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方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改霞

  摘要:文章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在提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评价与选择流程的基础上,首先以国内外高校后勤改革模式为参考,提出七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并初步筛选出四个可供选择的备选后勤改革模式:准企业化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踌校集团模式;其次以SWOT矩阵为基础进行了后勤改革模式的适应性评价,从资金、技术、服务、管理、营销五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学生及家长、政府五个方面进行了可接受性评价。确定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为准企业化运行模式;最后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离职院校 后勤改革 模武选择适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41-03
  
  一、引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革和完善,改革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向着更加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后勤改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改革思路日益清晰,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高校后勤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这表现在:一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实现实质性突破,依然在较犬程度上存在垄断市场,自办后勤;二是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学校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山西省有高职、高专院校近50所。其中90%为2000年后由普通中专升格,逐步形成了公办与民办院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高职院校的兴起,进一步拓宽了高职教育的功能,丰富了多种办学模式,为探索山西省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山西省高职院校近几年才避入大力发展的时期。后勤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数量上。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现状都远远适应不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使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没有得到像普通高枝那样的宽松环境和社会支持。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普通中专和成人高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后勤基础设施水平低且不完善,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需的资本基础,后勤员工文化素质一般不很高且年龄多数偏大,这种状况使后勤改革中人员分流、脱钩后再就业难度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使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经济实体从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打破传统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性障碍,促进高职院校教宵思想、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转变,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成为当前迫切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选择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笔者将以普通高枝后勤改革模式选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基础,探索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提供可参考、可操作的途径,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改革模式选择和改革过程提供实践支持。
  
  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选择方案
  
  目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即将启动,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吸引社会力量,实现对原有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面向地区性统一的后勤服务体系,实行社会化的经营管理,从而使离职院校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抓好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虽然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但与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相比,在社会环境、基础条件、市场空间、消费群体等方面。高职院校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改革不能完全套用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的模式,而应当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学习和借鉴普通高校后勤改革经验的同时,将改革模式的选择与离职院校的特点充分融合。
  
  (一)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与选择流程
  1.前期工作。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可满足程度和任务完成能力进行分析。
  2.备选改革模式的提出。主要是识别其关键影响要素,以此确定山西省高职院校所具有的优势和应当克服的劣势。在此基础上,应当利用文献资料、现有的后勤改革分析报告和互联网手段在内的多种途径。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所有模式进行搜索和识别,然后分析其对后勤改革目标可满足的程度和可完成任务的能力,能满足上述务件的后勤改革模式为备选后勤改革模式,否则应当重新进行后勤改革模式的搜索和识别。
  3.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评价。在此。主要从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应性、可行性、可接受性三个方面对备选后勤改革模式进行逐层评价。经过上一层评价后,排名靠前的若干备选模式作为下一层评价对象。如果经过某一层评价后,发现备选后勤改革模式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当重新进行搜索和识别。
  4.后勤改革备选模式的选择与确定。依据前迷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的评价系数,确定综合评价系数,再确定最后排序,从而选择确定最终的后勤改革模式。
  
  (二)备选后勤改革模式提出
  结合当前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运作管理和改革的现状,按照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进行分类。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备选模式主要有:
  1.大后勤运行模式。即“大机关、多实体”模式。主要是将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划归新的后勤处。按职能类别成立各种科室;将后勤服务职能按服务领域成立各种实体。后勤处为行政管理机构,各实体则在后勤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负责全校的后勤服务与保障工作,通过签订服务质量、经济目标管理等协议的方式运行。
  2.BOT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根据政府计划或社会要求,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项目,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争取得一定的回报。然后转让给社会或政府。它是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武。目前,BOT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3.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即“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把后勤服务I作和后勤服务人员从学校分离出来,组建后勤集团(或总公司)。后勤处(甲方)履行学校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代表学校监督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核定经济指标。后勤集团(乙方)则承担起学校的后勤服务与保I障工作,按照甲方核定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

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相对独立地运行。
  4.小机关多奕体型模式。按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分别成立一个代表学校行使甲方管理和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另外成立多个按行业组建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学校对其在明晰资产的基础上。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多实体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才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真正形成。否则市场经济主体的短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
  5.开放运行模式。开放运行模式就是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开放,由它们来完成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此种模式大约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将枝内后勤服务市场完全向社会开放,引进社会企业来校经营;=是将后勤服务工作按服务类型有选择地交给社会或其他高校有优势的后勤实体来完成;三是学校选择有一定实力、专业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企业来承担后勤服务工作。学校将原有后勤服务人员并八该企业,按合同约定范围、质量标准、服务价格联办后勤。
  6.跨校集团模式。跨校集团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将一定区域内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与学校分离后组建跨校后勤专业集团,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跨校集团模式利用规模与专业的优势,降低成本,实现区域内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使高校后勤服务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高等教育产业。
  7.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通过后勤与学校实行规范分离,逐步淡出后勤资源配置舞台,直到最后完全退出;在后勤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上,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非行政领导和决策人,从体制上对高校现有的后勤资产进行有效重组,使产权的主体从单一的国有形式走向多元化。在操作方法上,则应与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将学校后勤资产的一部分按照以人为本、人性化操作的原则,作为身份置换补偿金用来向后勤员工配股,以彻底买断后勤职工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事关系,变“事业人”为“企业人”。
  经过对高职院校实际运行中的现状调查,对上述7种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初步筛选后。大后勤改革模式、开放运行模式、企业化运行模式三种模式被初步筛选掉。首先,大后勤改革模式由于没有克服事业型后勤的缺陷。对各实体的运作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学校无法摆脱繁杂后勤事务的纠缠,不能有效降低后勤服务成本,难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水平,因而采用这种模式很明显将无法迭到改革的目标。其次,开放运行模式由于对社会企业或其他高校后勤实体完全开放,而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特殊性,结合当前的现状,不具有现实性,因此也被排除。再次,企业化运行模式即股份制。它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背景的职业技术院校,推行股份制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比较大的困难:一是公办高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干部职工甚至一些领导干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没有牢固树立以市场为本位的办学观念,而且对股份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推行股份制缺乏信心和勇气;是在公办高职院校推行以“产权明晰化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股份制还没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政策,在真正推行国有资产股份民营化和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三是与股份制配套的综合改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财务制度改革、资产管理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等。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跨校集团模式4个后勤改革模式。
  
  (三)后勤改革模式的适用性评价
  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定量筛选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初选出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对高校的适应程度。以及它保持或改进高职院校竞争地位的能力。笔者通过使用适用性评价矩阵法(QSPMI法)作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的定量筛选方法,对剩余模式进行进一步筛选。筛选程序如下:
  1.适用性评价项目确定。借助系统工程中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战略管理中战略评价选择理论。提出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适用性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机会利用程度、威胁规避程度、优势发挥程度、劣势克服程度及后勤改革目标与任务实现能力五个方面。
  2.确定适用性评价:级指标权重。采用上述各项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出各适用性评价:级指标的权重。
  3.列出备选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是指在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初选的基础上,提出的四个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
  4.确定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吸引力得分值。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专家,对日种后勤改革模式相对于内部优势的发挥程度、外部机会的利用程度、内部劣势的克服程度、外部威胁的规避程度及与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确定出上述四个备选后勤改革模式:级指标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5.计算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反映后勤改革模式在同类模式中的相对吸引力大小。
  6.计算综合加权吸引力得分值。将各改革模式的加权吸引力得分值累加,得出加权吸引力得分的总和。
  根据后勤改革备选模式适用性评价结果,筛选掉其程度和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然后通过可行性评价和可接受性评价来进一步选择。通过评价,我们可以把“跨校集团模式”筛选掉。理由是这种模式要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影响下才能组建起来,政府和学校还需倾注大量精力,跨校集团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事业”性质,无法真正社会化,因此适用性不够。因此保留准企业化运行模式、BOT模式、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经专家访谈调查,这种结果与很多高职院校决策层的价值偏好基本一致。
  
  (四)后勤改革模式的可行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主要是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的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资金保障能力、管理支持能力、营销支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服务提供能力五个方面。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行性评价,确定出可行性评价值。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条件满足程度分为五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确定可行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分析可行性指标对于可行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行性指标为评价主体,根据专家的可行性评价意见做出评价。
  4.可行性相关满意结果处理。首先,根据可行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得出评价结果。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并确定相关可行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行性指标权重,确定可行性满意度,从而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可行性评价结果。
  5.可行性评价。根据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可行性评价值和评分标准标度,筛选掉“小机关多实体型模式”。理由是:普通高校的

师生规模较大,它能向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益服务保障,但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山西省高职院校。由于后勤经营服务实体难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严格成本核算,市场将会难以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可行性不够。可以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作为下一步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选择的备选模式。
  
  (五)后勤改革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
  后勤改革可接受性评价主要是分析内部资源条件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该指标涉及的内容有: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可接受性、员工可接受性、学生及家长可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我们邀请山西省部分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后勤实体管理者、后勤实体的员工、部分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相关专家,对后勤改革模式进行可接受性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1.确定评语集。将满足后勤改革模式要求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很强、强、较强、一般、弱。
  2.根据决策评语集,确定可接受性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可接受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通过分析可接受性指标对于可接受性评语的相对隶属度,以上述可接受性指标为评价主体,专家的评价意见认为: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和BOT模式两种模式的所有者可接受性、管理者接受性、政府可接受性专家认为很强的占85%以上,认为一般的较少,只有13%左右。认为员工可接受性强的80%,认为一般的也占到了20%。认为学生和家长可接受性强的100%。
  4.可接受性相关满意程度专家结果处理。首先。确定因素评价矩阵和相关可接受性隶属度矩阵。然后,确定可接受性指标权重。最后,确定可接受性隶属度,可得出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可接受性评价结果是较高的,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相对低一些。
  5.可接受性评价。根据后勤改革模式可接受性评价值,可以看出模式1-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而模式2-BOT模式的可接受性评价值是较为可接受的后勤改革模式,但模式1比模式2更好,所以选定的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对于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是可接受性更强。筛选棒“BOT模式”的理由是:“BOT模式”由私人财团或公众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一定期限内由修建公司进行独立经营管理,学校或政府部门在高较后勤系统中的话语权被完全弱化,其各方可接受性不如“准企业化运行模式”。
  
  (六)后勤改革模式的确定
  根据前述评定结果,选择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实施,可以对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形成有效的支撑,能充分满足高职院校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并且融合了现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中相对积极的因素,弥补了其不足之处,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用该模式可实现高等教育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准企业化运行模式是山西省高职院校目前及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较好的后勤改革选择模式。’
  依据前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有关分析结果,对照以上准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特点,考虑到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目标可实现程度和任务可完成程度。在此得出结论:选定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作为山西省离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模式。
  
  三、结论与建议
  
  笔者以国内外后勤管理模式选择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多年来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国内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和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实际,对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模式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对备选改革模式的提出、适用性评价、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评价:确定山西省高职院校后勘改革模式是准企业化运行模式。在选择了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模式以后,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转变后勤改革观念,认识到后勤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研究;要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的良性互动,规范后勤管理;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推进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增强政策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高职院校后勤改革政策。对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要建立新的后勤保障体系,通过树立良好的诚信,明确后勤实体经营服务范围。建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企业文化;加强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建立充满竞争与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深化高职院校后勤人事制度的改革,提高后勤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议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政府对大学生的专用服务机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1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