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惠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章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的论述,介绍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 成本控制 重要意义 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64-02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较弱、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取得超越其他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呢?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最为关键。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信息。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1.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许多中小企业片面地强调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然而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虽然提高了短期利润,但不利于长期利润目标的实现。只有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基本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辅助活动等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不断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市场经济使得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个体,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关心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一切变化。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以求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4.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本控制的创新可以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通过成本控制的创新来引进并应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能寻求更好更多的降低成本的途径,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理念。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只重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忽视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对成本进行控制,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仍然按照成本习性划分成本的构成并核算产品成本,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因此,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误认为简单地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效益。这种失真的信息导致生产成本控制觉察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而不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2.成本控制目标不够合理,缺乏全面长远意识。现在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阶段,而传统的成本控制则立足于短期效益,局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控制,缺乏对生产经营全面的考虑。这种成本控制目标具有一定片面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在复杂多变、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利于企业持续生产和长期发展,不符合现代成本控制的宗旨。
  3.忽视产品设计成本和决策过程成本。多数中小企业对材料和工时消耗控制严格,但由于没有控制好产品的设计成本,导致成本上升;企业领导在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等方面决策不当,增加了企业开支,拉动产品成本上升;中小企业由于产品质量、档次低,促销活动频繁,单位产品营销费用偏高,使产品单位成本上升。
  4.成本控制内容不全,提供的信息滞后。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片面重视投产后的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供应过程、销售过程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成本管理,导致采购费用、销售费用的生产管理费用升高,这必然引起成本上升;同时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较注重产品制造与检验的事后控制,没有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采用人工汇总原始数据、填写报表、输入系统,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
  四、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1.标准成本控制法。标准成本控制是指围绕成本相关指标而设计,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账务处理等内容。
  标准成本是指为编制计划和实施成本控制,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每一单位产品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一经制定,就可以用它衡量实际工作,比较是否达到了预计的目标,并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标准成本要提供的内容:(1)数量标准;(2)价格标准。这两者的乘积就是产品的标准成本,其中又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价格×数量。价格是直接材料的单价,包括材料、运输、装卸、搬运、折扣等费用;数量是每个单位产品所耗用的材料数量,包括无法避免的浪费和损耗。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工时用量。在计件工资情况下,工资率即单位产品所支付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在计时工资情况下是生产工人单位工时所应分配的工资。工时用量标准要在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应考虑停工、停产、设备检修等,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制定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一把标尺,企业可据此衡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损耗,由于企业在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变化,使成本出现差异。其主要原因在采购和生产部门,因此在对成本差异进行控制时,应着重加强对采购和生产部门的控制。
  2.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目标成本法是致力于产品周期成本降低的综合性成本管理工具。它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目标利润倒推出目标成本,这里的“目标利润”体现了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要求,而“竞争性市场价格”则体现了市场导向。市场价格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它既是企业本身应该接受的价格,又是企业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应该接受的价格。因此,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实际上就是“知己知彼”的战略思想的体现,由此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将企业内部发展战略与企业外部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指导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从而将企业成本管理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
  实行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包括:(1)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2)根据顾客与竞争对手的情况确定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3)根据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4)推行价值工程实现目标成本。
  3.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与财务会计采用的完全成本法相对应的一种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固定性制造费用是否计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成本,这样,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从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固定性费用从总量上加以控制,而对于变动成本则从单位成本上控制,通过降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来达到降低产品总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在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的今天,降低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更新观念,进行科学的现代化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库珀和卡普兰.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扭曲了产品成本
  2.胡世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有问必答.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象山县地产房产开发总公司 浙江象山 315700)
  (责编:李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