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仇 雪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37-02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各级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保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一、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目前仍是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财务、人事、收入分配制度等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与创建节约型单位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这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病,也是普遍性的问题。因行事业单位不核算成本、不考核效益,所以自上而下始终摆脱不了重投入、轻管理的怪圈。对资产管理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不到位,敷衍了事,能推则推,实在推不了,凑合着干,应付着做。用这种工作作风管资产,不言而喻,管不好。财务人员仅局限于账目平衡,该入账的入账,至于谁使用、谁管理、什么时间报废、怎样处置无人关心。待到资产清查盘点,追问的时候谁都不清楚,或者人员已经调离岗位,无法追究也不愿意追究。久而久之,推诿扯皮之事不断发生。
  2.固定资产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少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只反映资金支出,不进行实物登记,经常出现错登或漏登。有些资产入账时,前后脱节、登记方式随意,计量不规范,口径不一致,时间一久,造成混乱。账务处理不及时,长年挂账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规定的报废年限早已超出,并且有些固定资产已淘汰或毁损不能使用,却长期堆放在仓库,既不清理,也不申请报废,有些实物早已处置,但不进行账务处理,长期挂账。还有一些单位,对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已房改的房屋不按时调减资产,造成账物不实。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使得财务人员、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资产家底不清,进而导致管理混乱。
  3.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理统一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或标准没有被严格执行,导致各事业单位之间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整合机制,单位之间争设备争项目,各自为政,从方便使用等利益角度出发,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相互攀比,不考虑资产的实用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现象严重,从而造成大量资产闲置和不必要的浪费,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单位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重货币资产不重实物资产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规定不健全。一是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调出、以及调入时未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二是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不健全, 资产处置不够规范。由于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告、审批、评估手续繁琐,很多单位在处置时随意轻率,不按有关规定申报处理,不经有关机构评估,不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运作,不办理相关的手续,自行处理了事,违反“先批后处置”的程序,生米煮成熟饭后补手续。有的单位不经有关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随意利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或者担保。再者部分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有部分可以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加以报损,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三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对责任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报告、不处理,更谈不上赔偿或追究责任。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首先,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这是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基础。只有单位负责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到位,而且,《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其次,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事业单位要设置固定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岗位,明确分工,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保证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职权分离,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牵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完整保存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文件、采购合同以及验收报告等,领用时有登记,变更时及时记录,报废时有冲销,确保会计账与实物账相符。(2)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包括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账在内的各种账簿资料,建立完善的账簿记录制度,加强明细核算,对固定资产增减事项要及时入账,严格做到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3)建立固定资产维护制度和使用人对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要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漏洞,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对实物的盘亏和人为损坏进行赔偿作出具体规定,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4)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要采用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3.充分利用预算、政府采购强化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严格固定资产预算制度,事业单位每年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预算,预算批准后,从严掌握。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应会同本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预算作全盘考虑,从资金来源上加强有效控制,对各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报告,要综合考虑各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间相互调剂使用,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行为,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自觉性,在基础设施建设、车辆购置、设备购置、大额办公用品购置环节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降低固定资产购置成本,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4.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快速、详细的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种信息,实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5.建立评价体系,对固定资产实行绩效管理。研究、建立固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并组织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给予表彰。对违反规定,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的或行政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逐步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洞和不足。无论来自政策性因素,还是单位内部自身管理方面,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只有确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起健全、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果, 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5.30
  2.刘芳.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J].科技信息,2006(4)
  3.欧美珍.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广东水利水电,2006(4)
  4.刘同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5)
  5.宫秀芬,许碧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6(6)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 江苏南京 210007)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