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资金活动风险防范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巍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正确处理资金活动,做好资金活动的风险防范关系着高校自身的运营成败,作用至关重要。
  一、资金活动概述
  资金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资金营运活动。资金活动的好坏关系着经营主体能否正常运营,一个环节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其风险后果归集如表1所示。
  针对资金活动的应用,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简称“配套指引”)分别从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方面共提出了八条建议,该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对于高校方面还没有提出明确的施行时间,但随着施行范围的推广,势必会对高校层面做出相应的要求,高校有必要对相关活动提前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内部控制需求。由于高校资金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将配套指引应用到高校层面,应有所侧重。
  二、高校资金活动风险分析
  第一,筹资风险分析。高校预算与企业预算不同,实际操作结果和预算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高校预算涉及到财政拨款,一般预算都有趋高倾向,而实际情况往往结余较多,预算方案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在这方面应着重规划和审核;一般高校的日常活动比较规范,绝大多数业务为常规业务,决策风险较小,对于大的决策必须经过领导层乃至相关教育机关的批准才能实施,对于资金使用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只要能够按照规章流程操作,发生资金挪用的几率就不高,资金风险就不大。高校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包括财政拨款、学费等,对于债务偿还、股利支付等一般不会发生违约风险,但为了避免突发状况的出现,高校需要制定一些应急对策。
  第二,投资风险分析。投资规划是针对资金营运的闲置资金而言的,高校资金的营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尤其对于大笔数额业务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此,在保证高校正常营运所需要的资金的基础上,可以将闲置资金进行投资,但高校资金的营运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即投资资金的占用时间不能太长,且高校资金限制性比较严格,一般不允许进行风险化投资,这对高校的投资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时间和风险的双重限制下进行最优化的投资决策,确保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同时,要求高校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些高校通过并购来扩大自己的规模或声誉,这对高校在并购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要求,应重点关注并购对象的隐性债务、承诺事项、可持续发展能力、员工状况及其与本校治理层及管理层的关联关系,合理确定支付对价,确保实现并购目标。
  第三,资金营运活动风险分析。资金营运活动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一系列资金收付行为,由于高校资金收付活动频繁,除了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支付外,对于资金营运总过程的调控意义重大。各环节之间如果不能协调进行,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资金活动风险,对高校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资金营运全过程的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部门在营运中的资金需求,保持资金的综合平衡,实现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提升资金营运效率。
  三、高校资金活动风险防范研究
  根据上述高校资金活动风险的分析,应该将防范的内容有所侧重,综合防范对策,建立防范框架如表2所示。
  高校应针对自身资金活动的特点,选择资金活动频繁的业务和自身的薄弱之处进行重点防范,做到统筹规划、良性发展,实现资金活动的高效运营。
  综上所述,资金活动运营情况直接关系着高校经营的可持续性,而资金活动主要表现在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三个方面,做好这三方面的风险防范工作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步实施之际,各高校理应加紧相关改革的步伐,迎头赶上。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主体,高校的资金活动并非获得利润,而是通过合理的资金投放行为保证办学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因此其资金活动更应该着眼于实现高校稳定、良性的发展,风险防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和增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
  参考文献:
  [1]刘巧华、卞一洋:《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构建》,《财会通讯》2010年第12期。
  (编辑 向玉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121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