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振勇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中小企业继续保持其活力和速度,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建立基于组织内在要素,培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68-02
  
  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逐渐落实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在WTO“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下,贸易壁垒将逐渐打破,不同的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中小企业的本土优势所剩无几。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中小企业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中小企业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能力,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站稳角根并取得长远发展。
  2.中小企业在核心竞争力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要,但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识不准确。中小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把企业竞争优势认作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一般意义的资源认作核心竞争力;把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认作核心竞争力。(2)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我国许多中小企业中管理层的决策者往往仅凭借自身的直觉、感觉和陈旧过时的经验,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举措及价值取向盲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独特性、递延性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3)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在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中,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全国研究经费的远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同时技术引进速度慢、开发率低、技术人员匮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和和以此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选择与分析
  1.中小企业核心竟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的竞争力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企业单一功能领域上的竞争能力。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竞争能力的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企业的营销竞争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研究开发竞争能力、人力竞争能力、产品竞争能力、技术竞争能力等。这些竞争力只是企业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所具有的一种相对优势,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如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晚期,该产品的竞争力也随之减弱直至消失。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指企业各种竞争优势的整合,这是经营活动的适应性和相互加强的结果。这样的整合优势是阻止竞争对手模仿的最有效武器,这将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同样,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核心优势并成为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和超越的竞争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有增强企业一般竞争力的作用,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又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竞争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过程就是以中小企业的一般竞争力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整合,使其上升为更“高级”的竞争力的过程。
  2.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的要素。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既要考虑一般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系统要求,同时又要考虑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来形成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1)中小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价值观是指在中小企业内部占统治地位的规范、态度和行为,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小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构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偏好,从而体现在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中。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动力,企业价值观只有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甚至领先于当前的科技潮流,才会使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它包括中小企业中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这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质企业组织中特殊知识的累积,而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是其最重要载体,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企业员工的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获得,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形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基础。
  在企业人力资源中,企业的领导者又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最高执行官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对企业能否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得先机占得优势,领导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者个人的能力、修养、价值观都关乎企业的发展壮大。(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设施装备、技术规范组成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它既包括以研究开发表现形式的隐性技术体系,也包括以核心技术和一般技术为表现形式的显性技术资源,它是中小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4)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它包括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文化形成和组织学习等机制。中小企业管理体系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系统及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活动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其中规章制度是中小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依据,组织系统是管理体系运作的载体,而企业文化则是管理体系顺利运行的润滑剂。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有效地集中组织协调起来,发挥中小企业的整体优势,形成基于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5)中小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更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中小企业能否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等信息,并在组织内部迅速准确地传递、处理是中小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是形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3.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我国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企业可能对其理解不一样,将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中小企业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必需符合如下几个标准:(1)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能够影响,或者说指导企业运作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准则,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2)它必须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3)要形成基于中小企业特征的核心理念,就是指“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理念,数量不宜过多,通常是五到六条即可。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还要体现出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体现为一种文化力;二是体现为一种学习能力;三是体现为一种创新能力。
  三、培育和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对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并在推进过程中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预先转换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小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竞争优势。为此,中小企业首先要从环境角度加以分析。企业处于复杂的商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环境中,环境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其他企业的影响更为复杂,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就要求对企业的环境性质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析,找出处理各个不同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最有用的方法。其次,中小企业要对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客观的认识,对优势与劣势的客观认识应该基于对相同和相关企业进行全方位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层面的多维比较,才能确保认识的客观性。再次,要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进行认真的考察,中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能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一定程度的理解相当重要,只有在企业的外围部分形成较明确的共同体,企业抵抗系统风险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最后,中小企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要选择出适合企业自身产业定位、竞争态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长远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选择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并按照此战略进行扎实而深入的推进,以保障战略的贯彻与落实并在执行过程中积累起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小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创新,立足于中小企业自身实际优势的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性技术。
  为此,中小企业一是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和外部的技术研发中心的优势和相关技术创新政策性优势,通过筹办各类技术发展论坛、新技术、新设备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为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交易平台。二是要注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科技攻关;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发明创造积极性,形成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四是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新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中小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构建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为此,我国中小企业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营销战略,从传统管理过渡到现代化管理,坚持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人才等方面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的、配套的改革与完善。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一言堂式式样的管理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相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4.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专而精”的策略。“专而精”战略是中小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其“小”的特长,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做成“强”的、有竞争力的企业。逐步由“小而全”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的专业化企业发展,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为此,中小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施和推进这一策略体系:(1)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形成特色化经营。(2)找准自己的潜在能力,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到知己知彼,以构建差异化的竞争战略。(3)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竞争能力。(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打造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在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商誉是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中小企业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朝琦.企业创新经营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李建明.企业核心能力[M].法律出版社,1998
  5.(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6.熊志根.我国发展中小型跨国企业的战略思路[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2)
  7.蹇光灿.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8.江绍中.新形式下中小企业如何生存发展[J].新重庆,2005,(05)
  9.刘进.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D].四川大学硕博论文,2004
  10.庞洪秀.波特竞争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启示[J].中国市场,2005,(36)
  11.张德玲,倪庆红.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及战略选择[J].理论观察,2004,(6)
  12.姚莉.论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定位与策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1)
  (作者单位:太原第二热电厂 山西太原 030041)(责编:廉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