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蓝巧芳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多,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本研究以各个小组成员所在的社区居民为对象,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为社区居民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维护和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区 居民 心理健康
  以前我们在谋求发展的时候,主要是注重在物质方面的发展,可是在这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现象。我国如今在提倡和谐社会,在已经达到小康社会的年代,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关注心理方面。在注重生理发展的同时不忽视心理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一、调查方法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小组成员分工,共发放问卷200份,所收回的有效问卷19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的职业、收入以及生理状况,尽量使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本调查只适用于浙江地区。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尽量避免被调查的人群中的被调差条件的集中化,尽量使数据变得可靠,具有代表性。
  1.性别状况。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
  2.年龄状况。其中18周岁以下的为16%,18~25周岁的37.5%,26~45周岁为38%,46~60周岁的为5%,60周岁以上3.5%,了解了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状况。
  3.教育水平状况。初中及以下的为21%,高中、中专或技校的为40%,大专的为19%,本科为20%,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二、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数据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关的分析
  1.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新的压力,我们只有处理好怎么去面对压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也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于目前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大部分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15.5%会经常感觉到头疼或者头部有压迫感,也有35.5%的有时候会有这种压迫感,还有49%的人没有这种情况。这么大的压力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8%不会感到心悸,25.9%的偶尔会感到心悸,可是也有6.1%的人会经常感到心悸而且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
  2.现在大部分的工作者从事的都是脑力劳动,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这不仅仅没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缓解,反而促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疲劳。37%的人不会感到手脚麻,43.6%会时常的感到手脚酸麻,严重的是19.4%会经常感到手脚酸麻,这不是体力劳动过多,而是压力太大在身体上人们还会感到很多的不适应,比如胸口经常感到压抑,压迫感。严重的还会经常失眠,这样都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产生连锁的消极反应。
  3.压力可以带给我们生理上的不适,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31.5%的人负担较轻,37%的觉得负担偶尔会有,这是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31.5%人认为很多事情都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这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对于和家人的相处39%的人没有感到不好,41.6%会在相处中偶尔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因为压力过大19.4%会经常与家人闹矛盾。
  4.很多人在不断的磨炼中会对自己的信心有所怀疑45.7%不会有动摇,41.6%会不经意的对自己产生怀疑,12.7%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60.4%对自己的精神状况还是很自信的,31%会偶尔出现情绪不稳定,8.6%会经常神经兮兮的。更为严重的是,10.7%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55.3%还是充满信心的,34%会有时候迷茫一下。
  (二)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的必要性
  1.据调查得出心理健康服务是不需的。调查中40%的觉得心理健康服务很有必要,20.3%觉得没有这种需要,39.7%的人认为心理服务只针对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即可。
  2.目前开展的心理服务有。经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有29%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有26.7%心理卫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少部分13.2%的人际交往与沟通,17.8%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仅仅只有4.3%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还有9%职业心理辅导。
  3.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小组想了很多的方式去询问现在的居民都喜欢什么样的心里健康服务方式。调查的结果显示14.3%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还有20.5%组织多人参与的团体心理活动,5%网络心理咨询,26.3%热线电话,27.4%社区心理专栏宣传,6.5%定期举办心理学讲座。
  对于这些活动的开展22.4%非常满意,51.3%满意,18.4%一般,7.9%不是很满意通过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居民都还是非常接受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方式的。
  4.令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和我们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据调查有26%来自工作压力大,也有7.5%自我形象不满,在工作压力面前11.3%与同事或朋友关系紧张。还有9.6%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困难,3.8%家庭关系不和,16%环境污染,22%身体健康欠佳,仅仅只有2.4%的人觉得治安不好,1.4%情绪不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每天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压力,所以我们需要有应对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了解到压力的来源。
  5.居民们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服务。我们经过调查得知,有20.2%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有21.7%的人希望得到心理卫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另外14%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这些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高和锻炼,7.7%的自我成长,16.3%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15%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0.4%的性心理教育,4.7%的职业心理辅导。
  (三)居民们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服务
  1.人们日常生活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渠道。我们通过对小区居民的不完全统计得到有19.4%的人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心里健康服务问题。还有18.5%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通过书籍类,也有29.6%通过电视节目,15.9%通过网络,只有4%通过手机信息,因为手机信息不一定安全可靠,还有12.6%的通过社区宣传栏或宣传单。   2.人们心理合适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当然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心里健康服务对象。通过调查发现,有32.3%的人觉得心理学专业人士比较靠谱,也有16.5%的人选择精神科医生,16.3%希望是心理志愿者,12.5%希望为社区干部,7.6%希望是社会工作者,14.8%希望为阅历丰富的年长者。
  3.大部分居民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居调查得到,有19.8%的被调查者希望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17.4%的希望多人参与的团体心理活动,12.6%的选择了网络心理咨询,另外还有16.7%热线电话,21.3%社区心理专栏宣传,12.2%定期举办的心理学讲座。
  4.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人们愿意相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我们还调查了大多数居民会选择的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地点,44.7%的愿意在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接受心理健康服务,还有12.6%的愿意在单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12.5%综合性医院心理科,另外还有5%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5%私人心理咨询公司,2.5%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1.2%其他在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变快,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危害,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治疗我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更多的去信任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用可能多的渠道去了解它,然后解决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新理念
  为了使城市社区有固定的方向,使其不盲目开展或更好的开展服务,必须要树立新的、方向明确的理念。首先,要树立社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全面做好每个社区的工作,并提升其品位,且努力建设一个“生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意共同体”、“信念共同体”的社区,增强全体社区居民对社会、政府的认同与感受,并使其对社区、社会以及政府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其次,要树立公共健康权利的理念。要让居民们正确认识公共健康是公民的权利,并使其认真行使该权利。
  (二)完善城市社区心理健康体系
  为了使城市社区更好的、更顺利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必须要完善其体系。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各级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提供该有的资源与保护措施,包括政策与配套措施的提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环境的支持、跨部门的整合等。其次,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获取或促进自身的健康。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和普及心理卫生教育。要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主体作用,建立社区心理咨询站、社区心理咨询热线、社区心理健康学校,调动群众自发调节团体的作用,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定期组织相应的集体活动。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学校、私人心理诊所、生命救助热线等公益组织,降低不健康现象的发生率,创建“无病人(心理疾病)的健康社区”。
  (三)丰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形式和内容
  正所谓专项而高效,所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应当对自己社区内的居民进行细分,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快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例如:按照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有儿童心理服务、青少年心理服务、妇女心理服务、老年人心理服务等;按照服务对象问题类型分有家庭心理服务、职业心理服务、社区邻里关系心理服务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具体可包括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社区心理健康宣传、电影治疗、音乐治疗、团体训练、角色扮演、演讲等等。但是不管如何,社区心理服务的形式都应该贴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内容,贴近社区本土的特色与风土人情,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接受性,并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加强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队伍建设
  除了以上的理念、体系、内容、形式等需要完善,人员方面的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需要建立队伍网络,其中应该包括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卫生服务人员、政府的相关人员、特殊治疗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等。不同的人员都需要有相应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了解护理、环境、社会、人文的相关知识,且各类人员都要以人为本,以社区服务为主,以心理保健和预防为先,注重和搞好社区的心理健康工作。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城市社区个个都会成为“无病人(心理疾病)的健康社区”!
  参考文献
  [1]肖凉.重视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职业与健康,1999(8),P3~4.
  [2]沙莲香.危机心理的预警功能.《河南社会科学》,2004(1),P15~20.
  [3]杨凤池.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中国全科医学,2002(5),P849~850.
  作者简介:蓝巧芳(1992-),女,宁波大红鹰学院经管学院10国贸11班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795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