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岸金融,看上去“很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雪吟

  尽管“离岸金融业务”听起来总是能透露出些许邪恶的因子,但它确实是全球最通行的一种金融业务手段,最古板的企业银行也在经营着这项事业,何况对财富有着极度敏感的私人银行。通常,私人银行家更喜欢用这种工具,为他的客户回避掉单一市场的风险。
  
  在上一篇的全球财富地图上,你不难发现这些地方的存在:瑞士、香港、新加坡、威尼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这些地方被覆盖了同一层面纱――离岸金融中心。如果有机会可以看到当地的注册企业名录的话,你可以轻易的发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企业名列其中。
  
  据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offshore只要和金融共同出现,就会挑起某些紧张情绪,因为这个组合词总被理解成为逃税和洗钱这些犯罪行为的代名词。更容易引发紧张的理由是,所有的私人银行都会跟离岸金融扯上关系。
  事实上,任意一个内地的居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开一个银行账户或者是证券账户就算是离岸业务了,显然这和犯罪毫无关系。还有,假设一个加拿大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爱上了这里并决定于此定居,于是,他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了房贷,并成功取得。这样一来,这笔贷款业务就是建行的“离岸业务”了。所以,离岸业务其实是一个金融业务的常态,之所以如此声名大噪是因为“离岸工具在财产的保值、增值和转移三方面,均有优化和完善财富管理整体效果的作用”。
  从保值的角度讲,私人银行客户可以利用离岸工具克服国内的物权保护缺陷,还可以化解可能遭遇的系统风险。当然,私人银行可以提供的离岸金融服务并没有这样简单。
  
  对信托和离岸基金的需要
  
  私人银行发展的契机源于富裕人口的增加和对财产保障的需求。不论是从心理学角度还是现实层面上分析,人类对于财产的概念首先是拥有,其次才是合理的处置。据波士顿2006年的《全球财富报告》分析,富有的投资人一般不希望从私人银行获得额外的服务,“我不需要银行提供额外的服务――针对每个专业问题,我都想要一个独立的专家”,这是一名意大利的私人银行客户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客户都愿意把所有的决定权交给私人银行家。
  但是,这项报告还显示,客户希望私人银行提供的少数几项额外的服务就是――建立信托和家族基金――你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些都是为了保有财产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有钱人都有传承自己财产的需要。而对于财产,税率、汇率和通胀率是永远的敌人。
  为了确保顾客的财产安全,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市场中,是很有效的办法。以离岸基金为例,这种产品最初的功能设计是全球市场投资,但如果参与者并没有获取收益的强烈需要,它还能成为移民或子女出国留学的工具。因为,如果贸然把资金汇到境外,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除了跨国界的投资安排,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在海外免税国家与地区成立离岸私人公司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方案,有助于税务和遗产规划。
  不少国家的税率很高,可能达到40~50%,法国向富人征收的一项特别税,税金高达65%。所以,一旦在国外银行开户,任何资产变化都会牵涉到纳税问题。所以,将资金放在离岸基金上,实现避税效果一直是私人银行家们乐此不疲的招数。
  在移民版图上,美国无疑是首选地之一,整体上讲,这里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避税天堂”,如果管理得当,外国投资者几乎可以避除掉除了股息税以外的所有税负。但由于各州法律不同,如果对税法了解不全或者避税措施不力的话,美国也可以轻易成为投资者的财富墓地。比如说,佛罗里达州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对于拥有贷款、债券、基金、股票、信托等资产合计超过25万的部分收取千分之一的“无形个人资产税”,而纽约州则是以征收个税为主。
  而私人银行家们则承诺,他们可以代为打理客户的所有需求,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循环:针对富人而收的税项越多,当事人就越需要税务规划,私人银行家就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客户。
  
  考验人的离岸公司
  
  尽管外国金融机构仍被禁止在中国大陆提供财富管理服务,但私人银行却间接得益于大陆强劲的经济增长。因为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也有助于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因为在投资银行同行承销了大陆企业的IPO之后,私人银行也会因此而获得一些客户。
  为了方便客户,私人银行可以提供设立离岸公司服务,私人银行客户可以节省收益、利息和遗产的相关纳税支出,增加财务私密性,使财产免受法律审核与纠纷,也可以减少投资与融资的交易成本。离岸公司也可用于经商贸易。
  以中国为例,如果是一个直接在国内成立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当公司股东需要转让股份,改变股权结构必须取得原审批机构的批准,手续复杂,耗时过长,也许获得批准后,市场机会早已过去。但是如果转让手续可以在一个离岸公司完成。
  这样的模式可能会转出部分财产,甚至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行而有效,即让客户得到想要的结果,又要符合各国的法律规定,就要看私人银行家的职业素养和操守了。
  现在,更多的私人银行对外表示,他们挑选客户极其严格,一旦准客户涉及到来源不明的资产,就会被拒绝提供服务。当然,私人银行并不是想像中那个外人完全无法窥探的世界,最为注重隐私保护的瑞士的《银行保密法》都已经受到国际间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还需要接受开放账户资料的要求(比如菲律宾总统马蒂斯海外账户曝光事件),所以几乎所有的离岸业务都是在法律界限以内做出的组合式服务。
  
  深受喜爱的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基金也是私人银行保障客户财富的有效方式。尤其受到一众港澳富豪的喜欢。香港影星李嘉欣现任男友许晋亨,是澳门赌王何鸿炎的前女婿,船王许爱周的孙子,但更有名气的是,它是一份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之一,这份信托支付他每月的零用钱和薪水,总额达数十万元。虽然对爷爷的财产无所有权,但却可以保证衣食无忧。
  同样热爱信托的还有“超人家族”李嘉诚一门,李嘉诚曾两次将价值67亿多港元的上市公司股票,从私人名下转移到家庭信托基金之内,而这个家族基金的受益人除了他自己外,还包括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及李泽楷。市场人士分析,调整家族信托基金的持股量是香港富豪的一贯做法,把个人资产注入家族信托基金之内,方便日后管理,也省去了财产让渡的费用。除此之外,李嘉诚的信托基金,还能用以收购一些商业项目,而这些操作是不需要向董事会及股东报备的,更无需向市场公告。类似这种通过家族信托管理名下资产的做法,在私人公司中极其常见,亦是对个人财产的合理保护。
  信托的另一个吸引人之处是可以取代遗嘱,避免预立遗嘱与遗嘱认证程序的公开。多数国家,遗产税过重,在日本,4亿日元以上的遗产,要缴60%的税金,超过20亿,税率就达到70%。天皇的皇后美智子王妃就因不堪税负,放弃了娘家的遗产。据日本媒体报道,自从皇后的父亲、日清制粉老板正田英二在1999年以95岁高龄逝世后,留下总额为33亿日元的遗产,其中包括一幢百年豪宅,但王妃兄妹就因无法缴付高昂的遗产税而被迫放弃了继承这笔遗产,而税务机关已经作出了拆除老宅公开拍卖土地的决定。早在1989年,明仁天皇的父亲昭和天皇去世后,明仁天皇夫妇就继承了约18.7亿日元的遗产,并为此支付了4.28亿日元的遗产税。一位私人银行家分析,如果有他们的帮助,这样的例子至少可以保留故居,使其免除被拆除的命运。
  富裕人群的信托基金被成为安排后代财富继承的有效方式,由信托管理人统筹管理资产,减轻甚至豁免遗产税(信托名下的资产不会被视为遗产)。对于委托人而言,“全权代管信托基金”赋予受托人许多弹性,使其可根据外部环境的转变灵活处理信托基金,因而受到了私人银行的大力推崇。
  当然,合理筹划税务或者是设立家族信托只是避免了财产缴税后的大幅缩水,如果想要实现理想状态下的“财富决不贬值”目标,就需要运用投资组合来使财富数量增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5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