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银行业高利润隐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国会

  中国银监会近日发布的《银监会2010年报》显示,201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8家上市银行公布2010年年报,其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从利润角度看,可以说2010年中国银行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资本市场也对此作出了反应,近期银行股掀起了几波行情。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大型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模式过于同质化,盈利模式未有根本转变,且有向实体企业转嫁成本之嫌。银行目前还在收获规模扩张的红利,如果不加快市场化,同质化竞争持续数年,银行的压力与成本将会大规模上升。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存在隐忧
  
  隐忧一 收入单一,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从已经公布年报的大型银行利润来源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其中净利息收入的收入贡献率达66%,靠政策吃饭、靠扩大规模取胜的路径没有根本转变。
  银行业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弊端非常多。首先,容易造成银行业信贷盲目扩张,为未来埋下巨大风险隐患。在存贷利差对利润约束过强情况下,银行会不顾一切盲目放贷,超负荷经营,追求利差收入规模化、最大化。这就使得资本约束面临压力,从而又驱使银行到资本市场大肆融资。这实际上是两头扩张:这头信贷扩张,那头资本市场扩张。其次,内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不自觉地挑战宏观货币调控政策底线。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大力回笼市场流动性、紧缩商业银行内部过剩头寸是重中之重。但是,银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盈利,使得其把放贷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这与央行货币政策方向相悖。这几年银行盲目放贷现象始终难以管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
  
  隐忧二 中间业务虽有大幅增长,但可能向实体企业转嫁成本。中间业务收益占整体收益不到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以上。就连这不到20%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不是那么令客户心服口服。因为这些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大部分是把原先就不收费也不应该收费的项目硬性变为收费项目,比如银行卡异地、跨行存取款手续费,结算转账手续费等,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银行那样在给客户提供理财增值服务基础上收取客户一定佣金,从而实现双赢。
  大银行在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下可以获得收益,在金融机构转型时可以获得中间业务的小银行头寸拆借等新收益,恐怕还有强行向企业提供中间服务的“贡献”。目前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常见的情况是将部分利息收入转化至“顾问及咨询费”科目。这些表面上的顾问费,实际上是银行掌握贷款定价权下的摊派。
  
  隐忧三 商业银行高盈利水平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模式造成的,已经出现不可持续的迹象。依靠存贷利差取得高盈利,实际上是2009年、2010年盲目放贷、大举放贷的结果和反映,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粗放式放贷促成的。随着中国通胀压力越来越大,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大举放贷出现较大冲突,再依靠盲目放贷增加盈利可能性不大。然而,盈利的另一大支柱――中间业务也不容乐观。依靠过去把一般服务手段、结算手段等作为硬性对客户收费的模式,已经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再增加这种“无端”收费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依靠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理财产品的能力不足,即使提供了一些产品也不断出现让客户亏损、使得客户投诉四起的状况。再者,央行货币政策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市场预测央行还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商业银行已经高达20.5%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而且直接影响银行资金运用,影响盈利水平。最后,房贷是银行最为稳定、最主要的盈利点之一,而现在房地产调控越来越紧,使得商业银行嘴里的这块“肥肉”正在变小。
  
  隐忧四 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不容乐观。2009年、2010年大放贷可能出现的风险,可能将从2011年开始暴露,特别是房地产调控使得一些房贷质量可能下降,甚至出现不良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正在暴露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可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造成此前银行一窝蜂式放贷的风险越来越突出。
  同时,各行低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坏账风险,再融资之后对风险控制过于自信。按照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率69.4%,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各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面临压力,在如此漂亮的年报背景下,派息率同时下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拟下调2010年派息率,以便充实资本。
  
  流动性派生超高利润不可持续
  
  3月29日央行放量发行990亿元一年期央票和1000亿元28天正回购等,并未使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陡峭,反映出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充盈。与其相悖的是,最近招商银行等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短期理财产品,却发出了不同的信号。而事实上,当前“蜗居”在银行的流动性成色并不“纯洁”,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正在成为存贷款的循环衍生体,既加大自身的流动性杠杆风险,又使银行面临业绩虚增之困惑。
  一方面,当前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宽松并不能遮盖整体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紧俏之问题。另一方面,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国内正规金融市场,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实现,而商业银行借助信贷进行信用创造,受到了自身存款规模、法定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限制,并不可能出现无限创造信用货币的情况,但却可能出现如银行商业票据空转的隐患。
  事实上,各类金融危机无不都源自流动性风险,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就源自流动性危机。因此银监会早在2009年7月就要求固定资产贷款实行贷款人委托支付的发放模式,即借款人从银行借款不会直接打到借款人账上,而是银行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方,以规避这种存贷款空转问题。遗憾的是,借款人的交易对手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关联方交易来规避,从而使贷款人委托支付手段无法有效防范存贷款空转问题。
  由此可见,这种存贷款空转衍生而出的短期流动性带来的更多地是一种流动性幻觉。若当前储蓄负收益加剧银行存款的金融风险,那么银行的这种流动性幻觉就会破灭,出现整个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暴露出银行业绩虚增的真面目。
  总之,中国银行业成绩很大,但是问题和隐忧也确实不少。银行目前还在收获规模扩张的红利,如果不加快市场化,同质化竞争持续数年,银行的压力与成本将会大规模上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0145.htm