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投连险复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骆祖金

  
  在保险市场,与股市关系最密切的就要算投连险了。股市一飘红,手上拿着投连险保单的投保人就高兴了――短短几个月,很多投保人的投连险账户价值普遍上涨10―20%。
  
  2006年4月以来,沉迷许久的中国股市迎来了久违的全线飘红,在此带动下,保险市场与股市关联密切的投连险也顺势而上,出现了少见的热销。以上海市场为例,今年前4个月上海投连险销售3.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北京一家以投连险为主的保险公司,今年前4个月销售额达3000万元,同比也大幅增长。
  另据上海市场的统计数据,2005年运行时间较长的6只投连险产品的16个账户,其中有15个账户的单位价格在此期间逐步回升,上涨幅度在0.32%―8.08%之间,且有5个账户的涨幅超过了5%。而在2004年,近60%投连险账户处于亏损状态。
  投连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是为了弥补保险资金的“利差损”而向投保人分享投资利益的一种“收益补偿”型保险,即如果购买了传统寿险产品,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所缴保费可以分得一部分投资收益。
  如今,投连险已成为欧美等国家一种主流保险产品。
  
  “退保风波”后的期待
  
  1999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款投资连结险产品,当时很多人还没有弄清楚投连险为何物,就一阵风似的争相购买。这为后来的退保风波埋下了隐患。
  两三年后,在中国保险业界上演了一场“投连险风波”:
  2001年底,福州3位投保人偶然发现他们曾经一起购买的投连险账户上的金额比刚买时少了很多,于是在当年12月30日联名向福州保监局投诉。
  在投诉信中3位投保人表示,2001年5月福州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推销“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险”时,承诺这种保险投资回报率在18%以上,3人便同时购买了投资连结保险,之后每人还追加了5万元、6万元不等的投入。
  经福州市保监局调查,平安投资连结保险当时已经出现了亏损,但平安保险公司业务员一直隐瞒亏损真相,因此他们的保单明显属于欺诈性合同。他们强烈要求福州平安保险公司对此有个明确说法,对他们的保单进行全额退保。
  经多方努力,3位投保人从福州平安公司全部领回了16万元投资连结保费的退保金。其中一位投保人说,他的那一部分约30%的损失,是平安公司保险代理人用现金赔付的。
  随后,2002年―2003年,在中国出现了投连险保户大规模的退保事件,中国的投连险市场进入低迷期。
  “退保风波”暴露出中国投连险产品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其中主要还在于投保人对于投连险产品的不了解,以及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的种种误导行为。而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狭窄以及对客户定位群体的模糊也是重要原因。
  之后,在万能险的带动下,以及分红险的持续热销,很多人对于投资型保险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一些以投连险为主要产品的公司的出现,也使得人们对于投连险的选择越来越理性。
  今年股市的红火,让那些坚守着最初购买投连险保单的保户终于舒心了一回,也让很多人在购买投资型产品时多了一份选择。
  
  [链接1]
  投连险是什么?
  投连险是“投资连结保险”的简称。
  简单地说,在保险市场上,投连险就是“保险产品里的股票”。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障;股票则是“风险投资”。
  与股票相比,投连险具有保障功能;与传统保障型的保险产品相比,投连险有投资功能。所以,投连险就是一个“保障+投资”的金融产品,它的生产商就是保险公司。
  投连险所交的保费,被分管到两个账户里,一个“保障账户”,一个“投资账户”。其中,保障账户里的资金,用来投保人身保险;投资账户里的资金,在扣除账户管理费和公司管理费后,进入到投资账户,由专家进行投资运作,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投资者。
  
  投连险的投资账户一般分为三个子账户:稳健增长账户、基金投资账户和债券投资账户,分别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投资者可以根据原各账户比例以及市场情况,短期调整各账户的投资比例,以及配合长期的投资策略,依据市场变化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以取得最佳的投资收益。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投连险的所有风险由投保人承担,如果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亏损,保险公司是不承担责任的,这点与股票一样。
  
  [链接2]
  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意外险(或寿险)和健康险保单都没有,那么,就不要先买投连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6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