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存货跌价准备净计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龚程晨 宋钦

  【摘 要】 文章以2007—201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净计提行为中的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实现扭亏为盈、大洗澡、利润平滑等盈余管理目的。
  【关键词】 资产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 盈余管理
  一、引言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准则由于其创新性格外引人注目。
  资产减值其初衷是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将决策相关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但是由于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盈余的特殊影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已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赵春光,2006;戴德明等,2005;代冰彬等,2007;王建新,2007)。在新准则颁布后,由于长期资产减值的不可转回,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于李胜(2007)、步丹璐等(2009)、潘登(2011)发现新准则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对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我国的文献大多是以长期资产减值为研究对象。而新准则颁布后,由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依然可以转回,因此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罗进辉(2008)以2001—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净计提比例表现平稳,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净计提比例却出现大幅波动。上市公司很可能偏好采用流动资产项目的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来“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孙萍、张敏(2009)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实施后,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可转回的规定将很可能使得上市公司选择操纵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来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谭燕,2008)。
  本文主要以存货跌价准备的净计提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是否通过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由于本文旨在为上市公司是否利用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初步证据,因此没有用全部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研究对象,而以计提主观性更大的存货跌价准备为样本,以使研究结果更具针对性和说服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
  对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第一,从公司股票回报率(Return)、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ncome)、公司利润增长率(Profit)、盈利能力(ROA)等公司层面经济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公司利润增长率都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并且盈利能力在2008年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符号显著为正,而公司利润增长率符号显著为负。初步表明,在收入较高时期,公司倾向通过多计提减值准备,表现为平滑利润动机。公司利润增长率高而少计提减值准备,表明公司可能通过减值准备的少计提来避免亏损。初步证实了假设5、假设2。
  第二,扭亏公司(NK)、亏损公司(LOSS)回归结果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配股公司(PG)、盈利公司(GOOD)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而微利公司(WL)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其中配股公司的符号与我们预期的不一致,并且其2008年、2009年、2010年在统计水平上均不显著,说明上市公司通过存货跌价准备来实现配股动机不强烈。其他的扭亏公司、亏损公司、盈利公司符号与我们预期的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实现扭亏为盈、大洗澡、利润平滑、配股等盈余管理目的。假设1、假设2、假设4、假设5得到了证实,而假设3没有在本文得到证实。
  第三,通过对每年的分析得出,2009年和2010年除了配股公司统计水平不显著,其他的统计量都很显著。再次表明,配股公司不存在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利公司、亏损公司在2009年的符号与我们预期的相反。这也许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盈利公司还是亏损公司都期望少计提减值准备,使会计盈余尽可能高些。
  四、结论与不足
  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沪深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净计提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虽然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但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实现扭亏为盈、大洗澡、利润平滑等盈余管理目的。这说明虽然新会计准则在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制度的强制力很难完全遏制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仅仅为公司是否会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初步证据,对于上市公司是否会利用包括应收款项在内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还需进一步的证实。
  【参考文献】
  [1] 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11-18.
  [2] 戴德明,毛新述,邓.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5(7):71-82.
  [3] 张然,陆正飞,叶康涛.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J].管理世界,2007(8):77-85.
  [4] 步丹璐,叶建明.《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J].中国会计评论,2009(3):315-328.
  [5] 潘登.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1(4):49-52.
  [6] 孙萍,张敏.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6):81-82.
  [7] 罗进辉,万迪,李超.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来自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0(6):179-200.
  [8] 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11):129-142.
  [9] 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5):60-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662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