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授权文化的东西碰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业领导力》
  作者:【美】高润至
  翻译:高晓燕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10月
  
  在中国工作的最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不管他们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必须学会如何融合西方领导力实践与中国传统智慧。
  一个例子是中西方在授权方式上的差异。在西方,多数管理学大师认为,通过授权,员工不需要获得上级领导者的批准就可以自行制定决策、采取行动并取得业绩,从而获得真正“拥有”自己工作的机会。但在中国,人与人的关系是按照儒家思想的等级秩序运作的,因此这种授权方式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刚到中国的西方高管,出于最善良的本意,想通过赋予自己的员工新的职权和责任的方式,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充实。然而,他们却经常会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所收到的消极(至多是中立)反应而感到惊讶。很多中国员工,尤其是那些不熟悉西方管理理念的员工,经常会对授权所带来的角色变化感到困惑不解:“老板为什么要让我做他更擅长做的事情呢?他想看我出洋相吗?他或许并非真的那么擅长此事,所以想让我以后背黑锅吗?”一般来说,中国工作人员相当有礼貌,他们不会当面向新老板质问这些问题。所以,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员工们只是根本不行动。当这位有所期望的老板发现员工什么都没有完成时,他就会感到失望和挫败,并开始质疑中国员工的业绩价值。
  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首席执行官要授权于他的员工,他定期与他的经理及经理的属下开会,鼓励他们独自解决公司遇到的某些问题。员工给他的反馈是,这位首席执行官太“无能”: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解决问题,而把问题推给了下属;下属等着他拿主意,而不是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对中国本地企业领导者而言,挑战在于要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公司最优秀、最聪慧员工的发展。你也许可以把一些员工扔进水里,让他们自己扑腾,并且通过这一方式教会他们游泳。但是,如果你给他们上游泳课,你的成效会高得多。企业领导力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只是认为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会无师自通、自学成才,我们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与宝贵的人力资源。对未来领导者的投资就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投资,这不是一个选择问题。中国企业承受不起任凭领导者自己“扑腾”。如果当下中国企业领导者坐等员工领导力的自然发展,他们必将输给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将会毫不费力地将这些宝贵人才召至自己麾下,让他们成为自己公司的领导者。
  即便外国企业领导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方式,即便中国企业领导者对运用西方领导力实践持更为开放的态度,要解决中国面临的领导力短缺问题也仍然任重而道远。
  节选自《中国商业领导力》
  
  《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张东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年8月
  
  证券行业的无序化、低质量竞争一直颇受诟病。由于体制、机制上存在缺陷,我国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问题。同时,长期发展战略和风险意识的匮乏,也是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的证券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从十余年的证券公司管理实践经验出发,结合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竞争环境,系统设计了切合实际的“柔性”竞争策略,对证券公司的品牌、集约化、规模化、差异化战略进行了富有特色的阐述,打开了避免证券行业无序竞争的“蓝海”发展思路。
  
  《领导梯队》
  作者:【美】拉姆・查兰等
  翻译:徐中、林嵩、雷静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7月
  
  在全球化和“十倍速”变革的大背景下,那些“二代们”并不靠谱,外部招聘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建设企业内部领导梯队模型才是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拉姆・查兰是全球范围内声誉卓著的公司董事会和CEO的咨询顾问,他在通用电气公司克罗顿维尔的“杰克・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和沃顿商学院从事了30年的教学工作。这本书是由他与德罗特人力资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德罗特、独立咨询师和领导力教练詹姆斯・诺埃尔合著而成,被誉为“领导力开发的圣经”。
  
  《围捕黑天鹅》
  作者:【美】肯尼斯・波斯纳
  翻译:李凤阳
  海天出版社
  2012年1月
  
  有人将现阶段称之为全球经济的“极端波动期”。金融资本界的黑天鹅事件,往往使苦心积累数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但有些突发事件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常常被人忽略。本书作者把传统的基本面分析方法与认知科学、计算理论和量子金融的最新进展精巧地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对一系列的可能情形进行判断来做预测。在强调有效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和人脑的同时,为公司高管、政策制定者、风险管理经理、交易员以及所有需要应对极端波动事件挑战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决策思路。
  
  《金融伦理学》
  作者:王曙光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道德风险是治理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将人性之贪婪、金融机构职业操守的缺失、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监管部门的失灵等问题充分暴露之时,必须意识到,法律、制度滞后于现实是常态。因此,“制度质量”背后的伦理建构,对每个人、每个经济主体都具有现实意义。本书的大量案例,直观地呈现了金融从业人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股票市场中的金融伦理行为与特征,为金融机构高管的决策与思考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