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学生学习“了”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嘉妮

  摘 要:文章针对留学生学习“了”字句产生的偏误,分析其偏误产生原因并探究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力争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教学方法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49-02
  一、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了”出现的偏误
  尽管现在对“了”的研究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了”仍然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的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在与一些留学生日常交流中,常常会发现与“了”有关的病句。教学经验证明,要让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盛炎老师在《语言教学原理》一书中谈到留学生对“了”的感觉是:“我‘了’你不‘了’,你不‘了’我‘了’;该‘了’你不‘了’,不该‘了’你‘了’,看来,这个‘了’我永远也‘了’不了了!”下面进行简单的分类举例:
  ①*从1985年起,我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了。
  ②*我每个冬天去滑了冰。
  ③*他过去总是买了好吃的东西。
  以上的病句错在“了”与表示频率与持续意义的词语“一直”、“每……”、“总是”同现。这些句子表述的是某种一直持续的状态或重复发生的事件,主要谓语动词之后都不能用“了”。
  ④*他早就盼望了早点回家。
  ⑤*小军愿意了借给我英语书。
  这些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是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说明的是某一段时间里的一种恒定的状态,一般这些“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后面不用“了”。
  ⑥*他们决定了买汽车。
  ⑦*我发现了我的旅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回来了。
  ⑧*第二个客人想了:“他不希望我来。”
  当一个动词带上谓词性成分或主谓成分做宾语时,该动词就不能带“了”。这是因为宾语在这里的作用不再是使动作个体化,并指出其“终止点”,而是呈现与动词相关的具体内容,反而使该动词带上了某种“进行”的特征。以上这些句子描述的是主要谓词性动词表述的动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而不是这些动作本身完成的情况,不能用“了”。
  ⑨*我没吃了饭。
  ⑩*我昨天没有告诉了他这件事。
  以上病句错在“了”与“没有”同现。“没有”否定了所修饰的主要谓语动词的发生,自然就否定了该动作的完成状况,因此该动词后面不能用“了”。
  上面列举的病句都很常见,也很容易说明和纠正。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也不会再犯这些错误。
  更难说明,学生也更难避免的是下面一些问题:
  ①*去年我的女友来中国看了我,我去香港接她,因为她没有来过中国。
  ②*那天我去看了朋友,在路上摔了一跤。
  ③*昨天我去商店买了衣服,可是走了好几家也没有买到。
  这些句子中用下划线标示的带“了”的部分,单独成句的时候都是正确的,可是放到更长的语段里却成了错句。原因在于这些句子所表述的内容在整个语段描述的事件发展中并不处于“完成”的状态,所以不能用“了”。
  ④*我妈妈以前是工程师,她在办公室里画了图。
  ⑤*在哈尔滨时我在一个中学工作了,我教了孩子们英语。
  ⑥*去年我在北京学习汉语,我们班有了很多学生,有韩国人、法国人,还有美国人。
  这些句子中用下划线标示的带“了”的部分单独成句时也是正确的,可是在以上的语句中,它们表述的是过去某一时间里的一般状况,所以都不能用“了”。
  ⑦*我在咖啡馆里喝了咖啡,这时候,一个人坐到了我的旁边。
  ⑧*吃了早饭以后我们就准备了午饭……,吃了午饭以后有人坐着谈了话,有人去玩了牌,有人唱了歌。
  以上用下划线标示的带“了”的部分也都能单独成句,但是在上面的复句中不能使用。因为它们所表述的是过去某一时间里正在进行的行为,而不是说明这些动作的完成状态。
  以上所举的错误是各个水平层次的留学生都可能出现的,当他们离开汉语环境时,最先“回生”的也是这类问题。“了”的用法本身很复杂,需要探究其原因,从多角度出发帮助第二语言习得者摆脱这些偏误的困扰。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
  这类偏误主要是由于学习者更多的依赖母语知识,受母语影响而引起的偏误。初学汉语者对汉语掌握不足,思维还保持在自己母语的定势上,所以往往用自己的母语知识进行类推。例如,第二语言习得者受到自己母语影响,容易把汉语动态助词“了”等同于母语中表示时体意义的标志。容易把动态助词“了”看作过去式的标志“ed”。“He usually played basketball when he was at university.”这个句子对应于汉语,应该是:“他上大学的时候,常常打篮球”。但如果把“了”对应于自己母语中表示“过去时”的标志,就会在过去发生的动作后面加上“了”,说成“他上大学的时候,常常打了篮球”。他们容易把动词后面的“了”当作一种时态标志,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是过去发生的动作,后面都应该加“了”。在教学中,要对留学生进行母语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训练,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尽量减少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
  (二)汉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
  “了”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有较多的规则、条件和限制。这样容易造成学习者在规则中的混用或误用。有一些规则在第二语言习得者多次学习领悟之后,能够通过记忆规则的方式正确使用,但语言是复杂多变的,汉语里还有许多言语习惯是用语法规则难以解释的,比如“他的话引人发笑了”,这里句末带上“了”就显得有点多余。在汉语中一些四字格固定词组如“引人深思、引人发笑、惹人怜爱、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钦佩”等。这类词组的特点是末尾由动词构成,能够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当它们出现在过去式句子里,留学生也往往会在末尾添上“了”,但在汉语言语习惯中是不加“了”的。   三、针对偏误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一)“了1”“了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鉴于“了1”、“了2”在语义上的密切联系,没有必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明确区分它们,只需让学生了解在句子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了”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即可。
  这样做的理由有二:一是因为既然“了1”、“了2”的含义既有联系又有交叉,所以很可能导致教材本身不能将其简单明了地一分为二;二是就算教材分清楚了,学生也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区分它们,而这种区分又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只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而已。
  陈铁民先生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人们认识一切事物的过程都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运动总是由认识特殊本质上升到认识共同本质,然后又以这种共同认识去指导去认识新的特殊本质,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认识(《现代认识论研究》,1993)。认识论的这一基本原理对“了”的教学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陆俭明先生认为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机教学的原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2003)。这一教学原则体现了任何认识活动都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开始的。
  祁晓倩在《“了1”和“了2”的语义相似性及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到:“了”是汉语中比较特殊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早期教学中,更应该坚持随机教学的原则,即课文中出现了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立即讲解并加以巩固。但由于“了”字含义比较复杂,仅仅采用随机教学的方法是不够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能不能抓住各种文本中不同“了”字不同含义、用法的共同本质,以这种共性来指导对“了”的全面掌握和学习,成为“了”字教学的关键。这里“了”字不同含义、用法的共同本质,即是“了”字的核心意义。我们认为,当“了”的核心意义在教材中出现时,即应强调其核心意义,并将以前学到或今后将要学到的“了”的各种不同用法与核心意义相联系,以“了”字含义、用法中的共同本质指导学生去认识“了”字的各种不同用法。这样一来,“了”看似众多复杂的含义被统领到了核心意义之下,使“了”的释义有了整体性,留学生不再为一个字(至少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字)有繁多的用法而感到无所适从;从而简化了学习过程,也使第二语言习得者更容易接受“了”的不同用法。
  (二)“了”的教法
  1.语义分析。在教学中,可以把动态助词“了”放到一个句子中,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它的使用。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除此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语句所表达的意义决定了该语句的形式。所以什么地方用动态助词,什么地方不用,通常要根据说话人表达语义的需要。“门口放拖鞋”应该是“放”之前说的,“门口放了拖鞋”则是“放”这个动作已经做了。而“门口放拖鞋了”则具有描述性,是在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情况。在教学中,可根据语义对比分析,来看动态助词的有与无,位置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并用辨别的方法,在句子中加深对动态助词的理解。对学生的错句,也可以看它表达的意义与实际想要表达的意义有哪些不同,教师还可以设计与学生的错句相仿的例句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从而有针对性地避免学生犯错。
  2.详解细练。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讲解方法,就是将助词“了”分类,不断细化。例如,根据“了”在句中位置的不同首先分为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然后再下分小类,分出动态助词有表“完成”和“实现”的意义等。教师在讲解中应穿插例句和习题,这些例句和习题应该对应着讲解的语法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详解和细练要紧密结合,只讲不练只能给学生造成雾里看花的学习效果,理解得不够深入,而且在具体应用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3.句型归纳。对于初学汉语的学生来说,记住一些常用的句型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哪些句型中应该用“着”,哪些句型中应该用“了”或“过”,有时候是固定的。例如“都……了”这个句型中,后面就只能用“了”。可以说“都来了”,却不能说“都来着”。有些句子的语序要求是固定的,如果更改了语序则句子的意义就会不通或者语法上就会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可以借鉴“结构动能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然后学生用记忆句型的办法来学习。
  4.随机教学。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机教学,同时到一定阶段适当进行带总结性的,又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教学。所谓随机教学,是说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汉语语法知识最好是通过课文、通过练习、通过讲解学生在练习或作文中出现的病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给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两个意识
  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汉语“了”出现的偏误,应该从以下两点认识出发,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1.培养转换意识。在系统讲授“了”用法的同时,还得培养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思维转换意识。首先,第二语言习得者需要在形态语与孤立语(非形态语)两种不同的语言范畴之间转换思维,能有意识的区分不同的语法范畴。其次,在转换思维的同时,还要明白不同的语言之间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中,并不是所有表示“完成”、“实现”的意义都要用“了”,是否使用“了”是句法和语法意义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因而,第二语言习得者不能单单把“了”对应成母语中表示时体意义的标志。
  2.句法格式化。第二语言习得者学习新的语言时,非常希望通过一些捷径能尽快掌握新的语言。要满足这种迫切的需求,就需要我们研究出一些公式化的规律。像“了”字句的学习,我们首先得把“了”的语法意义及其在各种环境中的使用情况作规律性的分析,随之总结出一些固定的句法格式,让初学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例如,a.表示经常或反复多次进行动作的动词后不用“了”;b.表示持续动作的动词后不用“了”;c.表示“心理活动”动词和能愿动词后不用“了”;d.连动句中,前一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词的行为方式,前一个动词后不用“了”等等。这样,当学习者在规则中规范自己,并配以大量正确例句练习时,他们的汉语语感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2.祁晓倩.“了1”和“了2”的语义相似性及对外汉语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3.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谭春健,赵刚.“NP+了”的解释及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5.谭春健.句尾“了”构成的句式、语义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04(2)
  6.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7.王艾录.说“了2”[J].汉语学习,1987(6)
  8.尹绍华.对动态助词“了”的再认识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C].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责编:李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089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