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险企业盈利突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封军

  经过“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并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与此同时,保险市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转变发展方式还未实质性转变,实现有效益发展的道路仍将任重道远。
  现状与挑战
  从经济增长的要素看,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增加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推动。从行业层面上看,存在某些粗放的特征,如投入产出比低、人均产出不高、制度建设滞后、业务发展大起大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等。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为“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
  当前我国保险业的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部分公司主要靠快速增设机构、铺摊子实现外延式扩张,总体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结构也过于单一。加之非理性价格竞争问题突出,致使部分公司往往采取大幅提高手续费、账外支付等方式争夺保费;销售误导、理赔难、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挫伤了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企业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技术创新的低层次阶段,许多保险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从外部引进,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局部的开发和改进。
  保险资金运用在结构、收益、管理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现实困境,潜在风险不断积累。从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状况来看,由于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致使不论其资金来源如何、期限长短与否,基本都用于短期投资。这种资金来源和运用的不匹配,严重地影响了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和资金使用效果。从保险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来看,保险业的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局面。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保险监管机构逐步取消了统一制定条款和费率的做法,改由各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能力,自主地制定各种条款和拟定费率,实行费率市场化,这一改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费率市场化后,由于价值夫见律开始发生作用,以及目前各公司间的竞争主要仍在价格与面,长期形成的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惯性影响将得到改善。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各险种费率普遍快速走低,很多险种的费率已远低于国际市场水平。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市场,各家公司都相继扩展了保险服务领域,加大了服务的投入;由于竞争,从中介组织取得业务的价格不断攀升,居高不下;在竞争中,一些基层公司为了完成保费任务,进行暗箱操作,违规退费,乱支、多支手续费等等。
  可以看出,一方面保险费率走低,另一方面承保费用提高,加大了经营风险,降低了经营利润率,使获利空间变窄了。保险公司获利的另一渠道是资金运用收益。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尚在构筑中,投资风险大,以及保险业资金运用的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政府对保险业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一直持谨慎态度。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交强险在全国普遍范围内出现亏损,如果说过去粗放经营管理尚有利可赚的话,现在,非精细的经营管理则可能无利润或亏损。
  思考与应对
  在承保利润率降低的情况下,与以往相比,要取得相同量的利润,必须要有相适应的、更多的保费收入支持。所以,保险业必须正确处理保费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一)公司要盈利必须大力发展盈利性业务。有些公司并没有对发展盈利性业务引起高度的重视,或没有真正地落实。一些错误观念有时还非常突出,如认为没有规模何来效益、新公司必须先发展规模再调整结构、过多强调效益是“挑肥拣瘦”等。前几年多数同业认为“承保盈利难,持平就不错,亏损属于正常,而应该通过保险投资换取整体盈利”,这是极端荒谬的,对保险业的影响与危害是很大的。
  (二)大力调整业务结构,深入差异化配置。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竞争趋势日趋激烈,各家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提高竞争层次和盈利能力,传统上“铺摊子”、“上规模”的发展模式将逐步被摒弃。要将核保、核赔、客户服务、财务管理、IT系统等支持性的职能和资源充分整合与共享,对保险企业实现服务标准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增强业务可扩展性,切实提高精算能力,准确计算出哪些是高亏业务、哪些是盈利业务,同时给予不同的差异化配置,来引导一线展业人员怎么做业务,怎么实现公司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当前,财产险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之一是竞争激烈,而引发激烈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险种竞争过于集中,尽管财产险种类不少,但竞争主要还是围绕着企财、机动车、货运险展开的。责任险、信用保证险、短期健康险等险种,社会需求日益扩大,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业务量不大,发展速度缓慢,财产保险公司应该在这些险种的发展上下大气力,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个适销的新险种就会形成一个市场,保险业应加快实施产品开发战略,―方面修改那些不太适销的老产品,使之适应市场需求;另―方面,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制新的保险产品投放市场,扩大保险市场容量。一般来讲,新产品上市后一段时间内,竞争不太激烈,其费率与保额的匹配优于老产品,盈利空间相对较大。再者,其发展空间大,容易形成规模,增加业务总量。
  (四)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卖出的是保单,经营的是风险,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是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首先,要认真开展以核保、核赔为中心的全面业务内控管理,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核保,要将那些不可保风险坚决剔出;认真核赔,在充分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前提下,努力减少骗赔、诈赔案件,挤干赔案中不应有的“水分”,合理降低赔付率。其次,要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对有效益的险种,大力发展,扩大规模;对赔付率高的险种,要及时查找原因,调整对策,降低赔付率;对那些难于获利,又一时扭亏无望的险种,要尽陕淡出市场,待条件成熟时,再伺机发展。
  (五)扩大资金运用总量,尽力提高回报率。资金在运用中才能增值,我们要利用当前政策所允许的资金运用渠道,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在安全和效益的基础上,扩大资金运用总量,争取相对较高的回报率。从发展趋势看,保险公司应该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逐步放开保险公司的投资领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此,保险业应加快培养和引进投资理财方面的人才,认真学习国外保险业的投资经验,不断完善投资运行机制,在投资收益上有更大的作为,不断加大投资收益在整个经营获利中的比重。
  (六)公司要设计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模式。同样的业务由于拓展模式不同其成本也会不同,有时可能相差很大。因此要事先设计采取何种模式,并在工作中逐步调整,找到最佳模式,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发展业务。当前财产险业务就全国而言,渠道业务占比为47%,营销占38%,直销只占15%,大量的分散业务是由渠道与营销员完成。另外,电销也是目前各公司比较看好的销售模式。对于不同公司、同一公司不同时期采用哪种销售模式,必须提前规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903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