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企业并购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迟

  并购不仅不会扼杀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发展,反而给民营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民营企业得以释放出长期发展积蓄的能量进入各类经营领域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所言:“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中国也不例外,并购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扩张的主要手段。2009年,国内大型企业之间共发生了50多起并购;2010年,钢铁、汽车、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发生了多起重要并购。
  诸多迹象表明,为了进一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未来几年国内的许多重要行业还将出现大规模并购。国务院也于2010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并购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并购、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从政策层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以前相比,今后的并购应当有更丰富的内涵,并呈现出多重特点。
  
  更加注重后期整合
  
  除了企业之间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强化也应当是“十二五”期间企业工作的重点。许多企业基于两种考虑而特别注重后期的整合。其一,大部分并购最终都归于失败,并购成功的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因此,并购后期的整合非常重要。并购不仅涉及目标企业的员工、工会、管理层、客户、治理结构等资源,还涉及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且文化融合相对来讲更为困难和重要。发达国家的并购与行业集中局面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我们目前的并购则显得很急促。因此,注重后期整合,对达到既定目标、实现预期效能就更为重要。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日前表示,吉利和沃尔沃在经营理念等一些方面确实存在分歧,吉利希望造市场需要的车型,而沃尔沃则坚持安全、环保――这正彰显了后期整合的困难。
  第二个考虑是医治“大企业病”。与欧美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早地染上了“大企业病”,不少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为例,长虹、科龙、联想等无不受到“大企业病”的困扰。因此,许多大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纷纷顺应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推行扁平化变革,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费用,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增强高层的控制能力。例如,宝钢集团大力推进管理变革,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大部制改革,总部职能部门从20个缩减到10个,职能从45项缩减到38项,管理岗位从60个缩减到33个。
  
  多种扩展形式并用
  
  企业在继续适当使用并购工具的同时,将根据现代企业成长与管理发展的新特点,采用虚拟经营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来扩展企业。这其中主要包括战略联盟和外包两种形式。
  推行战略联盟。作为企业扩展的一种形式,战略联盟具有比企业直接重组、兼并更强的灵活性和反应力,能够适应市场运行加快的需求,因而成为当前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跨国公司之间经常以战略联盟来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拓宽销售网络。今年2月微软和诺基亚公司的结盟可谓轰动业内。战略联盟对于我国大企业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我国大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大而全”现象比较突出,资源重复配置,甚至出现恶性竞争。企业之间缺乏一种既竞争又联合、有分工有协作的局面。因此,我国大公司应当注意在研发、采购等领域和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以形成“双赢”、“多赢”的利益共同体。
  运用外包手段。外包是社会生产专业分工高度细化下产生的生产方式。它实质上就是指借用、整合外部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资源配置模式。即企业只做自己最擅长的(核心竞争力),其余的全部外包。许多案例表明,外包支持服务的公司比什么都在自己公司里做的公司运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当前,业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外包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IT、金融等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不过,外包业务模式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尚处于起步但发展迅速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还需同步跟进配套。
  
  国企民企比翼双飞
  
  从经济结构上看,并购不只是单个企业扩大规模的过程,更是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作用于并购的有效进行。
  一方面,在目前并购的热门行业,如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国有企业均占有重要分量。因此,国有企业无疑在未来的重组大潮中会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地方国有企业也有望掀起重组热潮。另一方面,并购不仅不会扼杀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发展,反而给民营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得民营企业得以释放出长期发展积蓄的能量进入各类经营领域。事实上,近些年民营企业主导并购的案例已有多起。相信随着“新36条”与《关于促进企业并购的意见》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民营企业会更加发力,在并购热潮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要共同联手,相互整合,进入对方领地,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扩张与反垄断结合
  
  在实现规模效益与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要防止另一种倾向:企业规模膨胀后因垄断而对市场效率的损害。事实上,已经有了一些迹象,如央企在某些行业的独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忧虑。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张要与反垄断相结合,避免并购中伴生的垄断。
  从反垄断角度看,并购中一定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注意避免自然垄断。二是要尽量少发生行政性垄断。这些垄断将导致市场发育不足和经济竞争上的不平等。三是经济垄断。国内如果出现像微软这样大的企业,就应该对类似的合并进行适当地限制,不要让它形成危害市场竞争的经济垄断。四是垄断行业的并购要与垄断行业的改革结合,良性互动进行。现阶段推行反垄断要切实贯彻《反垄断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反垄断更多是政府层面的规制问题,而中国目前有着庞大的国有企业。因此,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就格外重要。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全民利益的代表者,需要在更高的层面思考和确立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为包括反垄断以及国资管理部门本身公司化等在内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为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7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