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资之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各位CFO朋友:
  大家好,“财资”,对CFO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至此新年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其的浅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财资”(Treasure)作为一个新的细分对象,在深化财务管理的实践中悄然形成,并已引起众多企业,尤其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关注。
  
  着眼“三性”
  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网络结算服务,1999年花旗银行将现代意义的现金管理引入中国,2002年建设银行承建了国内第一个大型企业金融服务项目,即通用电器现金管理服务项目,2004年东风汽车公司实施了我国第一个大型企业资金集中管控。随后,企业现金集中管理、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如雨后春笋在大型企业迅速推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实现了银行账户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国资委曾多次要求中央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实施资金集中管控。
  Treasure管理,尽管也有称为现金管理,但已不是原有意义的现金,也有别于资金,而是现代财富的管理,包括社会金融资产与企业财务资产,即财务金融资产(故可简称“财资”)的管理。发达国家的企业财务对Treasure的管理,也在实践中得以深化与拓展。它包括了收付款管理、营运资本的流动性管理、投融资(主要是股权、债权投融资)管理、金融风险与操作风险管理,并随着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延伸到往来款项客户管理、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领域。与我国金融与企业财务管理以上的变化如出一辙,只是步伐的快慢与深度广度的差异。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金融资产因其独有的特性,相对于企业其他经营资产,更应给予关注,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加强管控。
  财资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财产形态有:现金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金融衍生资产、或有资产等,其共同的特征或特点为:表现形式主要是票据、凭证或合同契约;使用价值非实体化,有较好的流动性;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离;异地使用;其价值与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无形损耗风险较大。
  基于以上特点,财资的使用与流转不同于其他资产。如:其使用效益不仅取决于所有者,更取决于受让使用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它只有在让渡使用中,同时体现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财资管理应着眼于“流动性、安全性、效益型”(简称三性)。
  三性相互之间既关联又相互制约。在财资的不同形态、不同环境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排序(即矛盾的主要面)。管理的要点除预算管理外,须强调权益管理(或头寸管理)、资源配置管理、委托代理与授权管理、诚信与风险管理、社会协同管理。
  财资管理关注的重点与记录的内容也与实物资产不尽相同。财资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与信息化融为一体;必须实施规模化(集团化),充分发挥其集群效益;必须集约化与集成式管理,通过组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其效率尽可能高、闲置尽可能低、风险尽可能小、效益尽可能大。
  
  重视不够
  财资作为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参加企业资金周转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其杠杆撬动与推动发展的作用也越显突出。财资不仅是企业最重要的财产资源,也是现代经济,尤其是虚拟经济的最主要、最活跃的元素,它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动力之一。
  财资具有独有的特性,如非实体化、便于异地使用、周转快,以及两权分离,其价值和杠杆功能与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它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成就一个企业的辉煌,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企业出现危难甚至破产,甚至由于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上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性经济低迷,以及当前的欧洲债务危机及其连锁反应,为当代经济尤其是虚拟经济敲响了警钟。
  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财资管理不仅需要各国政府予以重视,更需要企业尤其是金融界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既要充分运用财资快速推动经济的杠杆作用,也要加强对其管理,更要防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财资风险。
  财资管理作为财务金融领域一个新的细分管理对象,经过10年的实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得以不断地实践与深化拓展。银行的现金管理功能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资金集中管理已被集团企业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财资管理尚有诸多问题需深入研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不可否认,财资与财资管理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财资管理的教学科研,包括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实践中关注较多的仍然是现金资产,对债权资产、股权资产、外汇资产与金融衍生资产等管理,须深入思考与开拓;即使在现金管理方面,如何延伸拓展、考核评价,集中管理后的利益分配、与责权利紧密结合等问题尚须完善与深化;财资管理能力不足,管控手段落后,委托管理、授权管理及社会诚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功能不够完善,第三方服务商可提供的软件产品还比较单一,社会各方的主动与协同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进程还不算长,对财资的认识与细分管理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速,会计准则与世界趋同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加快创新与拓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快速发展,也为财务与财资管理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可能。在此,呼吁银行金融机构、软件服务商与广大企业单位为我国的财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而共同努力、携手并进。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
  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财会部主任
  阮光立
  2011年12月20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