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春月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与国际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高职院校国际物流管理培养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 教学设计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31-02
  
  一、引言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是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精神,对于货运代理这类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应该研究其特点,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行业特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明确树立课程的教学目标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面向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开设。课程专门研究国际货运操作程序,主要涉及有关国际货运中海运、空运和陆运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操作。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职业岗位技能:首先是方法能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通过热点案例的讨论,模拟实训的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今后的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海运进出口、航空货运进出口、陆路运输等一系列订舱、计算运费、安排出运程序及相关单证,具备运用相关法律解决货运纠纷的能力;最后,是社会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开拓联系客户,基本能独立处理安排航线、租船订舱、运费收取等业务环节,具备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协调与客户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
  三、教学整体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以培养货代行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国际货运代理注重实际经验和流程,对业务流程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所以在课程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下四点:(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引入企业元素,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工作流程、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2)将货代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通过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教学情境设计,构建教学内容中的单元和任务。(3)以典型业务流程为项目载体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原理、实验、实训的内容进行教学。(4)以启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着力点。
  2.设计思路。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总体来说,课程设计思路是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来设计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中,首先以分析岗位能力,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工作过程,并将将工作任务细化。然后选取、序化、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总体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依托,但又不局限于原有教材。高职院校要围绕掌握概念是基础,实际应用为重点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或是增加,尽量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际运作技能。
  2.课程设置。国际货运代理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总体来说囊括了国际物流知识与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地理等几方面。因此除设置国际物流采购、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物流专业课程外,同时要设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课程,并且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中使得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达到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程安排上,国际货运代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专业课程。因此课程安排上要做到物流基础课程教学在先,在比较全面了解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国际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此外,由于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是开展国际物流管理教学的基础。因此,《国际货运代理理》课程教学应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之后进行。《国际货运代理》对国际物流运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有重点讲解,特别是对于具有很强国际性的有关海运提单、航空运输单、运输合同、国际公约以及贸易单证等以英文形式成文的单证,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并且填制。如海运方面的《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金康条款等。此外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要求学生了解《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3.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设计。国际货运代理是和实际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应在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举出一个在企业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始学习与思考,然后将完成这个任务所需的理沦知识加以整理。旧的知识作为复习,新的知识作为详细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在学生熟练掌握具体工作任务并完成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展开介绍一些相关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集装箱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介绍货物的体积、重量和性质。然后让学生来选择哪种规格的应装入哪类装箱待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再介绍一些关于集装箱的归属和租赁的知识。这种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一背景知识一任务实践一知识扩展的驱动模式,更贴近实际业务可以增加学生的操作业务能力。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习方法可以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理论,这些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即使遇到没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在学校培养的自我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设计
  1.理论教学。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基础性环节,课程中有关概念性的内容和基础理论如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报关知识等构成教学理论框架体系,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2.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进行环境与角色模拟。在环境与角色模拟时。首先,教师要非常明确地向学生介绍环境情况,当然,最好是有实际的模拟场景。其次。教师还要规划好角色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只是情景的设计者。情景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要求来设计。操作角色由学生自己选择,如在讲解“集装箱出口业务流程”时,虚拟一个进出口公司出口两批货物的业务,一批出口到美国,另一批出口到英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需要做拼箱,出口到英国的货物是两个整箱在这两批出口业务的情景模拟中,涉及的角色有托运人业务员、码头公司业务人员、码头公司门卫、船运公司业务员、班轮大副等。然后,对学生分组。学生自己确定角色。分组讨论并完成相应的操作。最后,各组派代表陈述自己的操作。在情景教学时,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十分活跃,能够大大提高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认识。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注重选择精品案例,尽量突出所选案例的典型性,并体现课程中所学内容的特征。
  4.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包括以计算机化教学软件来模拟物流活动和校外实习。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实习软件中包括了单证实训、进出口贸易实训、国际货物运输实训、货代模拟实训以及报关模拟实训等多项活动。采用模拟教学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填写业务中所需单证,这和在真实业务中操作几乎完全相同。国际货运代理模拟教学软件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环境感受到实际业务的情景,又可以反复练习各种所需单证的正确填制方式。学生学习完相关的业务知识后,应组织学生去相应的现场参观,以将学生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较强的感性认识。例如在介绍海运知识之后,就组织学生到码头和港口见识真正的堆场,真正的集装箱和各种船舶。在介绍航空运输之后也该让学生去看看机场的监管库和机场的货物运输系统。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能够让学生学习阶段就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有真切的体会,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好本专业的欲望,以达到校内教学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国际货运代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高职院校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实际业务操作技能为主,实现课程教学、课程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2.王贵斌,朱惠君.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军.高职高专《国际货运代理》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2)
  5.邓小乐.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6)
  (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