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看不见的春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凯

   香港一名来自内地的博士生自杀事件,近期在本地和内地各界引起持续的关注。
   葛炜炜,27岁,江苏南通人。1998年经提前招生,考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200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保送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后,赴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内地严酷的升学竞争中,葛炜炜一路过关斩将,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无疑是一个成功者。在同学们的描述中,葛炜炜也是个开朗活泼的人。谁也没有想到,11月10日,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宿舍上吊自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事后校方称,葛炜炜在8月就已经查出患有忧郁症,并接受了校方的药物和治疗。但是葛的同学们纷纷对这个解释表示不满。
   在香港科大的BBS论坛上,一位名为“gifter”的网友发帖子称,葛炜炜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的导师近日将赴美国,并表示其所带的学生只能“转别的研究方向或者跟去美国,再不然,就自己去工作吧”。
   不过,校方否认了其导师出国的说法。
   斯人已逝,世人可能永远无法获知葛炜炜自杀的真相,以及他在人生最后阶段所经历的内心挣扎。
   葛炜炜家在农村,父亲是村里窑上的电工,母亲则在家务农,家境并不好。而葛炜炜从农村起步不断深造,从小学、大学一路成功地走进香港科大攻读博士,在风光的背后,是全家人几乎倾其所有的付出。
   然而,找工作却成为对葛炜炜的严峻考验。多年的奋斗如今到了兑现的时刻,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葛炜炜曾告诉同学,他所在的专业不太好找工作,有很多师兄都转行去咨询公司或者保险公司。他投了几个月的简历,面试机会寥寥,还应聘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见习管理员的职位,甚至把自己的学历写低了些,却依然得不到面试机会。
   可以想象,曾经的辉煌、多年的付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现实的落差,显然是葛炜炜走上这条不归路的重要原因。2006年4月23日,葛炜炜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看不见的春天》,其中提到:“我是否太急切了,或者说太功利了?使得我自己变成了一个看不见春天的盲人?我是否太看重这个博士学位以至于只顾着向前狂奔?”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我当然知道成功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我就应该放弃生活的其它部分?”
  这一切,不仅仅葛炜炜,内地的学生也都能感同身受。
   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识者多有所论。从现象上看,内地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面对严酷的升学竞争,无数家庭和学校给其课以难以承受的负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推波助澜。教育逐渐失去了培养人的含义,而沦为成功人生的晋身阶梯。重点中学、名牌大学、高薪职业,然后是顺理成章的优裕的生活,驱使所有的相关者挤在这条教育的单行道奔跑。
   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自豪地宣布: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108万的5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2500万人,毛入学率为22%。
   然而,扩招不仅带来了世界第一的入学规模,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据新华网报道,中国近年来大学学费涨幅十倍于居民收入增长。巨额的学费成为无数家庭的沉重负担,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也面临着定位的尴尬。“全面发展”、“开拓素质”作为标语口号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但事实上,从小学到大学几乎只剩下职业培训机构的功能;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据预测,2008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帮助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教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教育的种种不完善之处,必然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到学生身上。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自杀的大学生多达20多人,以至于有媒体称2006年为“大学生自杀年”。
   如葛炜炜这样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提醒着我们,中国教育被严重异化了。全社会,包括家庭、学校、政府和企业,不断强化着教育的功利性目标,与此同时却忽视了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性的养成。
   当物质利益绑架了本应是公共事业的教育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这桩绑架行为的共谋,而孩子们不会是惟一的祭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16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