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回顾及进程判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包雪颖 周晓燕

【摘要】中国进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未知因素,改革的紧迫性给人们带来了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急迫心理,同时中国长期的金融压制又使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开放的担忧。由于初始条件不足,中国没有过早的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中国必须合理地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推进金融的全面开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本文集中对中国金融自由化过程、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得失和金融自由化程度进行讨论。本文的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对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利弊;第二部分讨论了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进程

一、对金融自由化研究的回顾

20世纪80年代后,金融自由化作为一股潮流在全球流行起来。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抑制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1]。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初始条件不足,没有过早的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当中国作为WTO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就意味着中国必须合理地推进金融自由化来推进金融的全面开放。各种各样的文献从没停止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利弊得失的讨论。对中国金融自由化不利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国际游资会造成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冲击。中国由于长期的“金融抑制”,造成了资金短缺,通过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虽然为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但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大量投机性短期资本的波动却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第二,金融自由化使中国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大大增加。第三,金融自由化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自由化使融入其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丧失宏观经济决策的独立性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2]。对中国金融自由化有利的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自由化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第二,金融自由化可以提高中国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第三,金融自由化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提高了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引资地位。

国外文献则注重于研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金融危机可以使内生的,也可以是外生的或是两者皆有。发展中国加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实现金融自由化会带来分散国内金融危机、鼓励外国资本进入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产出和增加技术转化的好处[3],但会但来消费波动、国内外利差使热钱流入和脆弱的金融体系易受到外部金融危机冲击的危险[4]。但是关于金融自由化的节奏与金融危机发生频率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却很缺乏,关于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讨论也不是很多。

二、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中国的经济转轨是以国家为制度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同时又是一种边际性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强制性和渐进性是中国经济转轨的主要特征。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改革投融资渠道与建立二元银行体系。首先,完善银行体系,打破信贷管制。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的性质和地位。从而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初步建立。同时,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专门从事银行信贷业务,实现了信贷与货币发行分开的二元银行体系。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金融机构中推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从而增强了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其次,发展金融市场。随着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市场首先得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用不断扩大,出现了商业信用的票据化。此外,初步改革了外汇管理体制。1979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从1980年开始办理外汇调剂业务。

第二阶段:转变和探索阶段,银行机构增设和证券市场的增长。主要包括:第一,1985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四大国有银行开始进行企业化商业化改革并逐渐向国有独资银行转化,并于1986组建了交通银行。之后还相继成立了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并同时探索银行组织制度创新,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证券交易所、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全面启动并且发展迅速。第三,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允许外汇调剂价格的市场化波动并取消了最高限制。1994年1月开始实施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度。1996年,中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极大提高了中国金融的开放程度。

第三阶段:深化和完善阶段,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一阶段主要是监管制度进行改革,为金融自由化提供保障。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先后成立,专业化分业监管模式确立。此外,对银行业的企业化商业化改革结束,产权制度浮出水面。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并按现代化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浮出水面,解除了信贷控制并且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5]第一,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中,中国出台了近50个关于资本账户改革措施和政策。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一直在谨慎的、渐进地向前推进。2004年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43项资本交易项目,中国已经实现可兑换的有11项,占25.6%;较少限制的11项;占25.6%;较多限制的18项,占34.9%;严格管制的6项,占13.9%,实现部分可兑换。到2011年底,中国不可兑换项目仅有4项,占比10%,部分可兑换项目有22项,占比55%,基本可兑换项目14项,占比35%。第二,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协调推进的过程。1949年至1979年是计划经济的高估配给汇率制度,1979年至1994年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从1994年至今未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6]。2007年5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由3‰扩大至5‰,时隔五年之后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将由5‰扩大至1%。

三、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判断

这里引用沈悦、王小霞在《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安全预警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判断的方法[7]。模型首先选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业进出自由、证券市场开放和资本流动自由化五个因素作为金融自由化构成要素,构成因素模型为:

L=f(R,F,E,S,A) (1)

其中,L表示金融自由化程度;R表示利率自由化;F表示汇率自由化;E表示金融部门进出自由;S表示证券市场开放;A表示资本账户自由化。

模型第二步为各因素分配一个相应的权重。(1)式变为

L=f(α1·R+α2·F+α3·E+α4·S+α5·A) (2)

他们根据十位专家对各因素重要程度打分结果对各因素的权重赋值,得出公式(3)并通过一致性检验。

L=f(0.24R+0.06F+0.1E+0.17S+0.44A) (3)

根据其结果1994年至2006年各因素自由化程度归纳如表1。

表1 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各项因素自由化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相对较慢,此后逐渐加快,特别是2001年以后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金融自由化。

四、结论

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和作为国际市场上新兴的大买家,中国正在不断地接受着挑战。在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过程,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打好金融自由化的基础,消除金融隐患,如尽快彻底清理和有效处置不良信贷资产;尽快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等。第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利率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第三,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等。第四,建立金融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机制,发挥非正式金融和民间金融组织的作用建立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淘汰经营状况不佳的金融机构。第五,实现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最后,推进建立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

此外,开放中的适度保留是必要的,是开放策略的基础和前提,重要的是在开放中积极引入国外优良资源,加快自身改革发展的步伐,使开放有效的转化为发展。在政府推行有所保留的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Mckinnon,R.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2]翁悦.金融自由化,利弊孰大.国际金融报[N].2000.6.29.

[3]Charles Wyplosz.How Risky i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J].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2001.9,No.14.

[4]Andrei A.Levchenko,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Vola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4.10.

[5]朱毅.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9.4.

[6]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J].中国金融,2012.9.

[7]沈悦,王小霞.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安全预警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3840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