企业装备的技术含量。
  3.2实行集团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集团实行理事会制的组织机构,重大决策通过民主议事程序决定。对集团发展方向性的重大决策,以及人事、资产处理等都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不管是中心院校(单位)、牵头(院校)单位,还是一般院校(单位),也不论是大型院校(单位)或者小型院校(单位),只要是集团的正式成员,都享有一个议事席位,有完全的表决权,从根本上保证广泛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避免大院校(单位)实际垄断局面的形成。可以尝试实行常任理事轮值制,借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3.3畅通集团成员间的沟通渠道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落实校企之间互相走访制度、举办集团年会、积极参加集团内成员单位重大活动、举办集团内部简报刊物和培训等方式加强集团成员间的沟通融合,逐渐建立起融集团事务商议、人才培养、项目研发、产品展示、活动支持等为一体的集团交流机制,力求实现集团运行中政、校、企、行、研之间的需求对接与信息互通。建设数字化职教资源库,开发研制或引进满足专业教学(实训)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持续更新等方式,为职业教育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人员培训等服务。建立集团网站,链接集团内各企业与职业院校,发布校企合作动态,扩大集团面向社会的宣传与推介,为职教集团的运作提供相应的舆论支持,为集团单位发展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
  基于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际,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障碍并加以克服,形成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灵活的运行机制,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之路。
  [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课题编号:2011lslkglx—06)。
  参考文献:
  [1]叶峰.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07—110.
  [2]黄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620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