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祥柏
摘 要: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措施。文章从高职院校选修课设置原则、管理重点两方面对高职院校选修课设置与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选修课 设置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23-02
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是基于高职院校办学方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向全校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集中学习的一种活动。选修课是必修课的科学拓展和重要补充。开设选修课,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破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提供进一步的保证。
一、高职院校选修课设置的原则
1.选修课开设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坚持科学定位,明晰培养规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在高职选修课的开设中应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学校应通过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企业座谈等方式,加强对所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知识、素质欠缺的了解,不断修改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
2.选修课开设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设置不能过分强调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的延伸与专业课的补充,而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来开设选修课。在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积极性、对未来的定位和本科院校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再者由于高职院校的三年学制和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要求,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系统、正规授课的时间更是明显地少于本科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越来“唯我”、知识面越来越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越来越差,这些对于学生以后投身于激烈的社会竞争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生在校时间里,充分利用学生时间、充分调动教师潜能,开设一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工作中急需的文化素养、礼仪教育、经贸管理、实用综合技术等知识的培养等实用课程,是选修课的根本目的。
3.选修课开设要紧紧围绕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我国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甚至有些院校还有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考虑到高职学生生源状况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个性特长千差万别,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高职教育说到底就是对学生的技能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均一的,是有着可以区分的个性差异的;每个人所指向的自我实现又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因此,无视个性的均等、划一化的教育不能说是真正“发展个性”的教育。要真正实践“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就得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造,同时积极拓展选修课程的范围,使每一个学生能从自己的个性出发,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选修课的管理
选修课的管理,不仅要实现学生可自主选课,而且无论是选修课课程的设置,还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
1.处理好资源与需求的关系。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而发展的,大多院校规模迅猛扩大,新兴专业不断涌现。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师资数量不足、“双师”素质教师缺乏,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缺口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选修课的开设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资源与需求的关系问题。学校应该从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出发,调动全院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有秩序、有目的地开设选修课,既不能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就不开选修课,也不能为了开设选修课而开设选修课。要避免选修课的层次太低,要避免出现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课程不定、教材不定、课时不定、学分不定、教师不定”的“五不定”现象。不能把专业课的补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不能使选修课与必修课内容重复交叉。要从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和个性发展机会出发,积极探索设立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的途径,鼓励全体专兼职教师加强企业实践,进行读书学习,积极编纂选修课讲义,积极研究选修课授课内容,积极摸索选修课授课新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可选、实际有用、健康向上、张扬个性的选修课。
2.处理好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关系。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不外乎两大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着重于培养学生为本专业服务的能力,选修课则是从更宽的领域培养学生为全社会服务的能力。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种,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旨在让学生纵深性、研究性地学习,拓展专业视野,打造院校特色和学生专业特色。现在不少院校存在着重公共选修课、轻专业选修课的情况。把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没有错,但是如何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领域,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展就业的“宽口径”,则是专业选修课所能解决的问题。
3.处理好专业特色与个人爱好的关系。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扬各自的办学传统、办学优势,在办学特色上下工夫,把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建设特色名校结合起来。不仅必修课要凸显特色,而且选修课也必须围绕院校与专业特色。院校特色表现在各个专业特色上,通过鲜明的特色,强化院校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选修课在顾及到院校特色的同时,应顾及到学生个人特长和爱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个性特长千差万别,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使专业特色选修课涵盖本校各专业,鼓励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涉猎其他专业,体现个人爱好的选修课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博通古今,围绕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和生活兴趣,通过多维的教学情境创设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选修学习中通晓义理,在综合实践中增长才智,在合作探究中涵养心灵,在成果交流中体会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毕业生,身上既蕴含着院校特色,又张显着个人特长,必将为用人单位所青睐。
4.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学生数量巨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既使选修课的数量能满足学生选修的需求,同时又保证选修课的质量得到学生的好评,收到实际效果,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学校应根据规定的选修学分和学生的数量,把必修课、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资源提前考虑、统一调配,应在每学期放假前就进行选修课课程设置、教师选配、教材选择等项工作,而不是在新学期开始再进行这项工作,要想办法避免学生因选不上课而无法修满规定的选修学分的情况出现。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把对选修课的管理和对必修课的管理放在同等位置,不能形成管理上的盲区和缺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评价,而这种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对外声誉和今后的招生。系部和教学督导都要加强对教师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监控,把选修课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范围,对教师的考量和评价要把能否开设选修课以及选修课教学的质量。为保证教学质量,每班容纳的学生人数应该有一个限制。为解决选修课开设门类和课程科目少的问题,可以探索几所学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处理好教学监控与课程考核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选修课的管理。学校应该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经验,拟定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选修课课程目录,编印教学大纲。同时在校内外公开征聘公选课教师,要求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应允许同一门课程由几位教师同时开课,以形成竞争,优胜劣汰。学校组织专家加强对公选课授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随时监督公选课的授课质量。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的选修兴趣。开课前,检查教师的一部分教案,开课后,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案。同时,组织专家,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进行检查、督导,随时监督公选课的授课质量。组织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测评,并将评课、测评的情况汇编成册,放到校园网上,教师、学生均可以随时查阅到某教师的教学资料。应制定公共选修课评价办法,由于各学校普遍把选修课放在休息日或是正课以外的时间进行,这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监控,如教师及时到位、学生按时出勤、及时布置、收交、批改作业、最终考核方式等,要在选修课中开展评定优秀课程活动,课程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要给以训诫,甚至停开课程。
参考文献:
1.周小海.加强选修课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傅新民.综合性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的优势与意义.职业教育研究,2005(8)
3.张海龙.对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4)
(作者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404)
(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